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白面馍馍藏往事

白面馍馍藏往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23:46:08  热度:8℃

当我读到“两个白菜帮子做的包子,要支撑着做石匠的父亲将那五十多斤的大铁锤抡几千下,两个包子是父亲的口粮……”时,泪水从眼角滑落。

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自己,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父亲每天带回家的白面馍馍。

三十多年前的农村,只有在过年的那几天,才能吃到外面是层白白的薄薄的麦面里面却包着杂粮的馍馍。平日里,是见不到麦面的,偶尔,家里也会突然冒出几个很黑很黑的麦面馍馍,那是专门给姥姥蒸的。尽管很黑,可毕竟是麦面馍馍,我依旧眼馋。

“去,甭眼馋。”母亲就像赶前来啄食的小鸡一样,挥动着手臂,我们才极不情愿地一步三回头地退挪到姥姥的房门口。

事实上,避开母亲,姥姥总将她的麦面馍馍分给我们吃。那时,早晨红薯粥,中午红薯面条,下午红薯馍馍,晚上饿了,再来点红薯。结果红薯吃多了,一开口就是一股红薯的酸味,还爱放屁,一个接一个,屁里都有一股酸味儿。

除此之外,我,还能吃到什么?

事情的转机在于父亲去黄河边的工地上干活。父亲第一次从工地上回来,那会儿哥哥们还没有放学。他从包里掏出一个东西,在我眼前晃了晃——是白面馍馍,我们过年时才能吃上的白面馍馍!我一把从父亲手里夺过馍馍,狠狠地咬了一大口,天哪,里面还是白面,没有包杂粮?我大口大口地咬着,急急地往下咽,生怕有人跟我抢,——我必须在哥哥们回来前消灭干净,尽管我十二分地舍不得,想藏起来慢慢享受。

“别噎着,慢点,喝点水。”父亲笑着拍打着我的后背,不停地提醒我。结果是,即便馍馍卡在喉咙,我还会咬下一口。“你再这样子,我就不给你往回拿了。只要去工地,天天都有。”父亲可能也被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吓着了,吓唬道。

后来,我和父亲悄悄约定,每天,我到村口等他,他就给我带回一个白面馍馍。常常不等走到家门口,那个馍馍就进了我的小肚子。

有一次,实在是太愧疚了,我就对父亲说:要是你能多拿回来几个就好了,就都能吃上了。父亲笑了,解释说是几个人在一起吃,每次只能剩一个,每次都是他往回拿,咋好意思再多要人家剩下的?

多年后,我和父亲说起他在工地上干活的事,慨叹道:“那会儿男人在工地干活就是好,白面馍馍尽够吃。”

父亲笑了,说:“你真是个傻姑娘。砸石头背石头,活重活苦,一天下来,一个人就发一个白面馍馍,剩下的都是杂粮。”

那一刻,我的心被狠狠地刺了一下:我每天欢快地、理所当然地享受的,是父亲一天劳动的奖赏!

父亲却很轻松地说自己那时最高兴的事,就是看我狼吞虎咽的憨样。

我又说到自己独自享受那个白面馍馍的自私。父亲说,那算啥事,我娃是千金,你两个哥咋好意思和我娃争?父亲还说,大家都猜他把白面馍馍剩下是想孝敬我姥姥的,说得他都不好意思了。临了,父亲就感慨道:人往下亲哪……

猜你喜欢

  • 才华横溢的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被誉为才华横溢的文士。他生于1037年,逝世于1101年,享年64岁。苏轼继承了父亲苏洵的文学才华,自幼饱读诗书,深受父亲的熏陶。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家庭环境对他的文学成就起到了很大的

  • 柳永奉旨填词

    中国文学史上,柳永被誉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不仅写得凄美动人,而且在古代词坛上影响深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柳永填词的事情始于一次奉旨的经历。当时,柳永还只是边塞小官,担任驿站的职务。一天,他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要求他亲自前往京城,

  • 司马光编写《通鉴》

    司马光是中国北宋时期的重要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编写的《通鉴》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著作中的巅峰之作。这部历史著作堪称中国古代史学的经典之作,为后世提供了独特而广泛的历史资料和宝贵的研究工具。司马光被认为是中国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 中国的四大发明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创造了许许多多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伟大发明。其中,被誉为中国四大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更是对人类文明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早在东汉时期,蔡伦通过对泡草纸、桑皮

  • 沈括著《梦溪笔谈》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元晖,世称沈元晖。他是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化名人,世称沈括先生。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是一部记录他的生活经历、思想观点和学术研究的随笔集。《梦溪笔谈》一共有五卷,收录了沈括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笔记和随感。

  • 一行测定子午线

    一行测定子午线无数年前,人们围绕大地的形状和地理探索展开不懈的努力。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精确位置。人们发现,子午线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线索。子午线,即经过两极的大圆线,将地球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两部分。这条线从北极到

  • 魏徵刚正敢谏

    魏徵是唐朝贞观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以刚正敢谏而闻名。在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掌权,国家经济发展迅猛,社会治理有序,这与太宗的明智决策以及臣下的忠诚尽责密不可分。然而,作为李世民身边的重要辅佐官员之一,魏徵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的。魏徵性格刚直

  • 李渊建立唐朝

    李渊建立唐朝唐朝,一个与神秘与辉煌相伴的朝代。而唐朝的建立者,是一位英勇而智慧的人物,他就是李渊。李渊,出生于一个寒微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就聪明机智,有着过人的胆识和决心。他并没有被命运所束缚,而是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在当时的社会中,朝廷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