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郑板桥教我们去薄存厚

郑板桥教我们去薄存厚

收录日期:2025-11-20 14:29:54  热度:10℃

郑板桥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被人们熟知,是因为他的书画,其实他为人处世的人格魅力也值得我们敬佩的。

他曾经托人在家乡花十二两银子买下一块地,打算将来做墓地用。有一年清明节回家祭祖,他到那块墓地看了看,发现墓地中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坟墓。他有些生气,叫来帮着买地的邻居询问。邻居拍着胸脯说:“您放心,那一座无主的孤坟,只要您吩咐一声,我随时可以挖掉它。”郑板桥极为失望地说:“怎么可以随便挖掘别人的坟墓呢?现在没人认领,并不代表以后没人认领。挖坟掘墓是无德之人干的事。若我挖了它,到时候亲邻会怎么看我,朋友会怎么看我?就算是无主的孤坟,那也是别人留下的深深的思念。”他让家人到那座无主的孤坟前祭奠一番后,想要放弃那块墓地,就让那位邻居帮着按原价转手卖出去。可到第二天,郑板桥又将那位邻居请来,郑重其事地说:“那块地我不卖了。”邻居很疑惑,猜测郑板桥可能要涨价,毕竟这是块风水宝地。邻居说:“您放心,我一定帮您卖个高价。”郑板桥若有所思地说:“你想错了。把这块地卖出去容易,但无论谁买到手,都会把那座孤坟挖掉。我不卖就是想留着那座孤坟。”邻居更加疑惑,郑板桥转头看着自己的子女,一字一句地说:“我终老后埋在那里,那座孤坟就留着与我为伴。我不仅自己不能干,也不能让亲邻干挖坟掘墓这样无德的事情。”邻居心中顿生敬佩之意。郑板桥说到做到,并且在那块墓地上立碑告诉子孙后代,这座孤坟今后谁也不能挖,每年清明节还要祭拜。

郑板桥的做法一时传为美谈,邻居也纷纷赞叹。

出身寒微的郑板桥一生做人厚道,对人宽容。他曾经在一封家书中这样告诫家人:“我们做人处世,必须去薄存厚。”时刻心存善念、与人为善,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

猜你喜欢

  • 颓废的权利

    中午路过银行,看到三三两两的年轻保安,在大厦的一根根柱子下面,或靠着,或坐着,每人手里一根香烟,旁边的马路上,是川流不息的车与人。他们在繁忙城市的这一刻,是静止的。不知为何,竟从他们身上看到深深的颓废气质。 城市里很少能看到颓废的

  • 如果开始就知道结局

    爱在发生的那一秒,也许就只是因为一张清新、无瑕的面庞挡住了身后乱糟糟的世界,就只是因为这张脸让你不忍离开,让你觉得是因为命中注定,她/他应该跟你发生一点什么。不必然是发生在两个未婚的异性之间,不需要那么多抒情、道德或者哲学的概念,不需要

  • 试一试温柔聆听

    人,到底能不能一生不犯错? 写作者,视抄袭为男盗女娼,奇耻大辱,但难免偶尔一失手引用忘了加双引号,阅读过的美丽句子错当成自己的智慧一闪念。 最循规蹈矩的开车人,永远停得离所有黄线尽量遥远。却也抵挡不住忽然一个冲上来、止不住的

  • 别把全职太太当待遇

    人生中,职场无处不在。把回归家庭做全职太太当职场退路,你就输了。 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女人向往做全职太太,似乎这种身份可以昭示老公有经济实力,还显得自己优雅。抱这种目的,做不好全职太太。 以我在日本做了多年全职太太的经验

  • 活着还是生活

    经常晚上路过国内一家颇有名气的公司总部,那幢楼总是灯火通明,有时即便是深夜,也有那么几层楼依然亮着灯。一位朋友就在那里上班,依他的话讲:加班,加班,加班,正如火如荼地加着班! 某次打电话给他,他睡意浓浓地接了电话。几句寒暄之后,他

  • 摄影师和哲学家

    从前有一个摄影师。他是一个杰出的摄影师;他拍侧面像、正面像、大半身像和全身像;他会显影、定影、着色、印刷。但是他永远不满意,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的理论是,世界是颠倒的。 他有一个合伙人,全身上下都是他那些特殊的小习惯。例如

  • 无需预知

    一天,我们几个朋友聊到一个有趣的话题:人生是否需要预先知道今生的苦难? 一位朋友说,如果可能,他愿意预知一生的苦难。因为多知道一点,就能对自己的人生多一分把握,是好事。比尔却突然大叫了一声:N0 。接着,他对我们说 很多年前

  • 后来

    后来那群人都老了,也都病了。吴念真的作品《笑容》这样开头。这是群矽肺病人,经常喘不上气,可精神头儿不减。有一天警察冲进巷子,说他们是公开聚赌,要带去分局拘留;他们把氧气管一拔,台式、日式的咒骂一齐喷向了警察。后来太太们提起这事都带着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