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收录日期:2025-11-21 04:23:07  热度:11℃

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是屠家唯一的女孩。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家中小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间,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临症指一南医案》……虽然因识字不多且读得磕磕绊绊,但这里却是她医学梦萌发的温床。

每当父亲背起竹篓外出采药时,少年时期的屠呦呦都会像个跟屁虫似地一路追着,或钻进丛林寻觅,或抄起铁铲挖掘,或捧起药棵嗅闻,其间自然会不停地向父亲询问诸种中草药的点滴知识,比如采收时节、药用部分、保存方法、品质疗效、贮藏要点……采药归来,屠呦呦的劲头会更大,宁可不吃饭不睡觉,也非要跟着父亲一起炮制药材,忙得不亦乐乎。后来,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屠呦呦说自己“很幸运”。

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屠呦呦在2011年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之前,并不为人所知,甚至有人因此对她获得拉斯克奖表示质疑。但她大半生都在科研工作之中,甘愿坐冷板凳,面对外界的各种杂音平静处之,这就是科学家的风范。

屠呦呦是个执著的人。在诺奖“姗姗来迟”的几十年间,她对青蒿素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为传统药效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或许是命运的安排,耄耋之年的屠呦呦再次提到梦想仍是关于古老的中医药,她常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此时,正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屠呦呦不善交际,性格直率,也不会拍马屁。比如在会议上,她赞同就马上肯定;不赞同就直言相谏,并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她还经常感慨,现在很多人做科研不踏实,不愿坐冷板凳。她不仅批评科技界追求功利的浮躁之风,对学术造假等不端行为更是深恶痛绝。

科学家饶毅曾说: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

猜你喜欢

  • 都是贪字惹的祸

    最近,丫丫可出名了,常有人拿她开玩笑说:“咱们哪有丫丫的命呀,连走个路,还能让钱给砸了。”每每听到她们这样的调侃,丫丫总是呵呵的一笑。说来还是一个多月前的事,那天晚上,丫丫下班后,一个人走在黄昏的小巷,那条小巷比较偏僻,那天她的心情低落到了

  • 贤妻关小羽

    东北汉子张定飞失联了,一天一宿没回家,手机座机都打不通,张定飞的夫人关小羽气的高声叫道:“肯定旧病复发到哪疯去了!”张定飞的家在上海金大元御龙宫廷,那可是土豪集中的地方,张定飞早先就是位乡村学校体育老师,自打辞职下海承包小钼矿就变成了腰缠千

  • 一枚结婚戒指

    这可急坏了张大妈,算一算,这个金,那个金,总共加起来,最少也得一万来块吧。在其他家庭里,也许没什么,可我们的张大妈,毕竟是个寡妇,儿子张灯十岁那年,就没了爹,全家的收入,就靠着张大妈的一点工资硬是让张灯读完了中学,读大学,现在谈了个女朋友,

  • 企盼

    甜又甜乳品有限公司里,要说干的最久的职工,那就非汪小伟莫属了。这不老板今天都请他吃晚饭。公司杨总的女儿两天前刚刚出嫁,在市区的宾馆里可是摆了好几十桌,除了亲朋好友,公司里像模像样的也都邀请便了。怎么过了两天才来邀请他们这些一线员工呢?而且还

  • 总统二号之巫峡夔门

    我和妻子习惯早起,船上的叫早是7:00,我们依然5:30就起床了。“我俩到六楼顶观景坪去参观一下好吗?”妻子附和,我们就登上了总统二号的日光浴场。此时的游轮还停泊在神女溪码头,船舷右侧是一座高峰,我估计那应该就是巫山了。唐代诗人元稹的诗句“

  • 撞在一起是缘分

    有句俗话:男怕三六九,女怕一四七,是说男女要避忌这几个岁数。我今年六十三,七九六十三,把三、六、九占全了,所以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的。这天,我骑着自行车去郊区办事,好端端地骑着,猛听后面“嗵”的一声响,我的身体就被甩到了路边!我当即想起“男怕

  • 卡上有了20万

    老丁夫妻下岗后办理了提前退休,准备回老家照顾老人。临走前,老丁把住房出租了,他嘱咐上大学的女儿丁佳,每季度末找房客刘叔拿租金,作为她上大学的生活费。转眼就到了收房租的日子,丁佳去找刘叔。刘叔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好半天才说,最近公司效益不好

  • 特殊的美容师

    耿红梅是美术学院的高才生。毕业时,院里要留她任教,她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她为自己选择的职业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耿红梅找到爸爸的知青朋友,殡仪馆的馆长老钟,非要干遗体整容师!一开始,钟馆长怎么也不同意,直到红梅说出一段往事—红梅刚上美院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