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三国”里的心理谋杀案

“三国”里的心理谋杀案

收录日期:2025-11-20 18:28:08  热度:9℃

庞德随于禁解樊城之围,和关羽交手两次。第一阵,关庞二人战百余舍,不分胜负。庞德精神亢奋,神勇发挥,把两边军士看呆了,看傻了。第二阵,二人斗至五十余合,庞德诈败,偷施冷箭,射伤关羽。与关羽交过手,胜过的和有可能胜过关羽的有吕布、黄忠,再就是庞德。

庞德是三国武将里的一匹大黑马。关庞之战发生在《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庞德在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中,已随其主马超出现。在第五十八回,谁都不会想到,日后此人会成关羽劲敌。此时,回头再看第五十八回庞德徒步救韩遂,立觉庞德勇力骤增,千军难敌。这是心理作用。一见到庞德能与关羽战百合,以往形象立刻变得高大英勇。

心理作用不单我辈有,庞德也有。

庞德战关羽之前,先与关平打了一场。两人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三十舍取关平不下,而且关平未露败相,照说庞德武艺应是和关平一个级别,与关羽有差距。但一见关羽,庞德就像见了红布的西班牙斗牛,眼睛立刻布满血丝,口吐粗气,以蹄刨地,浑身似有无穷蛮力,生死亦无可顾。有了这样玩命的劲头,关羽也拿这头蛮牛没咒念。

今天我们看球赛,也有这种情况,有的弱队总是扮演强队克星的角色。我可以输给任何一支球队,但一和你打,就来精神,就有信心。而对方也配合,一见这支球队就自觉不自觉地心虚,未踢脚先软。都是心理作用在搞怪。

对庞德施以这种心理作用的人,是曹操。

庞德请命迎战关羽,曹操大喜,对众将说:姓关的不可一世,从没遇到过对手,现在令明(庞德)要去会他,他算碰着对手,要吃苦头了。一把手这样评价,对庞德来说是何等鼓舞。但是,尚未过夜,曹操召庞德又说了另一番话:你主马超和兄长庞柔都在西川为官,辅佐刘备。我即使不怀疑你,奈何人多口杂,别人也会有闲话,我也难办,你还是先把先锋印交出来吧!

先把火点旺,再浇一盆冷水。对庞德这样急于建功一表忠心的火爆脾气来说,这浇的不是冷水,而是油。庞德听了,跪地磕头如捣蒜,血流满脸,对曹操说:今各为其主,我与兄及旧主旧义已绝,您待我恩重如山,我岂敢有二心。

曹操要的就是这个。见火候已到,曹操扶起庞德说:对你,我是放心的。刚才的话。不过是堵众人之口。你就放心去吧,你不辜负我,我也绝不会辜负你。

庞德回家后,命人做了一口大棺材,与妻子亲朋诀别。庞德道:我受魏王大恩,必誓死以报。今日出征与关羽决战,败,则为关羽所杀;即使不为关羽所杀,我也会自行了断。备此棺以示我志,决不空回。

败,为关羽所杀,好懂,何以不为关羽所杀,也就是说,即使胜了,还要自杀?

曹操这种骤热骤冷的态度,对庞德的心理是种极大的折磨。曹操在为关羽树下死敌的同时,也已然从心理上谋杀了庞德。庞德出征的目的,已由击败关羽这个显性目标。转变为了要表自己一片忠心这个隐性目标。仅是击败关羽只能完成显性目标,而要实现隐性目标,则惟有一死。庞德战关羽,实为求一死而来。所以,见旁人庞德尤可自制,惟独一见关羽,就是一副咬牙切齿的吃人相。

关羽水淹七军,擒杀庞德,而杀死庞德的,其实早有他人。

猜你喜欢

  • 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着名的大将军叫吕蒙。他带兵打仗非常勇敢,跟着孙权南征北战,为东吴的建国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位英勇的战将自小没有读过书,所以,肚子里墨水很少,行事也比较粗鲁,又不怎么懂礼仪。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吴下阿蒙”

  • 不翼而飞的故事

    《管子·戒》:不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无方而富者生也。”故事如下:齐桓公想就自己出游的事征求管仲的意见,便问道:我这次出游,想要东起芝罘,南至琅邪。司马提出意见说,也要像先王的出游一样。这是什么意思呢?&r

  • 不堪回首的故事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当时,周围还有好几个政权。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赵匡胤先后攻灭了南平、后蜀、南汉等国,接着又把攻击的目标对准南唐。这时统治南唐的是李后主李煜。此人在政治、军事上昏庸无能,但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有才能,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

    公元73年,东汉明帝的高级侍从官窦固奉命征伐匈奴,四十一岁的班超被任命为假司马。在这次征战中,班超立了战功深受窦固赏识。不久,窦固派他和军中的高级参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带了三十六名勇士,首先来到鄯(shàn)善国。国王开始

  • 不伦不类的故事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薛蟠从江南带了两大箱东西,送给母亲薛姨妈和妹妹薛宝钗。一箱是绸缎绫罗、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另一箱是笔、墨、纸、砚和各种小工艺品。薛姨妈将箱子里的东西取出,一份一份地打点清楚,叫人送给贾母、王夫人等处。宝钗

  • 不可救药

    西周王朝到了后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不断搜刮钱财,发动战争,压迫百姓和奴隶。周厉王即位后,对百姓和奴隶的剥削和压迫更重。他贪财好利,独占山林川泽,不许百姓打猎、砍柴、捕鱼,还派人监视他们的言行。谁议论他,他就把谁杀死。人民忍无可忍,到处都

  • 不自量力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就要灭亡

  • 比肩继踵

    春秋后期,楚国雄踞南方,成为南方最强大的诸侯国,因此有许多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前来结盟。齐国与楚国相隔不远,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齐国也与楚国结了盟。但是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每次都想显摆一下自己的大国风范,借机为难各国来楚的使节。有一次,齐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