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中国雨人”诞生记:“最强大脑”是母亲

“中国雨人”诞生记:“最强大脑”是母亲

收录日期:2025-11-20 19:30:46  热度:9℃

可是,任外人取笑、戏弄,任权威媒体否定、批判,母亲周润莲依旧坚信:儿子的存在从来都有价值,数字是打开他神奇大脑和命运的钥匙。她用爱筑起一堵墙,把流言、非议挡在儿子身外,然后带着他在唯一充满灵光的数字王国前行。

神秘的病。妈妈含泪微笑:“儿子,你真聪明!”

周玮是周润莲的第三个孩子,1991年1月30日出生在山西太原五台县东雷乡长畛村,上有两个姐姐张欣、张瑾。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周润莲的丈夫周常福将他当作心头宝。周玮快满6个月时,有一天,周常福担心在炕上乱爬的儿子掉到地上,随手将一个枕头扔到他的身边。结果,意外出现了刹那间,周玮两眼发直,手脚抽搐,竟昏了过去。不知所措的周常福和妻子抱着儿子跑到五台县人民医院治疗。

县医院认为周玮是“佝偻病”,可治疗2年下来,周玮依旧时常晕厥,抽搐,不会说话。周玮,2岁时,夫妻俩又带儿子到山西省儿童医院,结果被诊断为“脑瘫”。周玮3岁时,父母带他到北京治疗。协和医院专家对他进行彻底检查后,确诊他罹患“顽固性低血糖”,病情如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影响到大脑和智力发育。

周常福回到家,在建筑工地做几份工,周润莲留在北京,一边在医院做护理零工,一边陪伴儿子治疗。3年间,这对农民夫妻像燕子衔泥般辛苦筹集70多万元给儿子治病,家里除了一张床和一口水缸,能卖的都变卖了。周玮的情况却不见好转,不会走路、说话,时常晕倒。

1993年大年三十晚上,周润莲抱着离家3年的儿子回了家。家门之外,鞭炮轰鸣;家内,冰锅冷灶,两个女儿缩在床头一角。周润莲泪如雨下,对仍无法说话的周玮说:“儿子,妈真的已经尽力了。”那一刻,周润莲悲情地调整思路:不奢求儿子健康,只愿他平安、快乐。

周玮4岁才学会叫爸爸妈妈,说话含含糊糊;5岁才学会走路,走得跌跌绊绊,被村民们笑称“傻子”。周玮仿佛能感知周围人的歧视,像怕受伤一样一刻不离地围绕在母亲身边。在农村,初中毕业的周润莲算是“文化人”,她耐心地给周玮读书、讲故事,教他数数,还按当地老中医指引,定期到山上采草药熬给他喝。

周玮8岁时,抽风的次数减少,从1天抽3次慢慢变成半月1次,9岁时,抽风神奇消失。周润莲带他到医院检查,周玮的血糖竟恢复了正常,他的顽固性低血糖病不药而愈。同时,周润莲还发现,儿子对数字的接受能力明显高于对其他事物的理解。10以内的数字加减法,周玮不到3个月就学会了。她本能地感觉到,数字可能是打开儿子大脑甚至生命密码的钥匙。

此后,每次到田间地头干活,周润莲都要把周玮带在身边,在干活的间隙,她就与儿子做简单的数字问答游戏。当儿子对答如流,周润莲就忍不住称赞:“儿子,你真聪明!”脸上和心里如同花朵绽放。

2000年9月,周润莲带着儿子来到长畛村小学,给多次拒绝周玮入学的学校老师演练算术。学校老师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考周玮。周玮很紧张,紧握妈妈的手,不敢抬头,但很快就给出了答案。周润莲近乎哀求:“您看,他不是傻子,让他上学吧。”老师们为难了,经过一周的讨论,学校同意接收周玮在一年级听课,但只是旁听生,没有学籍,不参加考试。

尽管条件苛刻,周润莲还是兴高采烈地把儿子送入了教室。每次接送孩子,她都鼓励周玮:“你与别人没有两样,谁不信,你就跟他们比算术。”

否定声声。妈妈心碎的倔强:“儿子,你不是白痴”

10岁的周玮成为长畛村小学一年级的旁听生,个子比同学高出一个头。周玮高兴地上学了,在妈妈的鼓励下,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几天后,周润莲发现儿子每天一早上学时,只吃半碗稀饭。周润莲问他,周玮结巴地说道:“我回答问题,同学们都笑我,我怕课间上厕所,同学们再笑我。”周润莲无比心酸。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她一样,能看到周玮的进步。每次周玮费尽心思好不容易做出来的作业,老师都以“另类旁听生”不考核为由不批改。为了让周玮远离受嘲笑和歧视的教育环境,周润莲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全家迁居县城。

