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曾国藩道“廉”

曾国藩道“廉”

收录日期:2025-11-21 06:18:17  热度:10℃

清朝名臣曾国藩,被政界人士奉为“官场楷模”。一生讲究“廉”。这要从曾国藩第一次被道光皇帝召见说起。

那时,已是庶吉士出身的曾国藩,在翰林院实习期满后,早已囊中羞涩。由于没钱送礼,他在忐忑不安中苦等了六个月,才等到吏部的引见文书。

召见的那天,道光皇帝先把曾国藩的履历看了看,然后随口问道:“曾国藩,你抬起头来,朕有话问你。”

曾国藩急忙抬起头来,心却是怦怦乱跳。他虽眉清目秀,但偏偏长了一对三角眼。道光皇帝对长三角眼的人素来反感,因为他的印象中,历朝历代的反王们都长着三角眼,所以这种人非婪即狠,难成大器。

道光皇帝突然问曾国藩,做官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曾国藩说:“学生以为,做官的第一要义无非是个‘廉’字。”

曾国藩的对答让道光皇帝很意外。“持平公允不重要吗?比方说你断官司,不持平不公允,怎么能服人呢?朕交办的事如何能办好啊?”

曾国藩回答说:“皇上教训的是。但学生以为,做官以不要钱为本,官员不廉无以持平,不廉更难谈公允。”

道光皇帝又问曾国藩:“要是让你到地方上去做知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曾国藩说:“开民智与清诉讼,当是重中之重。”

“这倒新鲜!”道光皇帝笑了笑,用手指着曾国藩说:“放着钱粮不管倒要开民智,你给朕说说,如何要先开民智啊?”

曾国藩忙说:“开民智是为了让百姓懂法守法。民智不开,百姓势必愚昧,地方上的治安断难良好。而钱谷都是有记载有数字的东西,早晚清理,效果应该一样。”

“照你所说,百姓知法才能守法。朕问你,乾隆朝和位至将相,参与制定了许多法令,可到头来他仍然犯法。这应该怎么解释呢?”

听了这话,曾国藩全身一抖,额头冒出冷汗。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思索了一下说:“犯官和知法但目中无法,眼里只有银子。官员不廉已是犯了王法,祸灭九族当是他咎由自取。从古到今,官员堕落自贪字始!”

道光皇帝不再言语,提笔在曾国藩的履历上批了一行字:“面相不雅,答对却明白,能大用。即日起实授翰林院检讨。”曾国藩不到30岁,就成了清朝的实缺从七品官员。

曾国藩以“廉”字为做官之道,不贪钱,不爱财,勤俭朴实,实在令人钦佩。他痛恨把做官当作发财的终南捷径,谴责通过做官积聚财富留给子孙的行径。

曾国藩不但在家书中训诫几个弟弟生活节俭,自己也首先带头做到。在朝为官几十年,他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染上官宦习气,平日的饮食起居,一直遵守着寒素的家风。

曾国藩讲究“廉”,才使他有了后面的巨大成就,终成一代名臣。

猜你喜欢

  • 张辟强巧猜吕后心

    吕后和刘邦只生一子,刘邦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就是汉惠帝。汉惠帝继位时年仅 17 岁,并且一直体弱多病,所以朝中大事,多是吕后做主。没想到公元前 188 年 8 月,汉惠帝在位仅 7 年,24 岁的皇帝就去世了。这对于仅有一子的吕后来说,是一

  • 抓阄抓出来的皇帝

    王莽末年,各地农民及地主官僚纷纷起义,全国处在四分五裂状态之中。各部起义军的首领都想扩大自己的势力,不约而同地想出了拉大旗作虎皮的主意。他们四处寻找西汉刘氏皇室子弟当皇帝,以便以兴复汉室为借口来统领其他起义军。不长时间,就找到了西汉景王的后

  • 自知必死

    袁绍欲起兵讨伐曹操,别驾田丰百般劝阻,他不但不听,反而把田丰关在狱中。果然不出田丰所料,袁绍在官渡被曹操打得大败,狼狈逃回。关押田丰的狱吏对田丰说:“田别驾,果然你是对的,主公的人马被曹操打败了。如果主公早听你的话就好了。”田丰听罢,长叹

  • 三国中的“草船借箭”

    提到“草船借箭”人们就会想到诸葛亮。其实,那是小说家的张冠李戴。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而不是诸葛亮。借箭的地方也不在赤壁,而是在濡须口。公元 213 年,曹操率领百万大军攻克巢湖的濡须口,进逼长江,与孙权隔江对峙。孙权求胜心切,带着一些军

  • 皇帝养“猪”

    南朝宋废帝刘子业昏庸无道,他担心他的叔叔们在外地反对他,便把他们全都召到京城,拘禁在皇宫里。闲来无事,刘子业以戏弄叔父们为乐。湘东王刘或、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佑三人体格肥胖,又都年长,刘子业十分怕他们三人篡权,总想找机会杀了他们。他给刘

  • 棋终命尽

    南朝宋明帝刘或病重,躺在床上心事重重。他担心自己一旦去世,太子刘昱年幼,要大权旁落。刘或想,太子继位后,由于太年幼,势必由皇后王氏临朝听政。而王皇后的哥哥王景文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势必要进位为宰相。那样的话,王景文大权在握,说不定会篡位当皇帝

  • 藏在井里的皇帝

    隋朝的军队在大将韩擒虎的率领下攻入南朝陈的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在搜索皇宫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陈朝的皇帝陈叔宝了。在所有的宫殿、花园都查找遍了的情况下,有个士兵在后宫的景阳井上,看到有条绳子通入井下。于是这个士兵马上通知同伙。这伙士兵朝井喊

  • 皇后救“田舍翁”

    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无忌皇后是一个十分贤德的人,被历代的史学家们誉为李世民的“贤内助”。一次,皇后的女儿长乐公主出嫁,李世民因为是皇后亲生女儿的关系,便命人办理丰厚的嫁资,并明令要求是长公主(皇帝的姐妹)的两倍。这时,魏征出来谏道:“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