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永恒

永恒

收录日期:2025-11-20 15:17:29  热度:8℃

如果你去过悉尼大学,走进这座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大学,站在大楼前仰望,便会看到悉尼大学的校训,以拉丁文铭刻在浮雕上:“繁星纵变,智慧永恒。”

让我们走出悉尼大学,继续游览。现在,我们又来到了悉尼市政厅,一栋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和悉尼大学一样古老。走下市政厅,便看到一个小广场,上面有一个喷泉,喷泉旁边的地上,铭刻着两个金属字:“永恒”。

一个疑问会立即浮起:这个“永恒”和悉尼大学的校训有什么联系?是悉尼大学的公关结果,抑或是悉尼人特别喜欢这两个字,像我们喜欢“到此一游”一样,把它刻得哪儿都是?

都不是,这两个字和悉尼大学没有任何关系。原来,当年有一个人,连续30年在地上用粉笔写“永恒”这两个字。他的举动起初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他并不在意,每天都会准时来到喷泉旁,写完就走。有细心的人曾给他掐过表,发现误差不超过30秒。

时间一天天过去,慢慢地,他的举动打动了悉尼人,人们开始小心翼翼地绕着这两个字走,如果这两个字不小心被人踩着了,还会有人立即用粉笔将模糊的部分描清。终于,30年过去了,他的执着征服了悉尼人,人们索性将这两个字刻到了地上。

把这两个字刻下后,那人也消失了。但每当人们走过这两个金属字旁,便会不经意地想起那个传奇般的陌生人,这时,人们才慢慢品味出:“永恒”即代表一切,在它面前,任何修饰、注解都显得多余,即使是智慧也是无力的,连看似永恒的繁星都敌不过它。

猜你喜欢

  • 小橡树的烦恼

    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草,在这个园子里,苹果树、梧子树、橡树、玫瑰花、桅子花,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挺拔娇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可是,在这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花园里的情形却不是这样,有一颗小橡树总是愁容满面。可怜的小家

  • 诗人与钟表匠

    有一位才华出众的年轻诗人,创作了很多的抒情诗篇,可是他却很苦恼。因为,人们都不喜欢读他的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年轻的诗人从来不怀疑自己的创作才华。于是,他去向父亲的朋友——一位老钟表匠请教。老钟表匠听后一句话也没说,把他领到一间小屋里,

  • 每一朵花都是美丽的

    纽约市一家中学为了给贫困学生募捐,决定排演一出名为《圣诞前夜的话剧》。9岁的凯瑟琳很幸运被老师选中扮演剧中的公主。接连几周,母亲都煞费苦心地跟她一道练习台词。可是,无论她在家里表现得多么自如,一站到舞台上,她头脑里的词句就全都无影无踪了。

  • 少自负的富兰克林

    哈佛作为全世界众多学子向往的一流学府,能在那里学习的学子必定是凤毛麟角,因此总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学生,他们对自身的能力没有全面的认识。自鸣得意的时候总有教授善意地提醒他别做早年的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年轻时很自负,直到一个朋友的真诚劝告才让他翻然

  • 朝三暮四的贾金斯

    这个故事在哈佛心理学系几乎人所共知:好多年前,有人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贾金斯走过去管闲事,想要帮那个人一把。那人说:“你应该先把木板头部锯掉再钉上去。”于是,贾金斯找来锯子,但是还没有锯到两三下又撒手了,说要把锯子磨快些。于是他又去

  • 大师的底线

    在一座深山中藏着一座千年古刹。有一位高僧隐居在此。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有的人想向大师求解人生迷津,有的人想向大师学一些武功秘笈。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按他们的想像

  • 美丽的蜕变

    哈佛曾经有一个心理学教授见过这样一个姑娘。她衣衫不整、蓬头垢面,但长得很美,而她的美却被邋遢的外表掩盖了。姑娘成熟了,而心理却很幼稚。教授跟她聊天,她似听非听。教授沉默了一会,突然问她:“孩子,你难道不知道你是个非常漂亮、非常好的姑娘吗?”

  • 如此“自知”的老师

    一次,在哈佛某教授的课堂上,在读到人必须有自知之明时,他讲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