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谁比谁傻

谁比谁傻

收录日期:2025-11-20 23:33:20  热度:10℃

单位里来了个新员工,叫乔东。比他早来一年的张林,总是一副前辈的样子,指派他做各种活儿。

办公室的李大姐看不过去,私下说:“小乔啊,别这么实心眼,不该你干的不用干。”乔东总是呵呵一笑就过去了。久了,李大姐感叹:“这孩子有点儿憨。”

没想到过了一年多,乔东居然被刘总经理看中,调到身边当助理。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要知道、老总身边的都是人精,乔东这种实在火,肯定吃亏。

很快,到了年底,公司准备举办一场元旦晚会。晚会的准备工作全部由乔东负责,虽然很累,但他乐此不疲。

晚会举办得还算顺利,最后的压轴节目是刘总演唱的《青藏高原》。刘总唱得很投入,很快,歌曲就到了尾声,马上就到最考验人的那一句“那就是青藏高原”了。只见刘总深深吸了一口气,拳头一握,歌词就脱口而出……

就在这时,话筒忽然不出声了!礼堂很大,没有了音响,台下根本听不见,只能看到刘总张着嘴,做出各种口型,着实滑稽。台下传来一阵窃笑声。

张林幸灾乐祸地想:乔东这小子完了,都知道刘总最爱面子,这下有他好受的。

想不到没出一个月,乔东竟升为办公室主任,让众人大跌眼镜。

只有乔东知道,这《青藏高原》的最后一句,刘总本来就唱不上去。所以,在最后一句之前,乔东果断拔了音响电源。这样,大家不会质疑刘总的水平,只以为是音响出了问题。没声音,总比唱破音要好。

那天刘总来到后台时,拍了拍乔东的肩膀,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对领导的这个笑容,乔东立刻就懂了。

猜你喜欢

  • 空信封

    近段时间,为了迎接上级检查,S科研所的教授们加班得很辛苦,这是中年发福的郑领导早就知道的事情。因此,郑领导为了表表心意,决定发一点辛苦费慰劳慰劳大家,虽然钱不多,只有一两百块,可要直接发下去,他觉得不雅,于是,找来了一大沓厚实的牛皮信封,装

  • 御珑寻诀

    我叫吴伟,是一名普通的工科研究生,成绩中等;长相中等;爱好打游戏、睡觉……哦,还有历史。别问我为什么喜欢历史却报了工科,原因太多,而现在,我也给你解释不出来,因为,我正被人用大胶带封着嘴,关在这个不知名的鬼地方。“铛铛”铁器撞击的声音,貌似

  • 留守村庄

    轰轰轰…几声雷神惊醒了正在午睡的刘大爷,他赶紧起身赤脚跑到屋外,只见刚刚还晴朗的天空已经是乌云密布。“玉华、玉华,快起来收谷子,要下雨咯。”刘大爷朝内屋喊道。说罢,也顾不得进屋穿鞋,随手抄起撮箕便开始收晒在院子的谷子。这时,天色变得更暗了,

  • 梅老好归天

    梅安平,年近七旬,人称梅老好。子女孝顺,一无所求。他在春天花园乐呵呵安享晚年。近来,和老伴从大门回来时总觉得跳坝坝舞的大妈中有双眼睛盯着自己。回到家,问老伴:“你认识那盯我俩的穿青色短体恤的大姐吗?”老伴说:“不认识。那大姐好像是新搬来,就

  • 漏水风波

    张全和李富是同住一栋楼一个单元的邻居,张全住三楼,李富住四楼,他们虽然是楼上楼下,但是来往甚少,只是见面点个头的关系。张全是个“股迷”,班不好好的上,成天的往交易所跑,不过真不知道这小子这段时间哪里来的狗屎运,竟然让他赚了点小钱,得意之余,

  • 难忘的儿歌

    “红萝卜,蜜蜜甜,看倒看倒要过年,娃儿要吃红萝卜,老汉没得钱。”早年,只要我们在唱这首儿歌时,年味就渐渐浓了。儿歌,是我们当娃儿最初的启蒙课文,最早的精神食粮。当我们还在呀呀学语时,就跟着家婆或妈妈,吟起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代的儿歌童谣了,“丫

  • 锋哥

    锋哥当了三年警察兵,一复员就南下打工。原先他在一个鞋厂做保安,有一次要好的老乡被寻衅闹事的一大群外乡小子围攻殴打,短短一个时辰,两肋插刀的他“哗啦”打倒了十来个虎背熊腰的。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不,一传十,十传百,他的“举动”越传越

  • 媒人

    退休前是没人叫她王大妈的,在这个城市里她只有一个称呼:“王老师。”王老师退休前是怎样的风光啊,在这个城市最好的小学里,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连续30年被评为“最佳教师”!家长们喜欢王老师,孩子们更喜欢王老师,班级里常常人满为患,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