周家搬到五台县县郊的古城村后,周常福打零工,周润莲则在古城小学附近开了一间杂货铺。然而,在办理儿子的转学时,因担心周玮的成绩影响班级排名,古城村两所小学都拒绝他入学。周润莲三番四次跑县教育局求助,最后,古城小学才同意接收周玮。

上学期间,周玮写字特别慢,正常学生写满一页200个字,他挺多只能写10个字,常常被人取笑。但周玮对于纯数字符号的计算题,不管多难,都能算得又快又准,连老师都感觉不可思议。周润莲越来越相信,儿子不是白痴,他的计算能力就是证明,他只是比别的孩子慢。

17岁,周玮才小学毕业。可此时,无论周润莲如何苦求,没有一所中学愿意接收周玮,因为他没有学籍,连当旁听生也没有机会。得知自己不能继续上学的当晚,周玮拿起剪刀将头发一顿狂剪。看着儿子零乱的发型和散落在木床上的一缕缕头发,周润莲仿佛看到儿子痛苦却无法言说的内心,痛哭失声,一字一句道:“我们不傻,学校不接受你,妈妈教你。”

从那一天开始,告别学堂20多年的周润莲拿起女儿的课本,带着儿子在小杂货铺边做生意边教儿子,她无法像专业老师那样教儿子更多的知识点,但她有一个思路:教文字,让他学会表达;教数学,刺激他的敏感。周玮不上学后,周润莲将杂货店里有关商品买卖的计算都交给他负责。周润莲的坚决感染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大女儿张欣高中毕业后,放弃上大学外出打工;二女儿周瑾在学习之余也喜欢与弟弟聊天,还针对他的特长,给他讲数列、图形方面的数学问题。

猜你喜欢

  • 职场,做女巫别做公主

    “为什么我总是最受欺侮的那棵办公室小草?”“为什么我好心帮助同事却得不到回报?”“为什么上司总是不顾情理地站在别人那边?”……如果你的心里积满了类似的问题,我们必须告诉你,因为你还不是个职场女巫! 别被“女巫”这个暗黑的名字吓倒,要知道职场

  • 吹响自己的喇叭

    机遇面前,不必太矜持,要勇敢地显示自己、推销自己,这样才有可能被人理解和接受。 市区有条叫解放路的大街,是我最不愿光顾的地段。街心那座十八层的商厦,我怎么看都不是滋味。它曾是我初次打量社会的窗口,也记录了我迈出校门后的第一笔耻辱。 在职业中

  • 心情有点灰,就向阳光多处走

    2006年秋天,儿子3岁,离开职场4年后,28岁的我再度走进职场。 几经周折,我进入一家广告制作公司做业务。但上班没几天,我就郁闷了起来:某某比我早进公司一个月不到,底薪竟然比我高了一倍多;某某的工作时间是自由的,可以不用打卡;某某享有特别

  • 伯乐走了靠自己

    自从知道顶头上司可能跳槽的消息,谢小雨开始烦躁不安。 上司不仅是他的伯乐,更是他的职业榜样。毕业那年,谢小雨从众多应试者中脱颖而出,就是上司点名要的他。 经过上司的指点和栽培,谢小雨进步很快,每上一个台阶,都有上司的悉心指导。 共事两年,谢

  • 名头很重要

    曾见过一名外企女新人,因为做事效率不佳被主管劈头盖脸一顿臭训之后,午饭时间坐在格子间默默哭泣,眼泪流了一脸。同事来来往往,只是漠然或同情地扫她一眼,没有人停下来拍拍她的肩膀,邀她共进午餐。 为什么?因为她违反了职场基本天条——不要在工作场所

  • 谈判的技巧

    有位商界的朋友对我说,当他跟人谈生意的时候,一定要面对面坐。因为那样可以看见彼此的脸,便于察言观色;面对面也比较冷静,适合讨价还价。但是,只要谈成了,签字的那天,就算在同一张桌子,他也一定改坐到侧面,因为这样比较亲近。一份份要签字的文件,不

  • 四百份简历换一份工作

    穿着廉价白衬衫的我,在那些穿工作服打领带的出纳身后一站就是一天,当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套那样的工作服。 投出的简历有些得到了回应,更多的则石沉大海……当一家小公司答应录用我时。我竟是如此感谢上天。 你其实什么部不是 那一年,我从全国最

  • 你被拿住了吗

    老板不喜欢你,在决定你的职位与报酬时,对你的能力与贡献都视而不见,愣是把你压制住。你愤愤不平,很想甩手走人,却无法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这时,你心中虽对老板恨得牙痒痒,却又不得不强作欢颜,迎合老板。 假如你有一家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电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