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

收录日期:2025-11-20 20:19:32  热度:13℃

松滋县大山里头有个奇童叫刘聿(yù),说出他的故事定叫你啧(zé)啧称奇!
这年春天,几个孩子在山上寻花摘草抓蝴蝶,玩得很开心。有个红衣小孩在捉蝴蝶时,不慎一个跟头摔倒在悬崖边,头上的一顶红帽子不偏不倚飞到了长在崖边的一棵小树上。
红衣小孩爬起来,伸手去取,却怎么也够不着,急得大哭起来。
这时,十二岁的刘聿安慰他说:“别哭了,我取了给你。”边说边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走到悬崖边,向小树靠拢过去。
孩子们看到他这大胆举动,齐声惊呼道:“刘聿,太危险了,别取了吧!”
刘聿小心踩在小树枝上,猫腰伸臂,终于拿到了红帽子。孩子们正准备伸手拉刘聿上来时,不想那小树枝受不住压力,咔嚓一声断了,连同小刘聿一起坠落下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孩子们。他们低头往下一看,下面深不见底,连呼了几声“刘聿!刘聿!”也没听到回音。他们想刘聿准摔死了,个个哭丧着脸回去报信了。
说来无巧不成书,刘聿连同小树摔下三十余丈处,正好是一个鹰窝,他跌进两只小鹰中间了。因为鹰窝软绵绵的,他居然没受一点伤。
吓昏后醒来的刘聿望望上面,再看看下面,都是刀削一般的直壁。这鹰窝是在悬崖峭壁中一块突出的斜石上筑造的,往上爬,无绳可攀,无阶可登;想下去,离地少说还有五十余丈,又没踏脚之处。
刘聿身陷绝境,进退两难。
老鹰觅食归来,见窝里有个人,吓得在悬崖周围飞来飞去。它又舍不得两只嗷嗷待哺的小鹰,盘旋了几圈还是飞近鹰窝,把嘴里衔的兽肉对准鹰窝投掷,然后又飞走了。
刘聿接到兽肉,虽然是生的,但为了活命,只得一面强忍吞食,一面将兽肉扯碎喂养小鹰。
时间万般难熬地一天一天地过去,老鹰每天飞来投食,刘聿就每天以生肉充饥,日夜与小鹰为伴,过着野人一般的生活。小鹰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个子慢慢长高,翅膀渐渐长硬,天天能在空中绕几个转转再飞回窝里去。
刘聿望着小鹰在天空飞翔,羡慕极了,心想,我要有小鹰会飞的本领,那该多好啊!
有一天,刘聿喂完食,看见一只小鹰飞出窝时,爪子一收带出一把草来,心里顿悟道:有办法了!
他脱下短衫,撕成一条条带子打成布绳,待小鹰飞回窝时,他贴近一只较强壮的鹰,将布绳分别缚在它的双足上。
小鹰与刘聿混熟了,也不介意他在自己身上搞什么小动作。
之后,他又将布绳的另一头分别在自己的左右胳膊上系牢。做好了这一切,刘聿爬出鹰窝纵身一跳。
小鹰大吃一惊,忙展开翅膀腾空而起。小鹰毕竟力气有限,身上又带着一个几十斤重的孩子,它越飞越低,越飞越慢,几个盘旋后,终于气喘吁吁地落在了平地上。
刘聿高兴极了,平平安安地向家里跑去。
家人寻找多日,不见刘聿下落,以为他葬身峡谷被野兽吃了,一个个哭得泪人儿一般,突然看到刘聿回家,手里还抱着一只救命的鹰,真是喜出望外。
邻居及小伙伴们听说刘聿平安回来了,个个跑来看望他,得知他是凭借小鹰死里逃生时,更是惊讶不已。
文中的刘聿为了帮助别人掉下了悬崖,这种助人为乐的牺牲精神是可嘉的。但更让人震撼的还是他的自助和智慧。
当他发现自己落在半山崖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时候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相当镇静并很快适应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吃老鹰叼来的生肉,先活下来才会有摆脱险境的希望。所以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能保持冷静、理智的心态就是战胜困难的第一步。
“天助自助者”,“求人不如求己”,就像刚开始学步的小孩,如果每次跌倒了都等着妈妈来扶,就永远学不会自己行走。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孤立无援的情况,这时候就必须自己救自己,如果光是想着别人来解救你,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危险。故事中的小孩正是靠自己的聪明与努力救了自己一命。
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要放弃希望!别在困难和危险真正到来之前自己就先绝望了,而应像主人公一样,不放过任何生存的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孩最终借助鹰的力量脱离了险境,实在令人佩服!

猜你喜欢

  • 要经营就不是好婚姻

    人在婚姻里,实在没必要像流浪猫一样警醒。女友才新婚,就已经发现自己婚姻的罅隙。丈夫像高考过后的新生,全盘松懈得欠揍:婆婆则像永不言倦的考官,对她的要求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原来亲亲爱爱、如过家家酒般的家务事,突然间无穷无尽,浩如烟海……“

  •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郑板桥的趣闻轶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人称板桥先生,扬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画家。郑板桥这一辈子只画兰、竹、石这三样东西,他曾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历史上的郑板桥是个幽默风趣、脾气古怪的人,民间流传着许多关

  • 李商隐的生平简介 李商隐为何会仕途不顺?

    唐代是个诗意盎然的时代,大小诗人多如牛毛,然而真正排得上名号的,也不过我们熟知的那几位而已。李商隐就是其中一位,晚唐时期的诗人大多活在前辈们的光环下,压力山大,大有大不如前之势,而李商隐却将晚唐的诗推向了另一个高峰,成为了继杜甫之后,唐代七

  • 始毕可汗是谁?他有哪些历史事迹?

    隋末唐初时期,东突厥势力是最为强盛的阶段,拥有百万雄师不说,周边的国家因惧怕其实力还纷纷前来归降,丝毫不弱于汉朝、唐朝!东自契丹、室韦,西边的吐谷浑、高昌,各国都臣服于突厥。另外中原的割据势力如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

  • 永琪之子绵亿简介 历史上真实的绵亿

    《还珠格格》是电视史上最成功的电视剧之一,刚播放之时就创造收视记录。此后每每假期在水果台播出,也依然能有稳定的收看人群。作为热播的电视剧,《还珠格格》绝对老少皆宜,男女无差。就算你没有看完整部电视剧,也听过大致知道这部电视剧讲的是什么。整部

  • 李时珍曾任御医吗?李时珍救人故事

    李时珍,晚清著名医学家,因其高超的医术和对中国医药学做出的重要贡献,被后世人尊称为医圣。其所作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更是学医之人必须了解的书籍,大名连不学医的人都听过。《本草纲目》是李时珍高超医术的见证,而民间流传的关于李时珍治病的故事,

  • 裕德龄的生平简介 裕德龄真的是清朝的德龄

    作为紫禁城八大女官之一,精通八国语言的美女翻译官、作家,裕德龄显然是最为出名的一个了。她曾在慈禧身边近身服侍了两年,深受慈禧的喜爱,享受的待遇比隆裕皇后更高。离开皇宫以后,裕德龄用英文写作了一本《清宫二年记》,又称《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凭

  • 悬丝诊脉是真的可以看病吗?乾隆与御医斗智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当中,有着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束缚,那么问题来了,女病人得了病,男大夫该怎么给她看病呢?对于这一问题,看过古装剧的我们当然知道了,可以悬丝诊脉呀,将一根丝线绑在病人的手腕上,然后大夫就靠这根长长的丝线来判断病人到底得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