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再见,母亲

再见,母亲

收录日期:2025-11-20 17:47:44  热度:8℃

回家的理由

妻子怀孕时,鲁平常常在梦里挣扎。

烈日炎炎,他剃了小平头,校服裹在身上像透不过气的浓雾,汗水滴在回家的青石板路上。不远的前方是穿白衬衣的丰润背影,一样的利落发髻,脖颈上一样的黑痣,一样微微外撇的八字脚。鲁平嗓子发紧追上去,董姨!董姨!

妻子用力推醒了他。自从知道自己要当父亲后,早已没有联系的继母频频入梦,他心里有很多话,可就是堵在嗓子眼儿,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鲁平搬张凳子坐下,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母亲闲聊。晚饭吃什么?上次带回来的腰痛贴用完了吗?效果怎么样?去年修葺好的屋顶还渗不渗雨?问完了,他觉得似乎无话可说。当儿子的总是口拙,想了又想,吞吞吐吐终于说出心里压抑了很久的话:“妈,我昨晚梦见她了。”

他还是对在现实里说出“董姨”二字有心结。以前一起生活时,鲁平不屑于吐出这个称呼,似乎一出口就是对母亲的背叛,是自己原谅父亲、投靠到继母那边去的证据。母亲只淡淡地“哦”了一声,神色如一潭静水,丝毫没被投进去的这枚石子激起任何涟漪,她端着菜筐下厨。鲁平惶恐不安。他开始庆幸自己刚刚说的是“昨晚”,而不是“经常”。

最单纯的报复

父亲,母亲,董姨,这三个人的感情纠葛笼罩了鲁平整个青春期。

父亲与母亲相识相爱于微时,却在婚姻里做了冤家。那些至今还完好保存在鲁平记忆里的童年片段,母亲的多是眼泪和叹息,父亲的少不了烟熏酒臭,还有压抑后凭着酒劲抡给母亲的巴掌。

12岁那年,母亲离开这个家,父亲牵着他的手到了另一个女人家里。“叫董姨。”父亲温和但不容辩驳地命令儿子。回应他的是沉默。

董姨这个后妈并不像电视上演的、街坊四邻口中说的那样强势而凌人。她时常在鲁平面前流露出略显卑微的讨好和母性关切。董姨比父亲了解他,知道他最爱吃鸡腿,讨厌去学长笛而钟情画画。尽管多数时间他都以冷漠和挑衅回应继母的温情,但也会在某个时刻放下姿态,用孩子气的别扭要求继母:你,去开家长会。鲁平知道,只要来的是董姨,老师再怎么告状她也会替自己兜着。

人心不是铁石,他有一百个理由接纳继母的善意与关怀,可鲁平总在动摇时拼命回忆母亲的眼泪,他告诫自己:是这个女人逼走了妈妈。在继母初上门时,他跑去找母亲,“是不是因为她你才走的?”在一个自诩是大人的少年心里,沉默和不予否认就是最好的承认,他认定生母的离去一定有继母插足的原因。电视上都这么演的。

这是鲁平多年来恪守的信念,强烈的信念屏蔽了董姨对他所有的好。并非真的再无瓜葛

大一那年,鲁平接到父亲猝然离世的电话。他脑子一片空白,悲痛之外还有说不出的如释重负。

回家后,他才知道如释重负来自与继母的诀别。从此他和这个女人再无联系,不用在对母亲的愧疚、对继母的好与恨之间纠结。鲁平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此时他已成年,在即将到来的未来里有能力为母亲撑起一片天。

至于继母,他拒绝再去想。大学毕业那年春节,在一片烟火和炮竹声中,一个念头飞快闪过:自从父亲走后,继母也是一个人过活,她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这个年她过得怎样?这个念头一旦生出,就在情感最隐密处扎了根,在为生存忙碌、为爱情惊喜时发芽抽枝,最后蔓伸进鲁平的梦里。

2008年春节,妻子生下一个女儿,左耳垂下居然有一枚跟董姨一模一样的红痣。初为人父,鲁平对生命对生活有了更深层面的感知和体验。12岁少年对婚姻家庭的理解,与自己成家立业后的感悟截然不同。爱的对立面并非一定是恨,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有时并非全是外来者的作用。鲁平再也无法忽略对继母的复杂情感。她现在还好吗?一种空前的迫切感紧紧攥住他的喉咙。

