典蕴文化网>故事>如何评价赵武灵王?他的儿子谁更厉害?

如何评价赵武灵王?他的儿子谁更厉害?

收录日期:2025-11-20 17:01:21  热度:9℃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这是历史学家翦伯赞的《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一诗中的句子,提到了赵武灵王的事迹,对赵武灵王的一生作为作出了评价。

在我看来,赵武灵王是很厉害的王,在他在位的期间,赵国的军事实力猛增,征服了一直以来都是赵国的隐患的中山国,更是赶走了林胡,吞并了楼烦,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赵国从此就有了可以和强大的秦国争夺天下的实力,也是战国后期七个国家中实力强悍的存在。

不过,赵武灵王是个很感性的人,他的重感情是出了名的,以至于使赵国面临了王权之争的内乱。

赵武灵王专情的时候很专情,花心的时候很花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的前后两任王后都深得他的喜欢,不同类型的两个女子,都曾让赵武灵王心动过,也放不下过。韩王之女的温柔贤惠让他动心,吴娃的美丽和热情让他动心,这两个女人的儿子也都先后被立为赵国太子。所以说,赵武灵王是个花心又专情的人,这是很矛盾的,但是放在多情的人身上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虽然废掉了太子章,也就是韩王后的儿子,赵武灵王也很不好受。可若是时光倒流,他还是会按照吴娃的要求,立王子何为太子。为了补偿太子章,赵武灵王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将代国分出来,让太子章独立管理。但是,辅佐王子何的大臣肥义觉得,这是要让赵国亡国的决定,赵国会因此而大乱。赵武灵王是个重感情的人,他也是个理智的君王,他知道肥义说的是对的,但是他还是想要分一点东西给太子章,尽管他知道这是错的。所以,赵武灵王将肥义的话带给了太子章,暗示太子章可以自己去争夺想要的东西。

赵武灵王也太能作了,就因为他的支持和暗示,太子章下定决心夺回王位,才有了后来赵国的内乱。

赵武灵王除了在选择子嗣的问题上糊涂了一把以外,在自己退位后又想重拾权力这件事上也糊涂了一回。原来,在公元前299年的时候,赵武灵王就将赵国全权交给了儿子何。但是,这个时候的赵武灵王正值壮年,此时退位本就透着奇怪,可退位后又想重新当回赵王就更加透着古怪了。每个人都会对一些东西比较执着,赵武灵王满心都想要将赵国变得无比强大,他希望将国家的权力分为两部分,赵王何掌管政治,自己则管理最擅长的军事。

赵王何在肥义的辅佐下,已经在朝中树立起了威信,有很多大臣的拥护,更是执政了多年,经验丰富。一国之权,分为两部分就会大乱,更何况朝中已经没有多少人支持赵武灵王。赵王何不知道父亲到底要干什么,可能是因为对权力的留恋,所以迟迟不能完全放手。他不想伤害父亲,可肥义却对他讲了国有二主的厉害之处,父亲的事情不得不解决。

赵武灵王发现,没有臣子愿意听命于自己,自己在赵国的朝廷只是一个空架子,于是就怂恿长子太子章去争夺权力。因赵武灵王的贪心,赵国小小的乱了一把。

除了这些不好的方面,赵武灵王还是很优秀的,他的政绩很出色。少年继位的赵武灵王就凭着自己的胆识和智慧,镇定地破坏掉了五国合纵,让五国无功而返。面对中山国这个赵国内部的毒瘤,赵武灵王训练士兵,全国上下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都发挥了很大的效果,赵国灭了中山国,从此外出打仗再也不用有顾虑。不仅如此,赵武灵王凭借赵国强大的国力,插手立了秦国和燕国的两位王,即秦昭王和燕昭王。能够做到以上这些的,都不是一般人呐!

猜你喜欢

  • 耐烦的人,出彩;不耐烦的人,出局

    北欧的一家媒体向众多名人发出过这样一份调查问卷: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取得成功?收到的回复五花八门,但有一份回复引起了组织者的兴趣,上面写道:“容易厌烦的人,很难走向成功;不厌其烦的人,更可能取得成功。”后来,组织者向大家发出了另一份问卷,询问他

  • 静观其变,是一种能力

    一个流浪汉走进一座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花台上受人膜拜,非常羡慕。他问:“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菩萨说:“只要你不开口。”流浪汉坐上了莲花台。一日,富翁来了,求菩萨赐他美德。磕完头,起身,钱包掉了。流浪汉想提醒他,却不能开口。随后来了个穷人,

  • 信任的价值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我在小学的时候是数学课代表。后来因为粗心和偏爱写作,数学成绩就差了一些。再后来,我遇上了我的挚友、全校学习成绩排前三名的Z。Z是那种数学考卷上最后一道附加题都能用几种算法做出正确答案的人,而我却是恨不得省去推算过程,直接拿

  • 总得为人生心寒一次

    经历多少事情,才可以变得深刻而成熟呢?有时候只需要一件,有时候需要无数件。当一个人为某一件事不再是简单的疼痛,而是彻底心寒了,差不多就到了这样一个时刻。心寒也不是不疼了,而是疼到了不愿再疼,不想再疼。无数次疼痛过,你可以是坎坷的生活家;而无

  • 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

    读书多了,并不一定能够变成智者;旅行再多,也不一定能够变成行者。做事情的高度永远大于数量,数量再大,如果没有高度引领,就是堆砌而已。就像不管堆多少砖,都不可能变成美丽的建筑;写多少字,都不可能成为传世佳作。先要有建筑蓝图,我们的搬砖才有意义

  • 写给三十岁还在路口张望的朋友

    有一位杰出的父亲告诉他的女儿说:你一定要勇敢地尝试,即使过了很多年以后,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地,也不要在乎。没有人曾经这么告诉过你,你的父母也只要你做一个每个月有固定薪水、老了之后有退休金的常人,但是你的血液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直有一种不

  • 不矫情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和一位图书策划人聊天。我问她一个问题是:如何度过工作中最辛苦、最迷茫、最疲劳的阶段?她的回答很酷:印象中好像没有什么特别辛苦、迷茫、疲劳的阶段。她解释说,自己会尽量避免陷入自我怜悯、自我感动的想法中去,所以基本上不去想“我有多辛苦”“我有多

  • 真正的对手

    邹市明在拳台上应付得最吃力的对手是谁?你一定想不到。二十多年的拳击生涯中,我不记得打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正式比赛,那些对手来自五湖四海,个个身怀绝技。究竟哪个对手,让我最吃力?犹记当年,阿里大战傅利沙,比赛开始前两人在拳台上热身,阿里和对手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