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夜间钓鳖

夜间钓鳖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0:52  热度:8℃

鳖,又叫甲鱼,我们俗称王八,是一种营养价值颇高,价格不菲的水产品,一般的高档宴席都要选用它。可这么金贵的东西,在我下乡当知青时,一点也没有体现出它的价值,我只是除于好玩,参加到队里的小青年钓鳖的行列,体验了一把。现在想起来很有趣,值得回味。

在生产队里有两个小青年跟我年龄相仿,我一到队里就跟他俩成为朋友。个头高一点的叫郭明,矮一点的叫谢华,那时物质匮乏,我经常夜里与他俩出去“打猎”,每次分战利品都少不了有我一份。记得那是四月初,队里的一头老牛不幸牺牲了,郭明谢华拿了一块牛肝到我家里,我觉得好笑,牛肝也能吃,拿走吧。郭明在我耳边悄悄地耳语了几句,我明白了他俩的意图,今晚有次行动,并邀请我一起参加。

离队里五六里远,有一个大水库,叫白云水库。它负责几个公社的灌溉用水。下工后,他俩来到我家,吃过晚饭,把牛肝拿出来,切成小指头那样一条条。腥气弥漫开来。原来牛肝是用来钓鳖的。据说眼前是钓鳖的最好时节,惊蛰一交,雷一滚,过冬的鳖就活泛起来;清明一过,油菜花一黄,鳖就爬得更起劲,更急得到处觅食吃,这时钓起的“菜花鳖”最好。菜花鳖藏了一冬,养精蓄锐,在春风春雨下吃小螺蛳、啃水草芽,肉是最嫩的。这时节钓鳖,天气也相宜,不冷不热的。

我们走了半个多小时就到了白云水库,天上布满了星星,弯弯的月亮调皮地看着我们,夜风微微的吹着,满世界都是菜花香;蛙声响彻原野,脚步声一走近,便即刻静止,走远了才会重新响起。我们把牛肝分别挂在二十几个钩子上,其实钩鳖的钩子就是缝衣针烧红弯的,用八磅的尼龙线拦腰缚紧,穿上一长条牛肝,鱼饵就做成了。

下钩要跑很多路,这是早已踏看了的。我们看中的都是些水草丰美的野河。郭明走在前面,用一根长竹竿轻轻掠草,赶走些蛇虫;谢华就蹲到河边,把钩子远远抛到水里;我再用一根两虎口长的竹签,把钓线插进岸土,这才算下完一钩。竹签一定要插深,插牢。鳖这家伙很有蛮力,插得马虎的竹签,它会连线拖得老远,甚至无影无踪。每下一钩,都要在夜色中细细记住方位,若忘记下钩处,一切都白辛苦了。

下完钩,已是半夜,三人就回到我家里,吃了一点早已煮好的粑红苕,胡乱打个磕睡。我睡不着,只听见他俩匀衬的酣声,虫子叽叽叽地叫着,天蒙蒙亮,必须出门收钩去。那时家里没有钟表,掌握时间靠鸡鸣,鸡鸣后我就把他俩叫醒,这时田野格外静,晨风格外爽,天上星星格外亮,手指掠过庄稼叶,湿湿的,方知已是满天露水。

二十多钩鱼饵,收到了六七只鳖,大的有两斤多,小的也上了一斤。鳖很凶,但又很馋,很蠢,容易上钩。郭明收线很见功夫,他只要一看见尼龙线的松紧和走向,就知道上钩的是什么。除了鳖,还有黄鳝、青鱼或乌龟。鳖瞪着小眼睛,凶狠地张着嘴,要咬人。谢华拿出小剪刀,把拖在鳖嘴外的尼龙线剪断,那根针就留在了鳖肚里。

日出时分,我们已在回村的路上,竹篓沉甸甸的,三人脚头很轻。郭明走在前头,他正赶着上镇里去卖鳖,我们钩的鳖是吃不完的,能卖多少算多少。那时鳖不值价,价格跟鱼差不多,就算捡两个钱吧。我煮了一锅鳖,郭明买来了酒,谢华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嫩胡豆,三人聚餐,那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朋友,好玩吧!

猜你喜欢

  • 抓偷腥的猫

    天慢慢黑了下来。派出所长吃过晚饭后,就出来盯梢那只经常偷腥却一直没抓住的猫,看看时间已是晚上七点多钟了,秋末的晚上还是有些凉意的,所长看看没有动静,正准备回去加件衣服,这时在乡政府外面转悠了一个下午的女人,趁他不注意,突然钻进了杨三万的房间

  • 县官画像

    从前有个县官,他一只眼睛看得见,一只眼睛看不见,是个独眼龙。这个县官长得非常的丑,但是由于奉承他的人实在太多,所以慢慢的他也觉得自己长得还不错。这一年县官过六十大寿,手下的衙役们为了讨他欢喜,就请了许多画家来为他画像。这些画家们来到县衙,心

  • 三钵肉

    1974年,农村“双抢”还没有结束,县里就把全县劳动力安排上了县里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冲柳工程。县里要举全县之力,用三年时间,根治冲天湖、柳叶湖的水患,确保粮食稳产高产。三队的三十多个劳力全部上了。首战是唐家嘴工地。要把数里宽的湖筑坝截

  • 失踪还是出走

    布谷金行。会计、出纳、老板夫人兼于一身的白天鹅黄远熏带几十近百万现钞失踪了!人口五十万左右的江阳小城一天内就老少皆知,众说纷纭。其中“老板是市政协副主席,活该……”议论最多。公安局内部召开案情通报会。卓局长猛将大手压桌面,讲:“……要毫不留

  • 生活无对错

    王明是被闹钟吵醒的,尽管铃声因闹钟的破旧已经很轻了,但对于睡着的人来说,还是称得上整耳欲聋。他烦躁的关掉闹钟,开始了和昨天一样的生活。他先是皱了皱眉,翻开被子开始找要穿的衣服,然后跌跌撞撞的移着步伐去卫生间。上班的路几乎没有变化,运气好时王

  • 大哑巴

    大哑巴,吹喇叭,嘀嘀答嘀嘀答,吹了一上午,咋就不响啊。大哑巴,吹喇叭,嘀嘀答嘀嘀答,自己听不见,还在死吹呢。大哑巴,吹喇叭,嘀嘀答嘀嘀答,鼓破腮帮子,喇叭吹破了。大哑巴是我的邻居能大我十岁,在李家过道最后面住,他爹是我们小学的校长但他哥却比

  • 一粒仙丹

    也许有人看到《一粒仙丹》这个标题就会觉得本人写的是一篇神话故事;也许有人在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会觉得这是一则笑话故事;也许有人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会和本人撰写文章时候的心情一样,会有一些难过,有一些失落。记得认识李鸿那会至今已有10多年了。那时

  • 全球变冷

    今天冬至,是最寒冷的一天。我从地铁口出来,看了看表,已经九点了,上班已经迟到了。抱着反正也迟到了的想法,我的步伐没有往日那么匆匆,思绪飘回了地铁内的一幕:那是北京的13号线知春路站,我是准备去换乘10号线的。换乘要经过很长的一个通道,还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