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幸福藏在糊涂里

幸福藏在糊涂里

收录日期:2025-11-20 20:58:32  热度:10℃

幸福藏在糊涂里

有两个落水者,
一个视力极好,一个患有近视。
两个落水者在宽阔的河面上挣扎着,
很快就筋疲力尽了。

突然,视力好的那位看到了
前面不远处有一艘小船,
正在向他们这边漂来。

患有近视的那位也模模糊糊地看到了。
于是,两个人便鼓起勇气,
奋力向小船划去。

划着划着,
视力好的那位便停了下来,
因为他看清了,那不是一艘小船,
而是一截枯朽的木头。

但患有近视的人
却并不知道那是一截木头,
他还在奋力向前划着。

当他终于到目的地,
并发现那竟然是一截枯朽的木头时,
他已离岸不远了。

视力好的那位,
就这样在水里丧失了生命,
而患有近视的那位却获得了新生。

有两个患有癌症的病人。
一个耳朵灵便,
从医生的谈话中听到,
他们只能活三个月时间了。
于是,整天郁郁寡欢,
结果还没到三个月就死了。

另一个人的耳朵有些问题,
别说偷听医生的谈话,
就是你跟他直接说,他还听不大清。
奇怪的是,他不但活过了三个月,
到现在已是两年过去了,
他还好好地活着。

在美国,有两家同样大小的公司,
他们的总裁一个叫罗伯特,
一个叫史蒂夫。

罗伯特是一位精于算计的人,
凡事都比别人看得长远。

他早就预测到了2008年美过的金融危机,
美国将有30%的公司要倒闭,
像他现在这样的小公司,

肯定在那30%之中。

所以他决定将公司解散,
还能给自己和员工们留一些生活费,
不然到时肯定是负债累累。

史蒂夫不但不是一个善于算计的人,
甚至还给人一种愚笨的感觉。
他憨憨地认为,
未来是永远无法预测的,
就算你将世界上最完美的计划
放在他的面前,他也不会相信,
因为未来还没有真正到来。

他觉得自己的公司
只要能够生存一天,
他就一定要让它支撑下去。

结果,他的公司竟然奇迹般地
度过了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最终,会算计的人将公司解散了,
而不会算计的人,
却将公司比以前办得更红火了。

人生中,很多事,
不知道的比知道的好,
不灵便的比灵便的要好,
不精明的比精明的要好。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难得糊涂。

其实,人生本来就是糊涂的,
所有的快乐和幸福都藏在糊涂中,
一旦清醒了,很多的快乐和幸福
也就跟着烟消云散了。


猜你喜欢

  • 把时间花在进步上

    如果你研读马云的人生,在前37年里,他的人生就充斥着2个字:失败。37岁之后,他突然飞黄腾达了,秘诀就是四个字:永不抱怨。 我对这四个字的体会越来越深。原因是我接触的成功人士近期进入核爆炸状态,我和这些人打交道,再加上我自己的体会,发现,

  • 把拉面卖到1000美元一碗

    他叫冯三峰,今年36岁,曾是河南省一个普普通通的高考落榜生。落榜后,他辗转在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打工,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几年过去,一事无成。 这时,有人嘲笑他:生就一个穷人命,想做富人万不能。”但他没有灰心,而是来到合肥一家厨

  • 实现梦想再上路

    一个不放纵喜好、明白用理性的方式实现自我的女孩子,必定会走得很好。1 翻完她的简历,主任微笑着说:你是否投错简历?” 我自旁边探身去看:楚童,经济系本科毕业,各科成绩优异,英语六级,取得报关员证 这样的专业,这样的成绩,聘一家

  • 0利润背后

    那年,35岁的美国人休斯顿在斯图尔市的闹市区租了房子,准备发掘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从事水果批发生意。在此之前,休斯顿在一家小公司干了七年的仓库保管员工作,常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枯燥生活。休斯顿早就厌倦了这种表

  • 金亮:厨界徐霞客

    其实人的一生很短,如果有梦想了,就赶紧行动当一名厨师,是否只能在厨房里呆一辈子?浙江温州的厨师金亮不这样认为。他的梦想是走出厨房,成为一名厨界徐霞客式的人物,不但游遍天下山水,同时吃遍天下美味,过一种快意悠哉的生活。走出方寸厨房放飞梦想金亮

  • 在飞机上卖房子

    春秋航空的票价如此低廉,按理说,乘客越多,飞的班次越多,就会亏损得越多,为什么他们反而盈利了1个多亿?春秋航空到底凭什么盈利的呢?凭借与众不同的经营思路和特有的盈利模式!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春秋航空不再是传统的运输顾客,靠卖票挣钱,他们真正做

  • 谢谢你曾经对我的打击

    你是否能随时放下自己,放下已有的身份地位,随时归零,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向大家学习,向敌人学习当罗娜又一次抢走我的客户时,本小姐体内的火山终于爆发了,于大庭广众之下痛斥她妖精”。若非同事拦着,事情可能会演变得更加恶劣,那样,我在

  • 本.拉登改变了我的创业观

    不公平也有利1996年,我才16岁,考入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但是我在上大学之前连计算机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我来自于湖北仙桃,湖北传统的数理化学科比较厉害,但是计算机这种高新技术教育在当时几乎为零。由于高中受的教育相对落后,我记得上大学时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