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清醒地告别

清醒地告别

收录日期:2025-11-21 08:19:56  热度:9℃

我们小时候很少感到亲人的离去,因为一直跟父母在一起,父母年轻力壮,我们怎么可能感受到亲人的离去呢?我第一次感到亲人的离去是我的曾祖父去世时。他去世的时候我爸爸老念叨,而我只是觉得很远的一个人走了。我对他有一点印象,我4岁的时候,他曾来北京看过我。

曾祖父在12岁时成为孤儿,凭借自己的努力把这个家族发扬光大。他本来想生五个儿子,叫仁、义、礼、智、信,可惜第五个没生出儿子来,所以我大爷爷叫马兆仁,二爷爷叫马兆义,三爷爷叫马兆礼,四爷爷一定是叫马兆智。马兆信没生出来,因为生了一个女儿,就是我的姑奶奶。在自己那一支差点灭绝的时候,他造成了人丁兴旺的局面,我的曾祖父由此非常自豪。

对于他的去世,我并没有什么感受。我祖父去世的时候,我也没有多少感受。但是当我父亲走的时候,我捧着他的骨灰盒泣不成声。他就在这里头,所有我想跟他说的话都已经永远没有机会说了。

我现在老跟我母亲说:“妈,你得在我前面替我挡着。”我妈特别愿意听这句话。最近,她伤了腰卧床休养,很难受,我就说:“妈,你得替我扛着,你得好好活着。”我妈点着头跟我说:“我替你挡着。”

我在我们家里排第一个。我老说阴阳两隔,就隔着一扇门,所有的亲人都通过这扇门走远。一想想自己排在第一个,是不是就感觉非常可怕?

经历过亲人的生死,会有很多经验。一个朋友的母亲突然患了癌症,他有点慌神,找我求助。我说你从今天起记住我的这句话:从今天起,你做出的所有的决定都是错误的。两年后他来找我,他跟我说,他母亲去世以后,他调整了很长时间,现在调整过来了。他说他深深地记住了我那句话。我说不管怎么样,你一定没有找到正确的路,为什么?你母亲岁数太大,患这么重的疾病,几乎是回天无力,你所有的努力未必能帮助她延长一天的寿命。我们对待病症,一定要有个清醒的头脑。

猜你喜欢

  • 两床毛毯

    在浮夸的末世荒城里,我像一只伤感的鹰,停栖在暗夜的一棵枯木上,眺望远处、梳理记忆,搜寻那些在航飞过程中令我眼角微湿的故事。总要找出一两件事、一两个人,带着它们跨过世纪门槛,提灯一样,才能在新世纪里安顿。 他是社区警卫,五年前就已瘦

  • 爱,是恒久忍耐而又有慈恩

    有一次,陪着一位好朋友去疗养院看望他的父亲。我们刚一走进病房,那位斜靠在床上的老人就霍然起立,挥舞着拳头向我们冲过来。只见朋友倾身向前,毫不躲闪,用左胸将那一串老拳接个正着,然后再把老人恭恭敬敬扶回床上。 在当时我看来奇怪的那一幕

  • 人生最美是真情

    看过一篇小说,题目叫《黑白世界里的纯情时光》。写一段几十年前的旧事。他是一家电影院的放映员,经常送电影下乡。她所在的村庄非常偏僻,可她是村里的一枝花。电影下乡的时候,她看上了他。一天晚上电影散场了,她塞给他一双绣有并蒂莲的鞋垫。第二天,

  • 善待落魄的人

    在日本旅游时,一天夜里,导游田中突然找到我们,说有个朋友的店铺明天就要关门了,想请我们帮忙去买些东西。店铺要关门就意味着商店要清仓,一定有很多东西打折甩卖,能捡到很多便宜货,这个忙值得帮。我们如是想着,爽快地答应了。同行的不少人想起在国

  • 撬开你的心门

    安那西,是法国最古老的城市。莫尔是那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在他手上起死回生的人数不胜数。 然而20年前,他却是一个劳改犯,因为情人背叛他投向别人的怀抱,他一怒之下刺伤了那个男人,由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变成了犯人,开始了三年的牢狱生

  • 上帝咬过的苹果

    很难想像,金庸在《明报》报社做老板时和下属的交流方式竟是用纸条递字的。据说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口舌木讷,不善言语。这不免令人大吃一惊。想不到大名鼎鼎的金庸先生竟是这样的。无人不知,他的武侠小说饮誉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我想

  • 何不轻松以对

    就因为我签合同时的一个疏忽,眼看就要造成公司的损失,而即使扣去自己一年的工资也无法弥补。 回到公司,我心中惶惶,思绪紊乱,脸色也苍白难看。同事问其故,我只得如实相告。她怔了怔,便打开电脑,调出篇文章,对我说:这是我昨日在网上看到的

  • 等长的跑道

    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参加800米赛跑。抽签是第六跑道。起跑前,我站在最后面,其他选手却远远站在前面,心里当时就怯了。 人小,又是农村采的孩子,不敢提拙抗议,只在心里暗暗嘀咕:他们大概是欺负我吧。 裁判员一声哨响,六位选手如脱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