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宋太宗赵匡义杀兄夺位的历史真相

宋太宗赵匡义杀兄夺位的历史真相

收录日期:2025-11-20 18:20:09  热度:9℃

太宗是“烛影斧声”千古疑案的主角。经近几十年的研究,他经过预谋,弑兄夺位,已成为大多数史家的共识。即使《宋史》一书,因时间仓促,元人多照抄宋代国史,对帝王多为谀词,仍不能不露出蛛丝马迹。如《太宗本纪》说:“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所说涪陵县公是其弟廷美,武功王是太祖子德芳、德昭,都被他逼贬而死,以除去他们对皇位的威胁。宋后则是太祖皇后,在太祖崩后,因继位问题和他争吵,故在其死后不按后礼安葬。改元在一般朝代中都是在老皇帝死后的第二年。而宋太祖死于开宝9年,距岁末只有8天,太宗便迫不及待地改为太平兴国元年。所以毛泽东在读到这段历史后批判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可谓一针见血。下面就是宋太宗夺取君位的几个版本——

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后,是立有太子的,也就是说,他并没有打算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匡义。关于宋太宗以不当手段夺取君位的说法,有很多版本:有说他是弑兄夺位;还有说他调戏哥哥的宠妃,当场把卧病的太祖活活气死。

不过,不管掩藏在历史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这种兄终弟及、而不是由事先册立的太子继位的继承方式,名义上总不是那么正当。因此,太宗继位后的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安定内外,巩固帝位。《铁围山丛谈》载有一事:宋太宗嗣位之初,某日微服出行,在市集上看到一个乞丐向店家乞讨不得,遂倚门大骂,店家不断赔罪道歉,乞丐犹自骂不绝口,引起众人围观。太宗见乞丐可恶,抽出随身携带的短刀,从人群中跃出,将乞丐刺死。杀人后,太宗也不表明身份,只是留下行凶的短刀在现场,就迅即离开。第二天,开封府尹向朝廷奏报此事,太宗做出很愤怒的样子,声称朗朗乾坤,竟然有人在大白天公开杀人,限期将凶手缉拿归案,不然就拿开封府尹问罪。

开封的捕快侦查了一段时间,却毫无线索,为了不殃及自己,便捏造事实,称是店家不堪乞丐辱骂,愤而杀人,把店家关到了狱中。罪案定后,太宗亲自过问,要求查看凶器,开封府尹把店家屈打成招的供词和短刀一并呈上。太宗故意问:“案子审清楚了?”开封府尹答:“审清楚了!”太宗便令身边的内侍取来刀鞘,把短刀纳入鞘内,拂袖而起说:“像你们这样查案,不知要妄杀多少人。”这时,开封府尹才知道人原来是太宗杀的,自己是中了一个圈套。太宗自导自演的这起案子,意在告诫臣属,他对下面官吏的所作所为早就了然于心,如果有人不尽忠效力,必将获谴。

除了板子,太宗也会适时地送出几颗甜枣。太宗曾任命姚坦为第五子益王赵元杰的翊善,掌管侍从讲授。益王年少放荡,好逸乐嬉游,清正耿介的姚坦,不会阿谀献媚讨益王的欢心,遇到益王有了过错疏失,就直言劝谏,若是益王不肯改正,还会把事情上报到太宗那里。包括益王在内的王府上下诸人,无人对姚坦有好感,因此便有下人教唆益王装病,不去上朝,想以此方法将姚坦赶走。

太宗派了太医前来诊治,然而一个多月过去,益王的病情仍然不见好转。太宗不知缘故,便把益王的乳母召入宫内,详细询问病因。乳母说:“益王本无疾病,只是因为姚坦事事拘钳约束,益王没有自由,怏怏不乐,最后积郁成疾。”太宗一听便知道是儿子捣鬼,暴怒道:“我选取直臣端士辅佐他,使他潜心向善,如今益王不肯接受规谏,又使诈装病,无非是想要我把姚坦赶走,他就可以为所欲为。益王的年纪还轻,未必有这样的心思诡计,必定是你们这些下人给出的坏主意。”于是下令侍卫把乳母拉出去,杖责数十,以示惩戒。同时又召来姚坦,好言抚慰道:“你在王府因尽心尽责而遭群小嫉妒,很不容易。你以后要继续做好分内的事情,不用担心有人进谗言,我决不会信。”

通过这件事,太宗又在臣子面前树立了自己推贤举善、知人善任的明主形象。而且,他又扩大开科取士的人数,令士人参政的热情空前高涨。这些措施都有力地巩固了他的统治,使政权形成了平稳过渡。

猜你喜欢

  • 自己救自己

    自己救自己人生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有时候,我们可能陷入无助的境地,觉得似乎没有希望可以寄托。但是,人们常说,“自己救自己。”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意义。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让自己感到无助的时刻。在这些时刻,我们往往会倾向于依赖他人的帮助

  • 狗屎运

    狗屎运大千世界,人们常说人生如赌局,因为运气好坏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而有些人,却似乎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运气,称之为“狗屎运”。他们就像拥有一颗幸运星,无论做什么都能够化险为夷,踏踏实实地活着。小明就是一个拥有狗屎运的人。从小到大,小明总

  • 乌鸦与兔子

    乌鸦与兔子在一个宁静的森林里,住着一只聪明的乌鸦和一只快乐的兔子。它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每天都会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乌鸦喜欢在树上观察周围的一切,它眼尖,能够发现许多动物的行踪。而兔子则喜欢在草丛中奔跑,充满了活力。它们总是互相分享彼此

  •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是指在紧急或危险情境下,当有很多人目睹事件发生时,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不予援助的现象。这种现象曾在社会心理学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人们对于旁观者效应的探究,希望能够理解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行为和决策,以便在需要时能够采取

  • 不曾抹去的记忆

    不曾抹去的记忆记忆,是人类最为神奇的能力之一。它们是我们心灵深处的珍贵宝藏,承载着我们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有些记忆会伴随我们一生,永远不会被抹去,就像一本故事书,被我们反复翻阅,在每个角落里都散发着绚丽的光芒。曾经,我有一

  • 简单道理

    简单道理从古至今,人类在追求智慧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了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生活可以是如此简单。我们往往陷入繁复的思考和复杂的计划中,却忽视了最简单的解决方案。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和困扰,如果我们能够学会简单道理,就能轻松地找到解决之道

  • 不能分享是痛苦的

    不能分享是痛苦的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一些无法与他人分享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是过去的遗憾、内心的痛苦、或是深埋心底的秘密。无论是过去的经历还是现在的状况,无法分享的事情都会带来一种特殊的痛苦。首先,无法分享的事情可能是过去的遗憾。每个人的生活中都

  • 过多选择的负效应

    过多选择的负效应当我们站在超市的货架前,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选择时,是否曾因选择困难而感到烦恼呢?当我们打开电视机,面对数不清的频道选择时,是否曾因觉得无所适从而感到疲惫呢?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选择,然而,这种过多的选择却可能带来一些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