直面才能解开心结

董姨还住在以前父亲的老家属楼里。开门的她老迈得就像深秋的山楂树,腰弯背驼,不停咳嗽。鲁平的突然到来让董姨欣喜不已,一个劲地擦眼角,颤颤巍巍开抽屉拿钱,要上街买菜为继子的到来准备大餐。这不是鲁平想象的再见面场景。实际上他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他干笑着把继母扶回屋。印象中这是他第一次扶着董姨。

她激动得身体有些打颤,像个被从天而降的宠爱弄得不知所措的孩子,连带说话也有些语无伦次:“你这么忙,难为还惦记着我,你来看看我我就念佛了,干嘛还带这么多东西来,怪沉的,我什么都好,你不用操心。”

鲁平鼻子发酸。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正视爱与恨的矛盾。无论她与父母有过多少情感纠结,她对自己是好的,尽心尽力照顾了自己6年。可是自己说走就走了。而多年后再见面,她竟然以更加卑微的姿态表达感激之意。

他想弥补,想为多年前的少不更事道歉,想说点煽情的话。但最后,他只是说出了在梦里追赶时的呼喊:董姨,董姨。剩下的又茫然了,最后终于挤出句完整的:“姨,今后我有空就会常回来的。”

她笑得露出豁牙:“回来时候来个电话,姨给你炖上排骨。”远处站在窗台上挥手的身影已经和梦里判若两人。她比母亲年轻,老得比母亲快。

恨是最无意义的事

2011年清明,他带着妻子女儿踏上回归故里的火车。一家三口拜访了母亲和董姨。“叫董奶奶。”他对女儿说,依稀想起当年父亲让自己叫“董姨”的情景。

女儿很乖,扬起笑脸甜蜜蜜喊“奶奶好”。当晚,鲁平梦到了父亲、母亲和董姨,他们什么都没说,只是微笑颔首,渐行渐远。再见,母亲。再见,那些早就该放下的过去。

猜你喜欢

  • 微不足道的10块钱

    南宁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要招聘一名员工,待遇优厚。一时间应聘者如潮。 经过笔试,张先生和李小姐脱颖而出。该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部王部长通知二人明早9点前去面试。第二天,张先生和李小姐早早地来到了面试地点,等候通知。 李小姐头一个去面试。在通往

  • 好习惯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背井离乡去了深圳,他决定不闯荡出点名堂来就不回家乡。但激烈的竞争让他到达深圳后屡屡碰壁,终于有一天,他在层层筛选后和另外两人进入一家公司试用。试用期中,他尽显自己的聪慧、勤奋、热情、友好,但他的另外两名竞争对手做的和

  • 提前开始打造自己的罗马

    罗娜凭扎实的功底和温婉的举止进入了某知名企业。上班前一天,家人教导说:职场险恶,该说就说,不该说的一句话不说。”罗娜记住了。新人中,除了罗娜还有艾小萌分在人事部,两人受训期间就已是朋友,彼此承诺互相照顾。开始也顺利,罗娜负责社会

  • 怎样与顾客打交道

    沃道夫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担任收银员。有一天,他与一位中年妇女发生了争执。小伙子,我已将50美元交给您了。”中年妇女说。尊敬的女士,”沃道夫说,我并没收到您给我的50美元呀!”中年妇女有点生气了。沃道夫及

  • 诚实比聪明才智更重要

    诚实是人心灵纯净的折光,既能照亮自己,也能温暖别人。怀揣着诚实,也就揣着了财富,并且在某个时候它会成为你事业成功的催化剂。下面的两个小故事或多或少能说明一些问题。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入学典礼上,校长每年都要向全体师生特别介绍一位新生。但去年介绍

  • 用细心赢来职场生涯美好光景

    年初,我辞去做了三年之久的出纳工作,欲跳槽到另一家各方面条件相对都更优越的台企。我在大学期间学的是会计专业,因此,我希望能在新公司找到一份与之相关的工作。 但大家知道,这个专业近几年来人才是远远供大于求的,每个职位都有许多人在抢&rdqu

  • 女毕业生应聘 全家来跟班

    现象:女生来应聘 观音兵”相随上周六,一场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在广州大学城举行,28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的3500个职位,吸引了5000多名学生到场,招聘场面颇为壮观。然而,当日的招聘现场却有另一道更抢眼的风景—&mda

  • 你改变不了现实 那就改变目标

    一场骤然而至的金融危机让本已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目前已是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有的已幸运地找到了婆家”,有的还在苦苦寻觅。3位毕业生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求职经历,有汗水有泪水,有艰辛也有收获。医学院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