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默读父亲

默读父亲

收录日期:2025-11-20 18:18:28  热度:7℃

想为父亲写一点文字,却一直不曾去着笔。我知道,这是因为对父亲的感情太深,以至于怕写不好而不敢下笔。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父亲就是全家最辛苦的人。我们家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山区的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家里有七个孩子,我是最小的。在那个年代,这样一大家人的衣食开销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父亲,就像顶梁柱一样支撑实在

这个家,为一家人的生活辛苦劳碌着。那时,我早上醒来的时候,父亲已经出工下地了,一直到天黑了才能回来。回来后,他也不闲着,从河边割一些柳条回来,晚饭后就坐在屋子里编柳条筐,编好后卖给来收编辑品的外乡人,以此来换回家里的零用钱及我们上学的费用。我们家七个孩子,文化程度最低的四姐也是初中毕业,而我们上学所花的学杂费,都是靠着父亲编柳条筐换来的。我曾经对哥哥说:“咱们的学历,都是父亲编出来的!”

我7岁那年春天,母亲忽然去世了,父亲一夜间老了很多,从那以后,他又当爹又当艰难的,拼着一把老骨头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父亲那时才48岁,但他一直没有再找老伴。我想,他是怕我们受后妈的气所以才牺牲了自己幸福吧。现在回想起来,真不知那些年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姐姐们一个都没有出嫁,后来到了出嫁的年龄了,一个个恋爱、结婚,父亲操碎了心。我记得他常跟我念叨一句话:“如果你妈还活着就好了!”是啊,如果妈妈还在,起码能分担一下,但现在,两个的担子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为了我们的成长,父亲付出了那么多,简直是操碎了心。

每年春节,家里贴春联的时候,父亲都要把这样一副春联贴到门上:“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种田读书”。父亲常用这两句话来教育我们,说一个人,在外边应该忠心耿耿,在家里应该孝敬父母。人一辈子就两件大事,有文化的读好书,没文化的就把田种好。我那时小,不太明白,但一年年的,父亲对我的影响日益加深,我按着父亲说的好好读书,最后真读出了名堂,考上了大学,成了城里人。而这些,都得益于父亲早年对我的教诲。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想订一份《中国少年报》,一年3元钱,但又不敢和父亲说,因为在那个年代,3元钱也不是小数。父亲后来可能听哥哥说了,就在一天吃晚饭的时候问我怎么订,我说把钱给班主任就行了。父亲第二天亲自到学校去,为我订了一份《中国少年报》。那是我拥有的第一份报纸。一年之后,父亲又给我们订了《儿童文学》,而且,父亲一有机会去城里,就给我们买一些书回来看,渐渐地培养起了我们的阅读兴趣。而这种兴趣,成了我终生的爱好。

父亲在对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我们做了错事,他尽管很生气,但也总是耐心地给我们讲道理,用一些比喻、格言、古训等来影响我们,使我们能自觉地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我们也因此而由衷地感谢父亲,并让他的做法得到了传承。现在,我也从来没有打骂过我的孩子,我在用父亲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女儿。我为自己有这样的父亲感到自豪和骄傲。

父亲是10年前走的,走的时候,他已患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我想,之所以得这种病,是因为他为我们操心太多的缘故吧!父亲一生清贫,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产,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勤劳节俭的品德,好学上进的习惯,以及不用粗暴方式教育子女的方法……这些言传身教,永远是我最宝贵的精神资源,永远激励着我。

一直感觉父亲并没有离去,他那忙碌的身影,殷切的教诲,始终清晰如昨地浮现在我眼前。他那双充满慈爱的眼睛,一直在注视着我,激励着我。父亲就像一本书一样,我一直在默默地读着,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懂,但他永远值得我终身仰视。

猜你喜欢

  • 花椒王

    我的孩子要结婚了,按农村惯例,要提前请村上的厨师拉菜单子。所谓的拉菜单子,就是叫说自家的兄弟们,让厨师写写用什么菜用多少,在一块儿吃喝一顿。当时,我只顾着招呼,并没有在意菜单子上到底写的什么。 请厨师在早,要早请,尤其是如腊月这样的结

  • O型血告急

    政府对面广场上停着一辆献血车,车前横幅上醒目的写着:O型血告急!我是O型血,这不正好嘛!不为别的,只求心理上有份满足感。随即三两步跨上车:我要献血!” 是O型吗?”负责抽血的人问。 是”

  • 和狗有缘

    大溪村有个祖辈留下来的老规矩:女人生孩子,小宝宝哇”的一声落地后,当爹的就去开院门,他第一眼看见什么,就给孩子取什么名字。村里有个叫张大狗的,因为当年他爹一开门,正看见墙根下有只狗在撒尿,便取了这个名儿。自己叫狗就算了吧,最让他

  • 博士,请让开

    崔博士这个人我不理解,他差不多两米高,瘦长得可怕,却是博士。按理讲,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足够的智慧与能量读完博士?可人家是奇人,就是中央派下来的博士,来到我们这里当县长。去年他在广州市当一个区长的助理。 崔博士来了不久,就召集我们在一个

  • 见面

    和女朋友交往1个多月后,我要去见她的父母了。周六一大早,我就起来打扮。临近中午,在去她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见到她父母该怎么说。来到女朋友家门前,在门口定了好半天神,我正准备敲门,突然愣住了。我一个同事从楼下上来。他姓刘,50多岁,就在我隔壁

  • 父亲和爷爷

    每到过年,父亲都是和他的一些狐朋狗友打麻将度过,这一年当然也是不例外了。几人约好晚上七点来父亲的家里打麻将。 晚上八点了,父亲的那些朋友还没有来,父亲无奈,只得陪着母亲都是看着春晚。 父亲:这些王八蛋在搞什么鬼,这么晚都还不来。

  • 现场采访

    大牛是市电视台记者,他嘴皮子伶俐,脑子机灵,人称牛铁嘴。这一天,他听说大山村有个叫土根的小伙子会做小型根雕,便带着摄制组专程赶去采访。大牛来到土根家,看到满屋子都是精美的小型根雕,土根本人正坐在桌边聚精会神地拨弄一根口杯粗的树根,心里一乐,

  • 犟牛砸缸

    读过书的你都会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他为了抢救掉到缸里的同伴,急中生智,举动一块大石头向大缸砸去,掉在缸里的同伴得救了。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砸缸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不是为了救人,那是为了什么? 姜家冲有一个姓姜,名柳的中年男子,他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