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50%的亲情

50%的亲情

收录日期:2025-11-20 19:06:18  热度:11℃

父亲去世后。照顾继母的责任落在了我和哥哥身上。

母亲去世两年后,原本是父亲下属的她嫁了过来,不过因为担心我和哥哥受委屈,她一直没有要孩子。

办完父亲的后事,继母主动提出每年跟我和哥哥各住半年。我们觉得这是最佳方式。

我喜欢和她一起住。有她在,原本杂乱的家一切都会井井有条。我下了班不会去和同事应酬,回家就能吃上继母做的晚餐,早晨起床时,她已经把屋子里每个角落都擦拭了一遍。当我和哥哥“平分”后,这种依赖越来越重,每次继母离开时我都会不舍,强烈要求她再住一阵子,可她从来一天不耽误,赶场似的早早做好准备,等哥哥来接她,或者我送她去。

继母的全部行李,只有一只手提皮箱,有些老旧,却被她保养得很好。她平时就把东西放在箱子里,用时拿出来,用完了再放回去,家里有给她准备衣柜,可她总是把整个手提箱塞进去,除了怕皱的衣服会和我们的挂在一起,她连常穿的衣物也不拿出来,好像随时拿起包就可以出发。要走时,她也不会在家里遗留任何一样东西,包括洗漱用具。继母离开后,她睡过的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就像从来没住过人一样。

我隐约觉得她的态度极似住旅馆——我们去旅游时就是这样一个包。难道她准备随时离开?抑或,她从来没把我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有时我也想劝她,东西全拿出来放柜子里吧,摊得平平整整的,那样我才会觉得您是安安心心、长长久久地想住上一阵子。可我又猜疑我是多心了,毕竟,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我觉得应当尊重。

她搬去哥哥那时,我们的主要联系方式就变成了电话。我当然会想她,有时也有去看看她的冲动,但总想着还有半年继母就过来了、更何况哥哥那的住处又小,去了还得挤客厅,再忍一忍吧。除非她身体不好,我和哥哥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很少走动,两个城市离得远是一层,大家工作忙又是一层。如果继母一切0K,我们只在交接的时候短暂地碰个面。

没人觉得奇怪,也没人觉得别扭,我们一直以这样的方式相处愉快。继母在我和哥哥家轮番住了13年,去年冬天去世了。办丧事是在哥哥家,我住在她原先睡过的房间。屋里干干净净的,我甚至找不出一丝她住过的痕迹,只有她留下的一个软软的小枕头和温暖的被褥。我嗅了嗅,一股洗衣粉的清香。她的遗物也少得可怜。当初的房子在父亲去世后她就卖了,钱分给了我和哥哥,于是这十几年里,她拥有的就是几身洗得发白的衣服、洗漱用具、常年带在身边的枕头,以及一个布包包着的文件夹,其中有一张是1970年代的结婚证,照片里她还很年轻,头微歪,想靠到父亲肩上去,却又有些羞赧。

那个手提皮箱的内层破了一个洞,被她细心地补过,洞的上方有一行小字:给凤之。那是父亲的字,有一种年深日久的模糊。

我一边收拾继母的东西,一边和哥哥说,继母也许从来没把咱们的家当成自己的家,她无论住多久,都像在住旅馆。

可反过来想,我们又有把继母当成一家人吗?我们永远对她客客气气的,即使感觉她做得不对也从不嗔怪。我们对她永远只是感激和感恩,而这种感恩拉远了我们的距离。多年来她早已待我们如己出,可是因为没那层血缘关系,她无可依仗,所以小心翼翼,生怕给我们带来点滴的麻烦。

对她而言,只有爸爸是她的亲人,那个行李包不仅仅是爸爸给她的礼物,也是她小小的家,她随时可以带着这个“家”去找爸爸。

我给继母穿上一身她的旧衣服,哥哥把单薄的她轻轻抱起,我低低地念,妈,咱们回家。

猜你喜欢

  • 任是无人也自香

    母亲有我们三个女儿,都以“兰”为乳名。大女儿为“文兰”,寓文雅淡然;二女儿为“玉兰”,寓清素如玉;三女儿为“金兰”,寓柔韧如金。我们三姐妹长大一些时,时常受到村人的称赞,有的说:“刘金花(母亲的名字)有三朵花,个个俊俏漂亮,似玉如花。”也有

  • 舌尖上的密码

    我这个人的厨艺实在是不值一提,连一个拿手菜也没有。家里一来客人,我就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好歹张罗完一桌饭菜,我躲在一边悄悄看客人的表现,大家的筷子好像更喜欢落到那几个从外面买来的熟食上。这让我很受打击。朋友对我说:“你呀,真该好好学学做

  • 要嫁就嫁给肯背你上楼的男人

    她是城市的白领,他是城市的扛包工人。高中毕业后,两个人划着完全不同的青春轨迹。可是,他们依然保持着恋人关系,仅仅是保持着。白天,她在公司喝正宗的雀巢咖啡,下班后,她吃他买来的廉价冰棍;中午,她品味着公司精致的饭菜,晚上,他带她去脏兮兮的饭馆

  • 牡丹婆的骇俗爱情

    牡丹婆是邻居的一个阿婆,生于四十年代。我几乎想象不出来这样一个小镇上,出生在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战争环境下的牡丹婆以及他们那代人的婚恋观。对于那个年代,我的概念似乎始于张爱玲,又止于张爱玲。那种旧上海的灯红酒绿和妩媚妖娆,那种印象中的矛盾让我

  • 沉睡花梦间

    花开的声音,透露着风的痕迹,隐匿着云的消息,送来雨的温柔。隔着薄如蝉翼的窗纱,我寻觅着你的踪迹。也许我该走出你的视线,不然,如何被你遗忘?好久没有你的消息了,不知你的模样被寒风冷雨过滤后,是否长出稚嫩的双蕊。其实,你早已走入我的心中,就像当

  • 蓦然回首,原来可以如此幸福

    静终于憋不住,伤心混杂着焦躁的情绪如山洪般爆发了。拿着电话,原本佯装快乐的语调走了形突然换成了哭声。然后是静如竹筒倒豆子般噼里啪啦的抱怨声。凭什么!凭什么静这么累!看着周围的同学周末相约去吃饭的,逛街的或者在温暖的午后捧着花茶抱着电脑闲适安

  • 恋上那个会画素描的女生

    他和她是在大学认识的,彼此都是青涩的十八岁的青春年龄。他来自北方城市大连,而她的家乡在温婉的南方城市南昌。那日,他满头大汗地从篮球场跑回宿舍要接一个家里打来的电话。在食堂的拐角处,把一个迎面走来的女孩差点撞倒在地。女孩手里的画夹重重地摔在地

  • 沉默的父爱

    一直以来,总认为父亲并不喜欢我,上有一个漂亮聪慧的姐姐,下有一个活泼机灵的弟弟,我就是夹心饼干中的那抹微弱的夹心,我木讷寡言,一直被遗忘。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单父亲从未过目过,我的59分、89分引不起父亲的情绪波澜,而姐姐的99分却能使他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