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老同学的悲剧

老同学的悲剧

收录日期:2025-11-20 19:59:49  热度:7℃

老同学的悲剧

现在,各项政策好。政治环境、民主空气、生活氛围都好。给人最大的感觉是敢于说话、畅所欲言,实话是实说、直来直去。那个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与现在截然不同。那可是睁着大眼说瞎话,口是心非唱高调,饿着肚皮喊口号的年代。

1961年,我时读高三,临近毕业,即将参加高考,心中却着实不是个滋味。时逢三年自然灾害,更有人为的因素在内。一天几两粮食,连肚皮也难以填饱,哪有心思和精力去读书?为了生计,学校时不时长期放假,致使学业荒废;当时,感到一股股晦气、丧气、怨气堵心。

班上有位姓信同学,年龄略小,聪明机灵,逗人喜欢;因个头小,排位在全班最前列。记忆中,他学习刻苦、用功,每次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但性格直爽,爱讲实话,甚至发个牢骚怪话什么的。

当时,他在同学间传播着几句潜意诗。也不知他从哪里听来、而又决不是当时报纸、广播中所听到的;估计肯定也不是他创编,相信他还没那个能力。其诗是:“一天三个鸡(饥),每顿八(扒)碗菜;烧酒二壶(二乎),稀饭五(无)碗。”其内容按潜意,很复合当时社会现实生活、客观状况。可在那个政治敏感性极强的非常时期,说了真话,那可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传来传去,传到那些“积极、进步”的同学耳中,渐而反映到学校领导那里。此事顿时惊动了全校上下,犹如一颗定时炸弹被发现似地。学校针对其人其事,曾组织过几场专题讨论、批判;大会批,小会斗,翻翻复复,没完没了。批斗,理应对思想而言,但却有个别学生动手动脚,弄得这个同学几乎不能应付;他开始还是坚持辩论,列举事实,据理力争,可最终经不住各种打击和压力,不得不低下他那昂着的头。

这位同学,尽管说的头头是道、列举例证清楚、确凿;多数同学只能从心里同情,但始终没人敢帮他一腔。因为这关系到是非原则、立场、界线问题;再说,在那种情况下,谁会去犯傻呢?

以后,经学校研究决定,以思想落后,政治不合格为由,不准予毕业。就这样,他被送回家乡实行劳动改造。再以后,因路途远、时间长久,加上各种客观原因和局限,至今四十多年,再也没有机会和这位同学见面。有传,打那以后,他一直在家老实务农,别无出路;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日子过得很拮据,心情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笔者窃以为,象这位同学,在那特别时期,因敢于讲真话、实话而受到不公正待遇,化为历史悲剧的牺牲品,类此,又岂止一人?更何尝是个思想尚未成熟的孩子、学生!在那不正常年代,惨遭不正常对待,造成一生的痛苦、磨难和遗憾。

老同学的遭遇是悲惨的,也是无奈的。是天灾?还是人祸?是其性格决定命运?是政治牺牲品?是说了实话害了自己?是年轻、幼稚、好奇,受到不公正对待和处理的冤假错案?或许……

作为他的同学,我实在难以说清,更不能盲目下结论。对于他的悲剧结果,真是伤透了脑筋也想不通啊!也仅仅只有同情、可怜的份儿了。

猜你喜欢

  • 一画成美名

    托马斯是个富翁,虽然很有钱,但是他的名声并不好,因为他非常吝啬。不过,托马斯非常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于是他决定请3位有名的画家来给他画像,让大家明白,他并不是人们所说的那样丑,从而都来尊重他。托马斯让人请来了3位画家,他们分别叫多格、比尔和

  • 信任的同居

    两年前,我来到美国哈克伦。我打算找份工作,挣点儿生活费,可两周来什么活儿也找不到。那天晚上我回家后,心情沮丧地把自己抛到小床上。这时我的目光落在放在房间角落的古琴上,想起白天在哈克伦广场看见的那个卖艺的吉他手,一个念头忽然闪过脑际。第二天一

  • 食人岛噩梦

    张爱莉是大四中文系女生。这年十一”长假,在校内网上看到一个邀请驴友”的帖子,说是利用长假进行一次饮食文化、民风民俗的旅游。学校9月1日开学,回来才一个月,家乡路程远本来就没打算回去,正好借这个机会休闲一下。于是,就给

  • 家有贪妻

    都说家有贤妻不生祸事,而家中要是有个贪得无厌的妻子,那又会怎么样呢?这天上午,潘小莲突然接到婆婆李大妈打来的电话,李大妈带着哭腔对她说道:小莲啊,你爸爸突然间就不行啦,刚才我给大柱打电话,可怎么打也打不通,你说这可怎么办好啊?”

  • 曹正飞刀刺高俅

    操刀鬼曹正是《水浒传》里七十二地煞之一,开封府包府后街人氏,屠户出身,有着一手屠宰绝技。他屠杀牛、马、羊、猪不用捆绑,而将它们放开奔跑,只见屠刀一甩,白光一道,刺到致命处倒地身亡。如催命鬼勾魂一般那样快,故而人们称他为操刀鬼。曹正不光屠宰有

  • 萧让巧斗“镇街虎”

    梁山西北四十五里处有个小路口镇。二十日这天,镇上逢大集。镇四周的人们,三五成群,有挑担做买卖的,也有赶闲集的,人们络绎不绝向镇上涌来。小路口东有个张家庄,离这镇不到三里,庄上有一张老汉,名忠实。为人厚道,老实巴交,因老伴有病等着抓药用钱,家

  • 薛永拜师

    北宋年间,在河南洛阳地区的崇山峻岭中,有个远近闻名的聚家镇。为何叫这么个名字?听我从头拉起。相传此镇在隋末唐初,因天下大乱,有的人因杀人,有的人因生活困难、有的人为避战乱,逃到这丛山之中汇集居住在这里。到宋朝已聚居一千余户,人们没法只按姓氏

  • 燕青“出嫁”

    浪子燕青离开水泊梁山,向东京奔去。他走啊走啊,只管赶路,天黑来到一处村庄,前不靠集,后不依店,又饥。此处无饭店和住处,连个人也不见,家家关门闭户,连点灯的也没有。燕青又不敢贸然敲门,坐在一家高门大户门前,观看各家动静。他越想越感奇怪,这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