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为你背回一盘小石磨

为你背回一盘小石磨

收录日期:2025-11-20 15:38:28  热度:9℃

她决定嫁给他,是因为一盘石磨,很小巧的那种,专门用来磨豆浆。

她从小就爱喝豆浆,但自从毕业分配到一处偏远的乡村小学后,就再也喝不到又香又浓的豆浆了。

苦苦追求了她两年,他竟然从一个条件较好的乡镇调到了她所在的学校。那时,他们毕业还不到一个月,属非正常调动。她明白,为了她,他真是煞费苦心。但是,她没有动心,并为此苦恼。

她的家在城里,从考上师范学校的那天起,父母就谆谆教导她在校期间不能谈恋爱,更不能嫁给当老师的男人,否则一辈子受穷。她是个乖乖女,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他是她的同班同学,面对他的爱情攻势,她选择了沉默和回避。

最令她苦恼的还是农村小学的艰苦,天天喝玉米面粥,喝得她一点儿胃口都没有了。她感慨地对同事说:“如果能喝到豆浆就好了。”同事们都笑了,觉得城里的女孩子就是娇气。

转眼间,冬天来临了。有一天,学校安排他到城里听课,结束时已是下午4点多了。他没有立即返校,而是坐公交车来到小城西面的山脚下。他早就打听好了,这儿有一个叫东山坡的小村,村里的石匠会加工小石磨。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正在院子里用凿子加工着一盘石磨。听他说明来意,老人起身带他来到后院,那儿摞着很多加工好的石磨。他看了看,失望地摇摇头,都太大了。他问:“有没有小的?磨豆浆的。”老人说,家中倒是有一盘,但那是别人预订的。

在老人屋里,他看到了一盘小巧精致的石磨,像精美的工艺品。他说了一大堆好话,又多付了10元钱,终于买下了石磨。他用草绳仔细地将石磨捆好,提着石磨匆匆赶到车站。谁知,末班车已经开走了。

站在空荡荡的车站里,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犹豫片刻,他毅然提着石磨上路了。

出了城,天完全黑下来,他艰难地走着,胳膊又酸又痛。远路无轻载,石磨像是一座山。他坐在路边歇了一会儿,然后将石磨背在肩上,继续前进。

回到学校的时候已是晚上10点多了,他背着石磨足足走了50里路。她还没有睡,他背着石磨进了屋,满脸灰尘,凌乱的头发已被汗水浸湿。她吃惊地看着他将肩上的石磨放下来,傻呵呵地说:“这下好了,你可以喝上豆浆了。”

她做梦都没有想到,为了她的一句话,他竟然步行背回了一盘石磨。她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涌出来,久闭的心扉终于对他敞开。

猜你喜欢

  • 分不清的雨水和泪水

    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发紧,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 “你在伞

  • 梦想离北大有多远?

    他们是村里惟一把儿子送到城里上学的家庭。 山里学校条件差,教师水平又浅,还让家里的地分着心,从没教出过有出息的学生来。他们怕耽误了儿子,就送到城里去。 妻的一个表妹嫁在城里,帮儿子联系了学校,还让在她家吃住。可事不随人愿,妻的表妹因丈夫有外

  • 感恩是人与人的和谐因子

    双休日,儿子俯在书桌上做作文,半晌没写一个字,只望着白纸发呆。我偷偷瞄了一眼,发现作文题是《今天你最感激谁》。心想,老师真会出题,写这种作文,能让孩子明理懂事,在孩子的心田播下感恩的种子。 我们家境不算好,孩子他爸下岗后开了一家小书店,儿子

  • 小小的“失误”痛悔一生

    我家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里的主要照明工具是煤油灯和松明。 我是村里自民国初年到现在惟一的大学生。这与我母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村里的后生比我聪明的还很多,只可惜他们没有个不吝惜煤油的妈妈。自我爹去世那年起,我家成为全村最穷的人家。但

  • 献给我最亲爱的人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

  • 半截短信重新叫醒的亲情

    我很喜欢背包旅行,把自己沉浸在一个地方,找一份工作,赚点够下一站行程的费用,利用这几个月的时间去了解这个城市。无论到了哪里,我都是冷漠地看着这个世界。两年前那次横穿沙漠的旅行给我沉重的打击,同伴置我于不顾,带走了惟一的水壶,也带走了我对所有

  • 难以下咽的手擀面

    女友去年到上海工作了。前几天公司放大假,女友说人在他乡,最想吃的是母亲做的手擀面。那天我去火车站接回女友,她见到我,说回家真好,又可以吃到母亲亲手做的手擀面了。回到家她一进门就吵着要吃手擀面。伯母笑着说:好!好!你等着,我这就去做!&rdq

  • 没有什么比母爱更珍贵

    收养凯特的人是一个60岁的老太太,她叫露西。因为凯特长得太像露西太太的儿子了,露西太太的儿子正是在21岁那年遭遇车祸去世的,一起遇难的还有露西太太的丈夫。露西太太从第一眼看到凯特起,便认准了凯特是自己的儿子,不管凯特走到哪里,她都会跟着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