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巢剌王妃是谁?她一共有几任丈夫?

巢剌王妃是谁?她一共有几任丈夫?

收录日期:2025-11-20 14:47:19  热度:10℃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十分著名的皇帝,提起他,就会想到他一手创建起来的大唐盛世,后世之人无不感叹。但人无完人,太宗也不是完美无缺之人,他这一生功绩无数,只有一个污点,那就是霸占了自己的弟媳齐王妃,也就是巢剌王妃。

巢剌王妃杨氏是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她出身名门,肤白貌美,初嫁齐王李元吉。

李元吉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所生的最小的儿子,相传窦皇后生下李元吉以后嫌弃他的长相,所以命令侍女将李元吉抱去扔掉。侍女同情李元吉,偷偷将他抱回收养,等李渊回家才将此事告知,李渊说服窦皇后接纳了李元吉,李元吉才得以继续留在李家。

李元吉长大后得知此事,却杀掉了那名侍女。李元吉性格莽撞冲动,但他也十分骁勇,擅长使用马槊。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封李元吉为齐王,杨氏就是在唐朝建立之初嫁给李元吉为王妃的。

在李渊的几个儿子当中,就数李建成、李世民以及李元吉最为活跃,李建成虽为太子,但其功勋和威望却远不如李世民,为了对付李世民,李建成便许以李元吉皇太弟之位,拉拢李元吉。

李元吉与李建成合谋陷害李世民,利用高祖的后妃挑拨高祖与李世民的父子感情,最终高祖渐渐厌恶李世民,而喜爱李元吉。

李建成和李元吉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差点被李元吉所杀,幸好尉迟恭救了李世民,李元吉想向高祖求救,最后被尉迟恭杀死。

李元吉死时二十四岁,五个儿子均被李世民所杀,其中也有可能有齐王妃杨氏所生的孩子。李元吉死后,杨氏以亡姚之重在中闱抚育李元吉的女儿们。

野史中的齐王妃长相绝美,因此李元吉死后,李世民将齐王妃纳为后妃,并且十分宠爱她。

我们知道历史上的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夫妻感情很是深厚,长孙皇后13岁嫁给李世民,陪伴李世民走过风风雨雨,为李世民生下三子四女,36岁就病逝了。长孙皇后的死令李世民悲痛欲绝,但是,即使是在长孙皇后还在世的时候,李世民也非常宠爱齐王妃杨氏。

长孙皇后去世以后,李世民更是一度想要将杨氏立为皇后。可是,魏征进谏称:陛下您是德行堪比尧舜的贤德之君,怎么能为了辰嬴这样的女子来拖累自己呢?

辰嬴是春秋时期晋文公所娶的秦国公主,此女先前嫁给了晋文公的侄子,后来又被秦穆公嫁给了自己。

李世民明白魏征的意思,说白了还是杨氏曾经是他的弟媳这层身份的原因,他若是真将杨氏立为皇后,极有可能被世人所诟病。

最终,李世民放弃了立杨氏为皇后的打算,可惜的是,杨氏红颜薄命,贞观二十一年就病逝了。

杨氏去世的消息,对李元吉之女归仁县主的打击很大,史书记载,李世民还不断喻旨安慰县主。

猜你喜欢

  • 囊萤照读的故事

    晋代车胤从小就好学不倦,但因家贫没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因此浪费晚上的时间他觉得十分可惜。在一个夏日的夜晚,他见室外到处飞舞着萤火虫,就用白纱布袋把捉来的几十只萤火虫吊在书本的上方,借着微弱的光线进行读书【典故】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

  • 呕心沥血的故事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

  • 破釜沉舟的故事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

  • 披荆斩棘的故事

    冯异是东汉初期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立下不少战功,成为东汉的开国功臣之一。 公元二十五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做了皇帝,他派冯异大将军平定了关中。以后,刘秀封冯异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 公元三十年,

  • 匹夫之勇的故事

    出处: 《国语·越语上》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 进旅退也。” 释义: 打仗不能光凭个人的勇敢,要用智谋,要靠集体的力量。 故事: 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在吴国囚禁三年,受尽了耻辱:回国后

  •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三国时,荆州地处西川与东吴之间,是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当初,刘备窘迫时,向东吴借”荆州以栖身,休养势力。后稍有恢复,东吴便再三索要荆州,刘备当然不会把自己的惟一立足之地放弃掉,也便以各种理由再三推拖。东吴的大都督周瑜十分气恼,便

  • 抛砖引玉的故事

    抛砖引玉故事 【注音】pāo zhuān yǐn yù 【故事】 唐朝时期,有一位诗人叫常建,还有一位诗人叫赵嘏。常建对赵嘏的才华非常佩服,他总想得到赵嘏的诗作,只是没有办法。后来,他还真想出一个索诗的法子。常建打听到赵嘏要到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故事

    有一年,魏国的东阳地方向国家交售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为此,满朝廷的大臣一齐向魏文侯表示祝贺。 魏文侯对这件事并不乐观。他在思考:东阳这个地方土地没有增加、人口也还是原来那么多,怎么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钱粮布帛呢?即使是丰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