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唐代名臣杜如晦简介 杜如晦是怎么死的?

唐代名臣杜如晦简介 杜如晦是怎么死的?

收录日期:2025-11-21 01:28:14  热度:10℃

杜如晦是唐代名臣,生于公元585年,去世于公元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人氏。杜家是官宦之家,祖上曾出过许多高官。有这样好的家庭环境,杜如晦又聪慧,最终成为李世民座下著名谋臣,后辅佐李世民登基继位。

杜如晦聪慧而有悟性,小的时候开始就关心历史和政治,长大之后与人交谈,往往能有极其新颖的观点。

隋朝大业年间,杜如晦被征召入官,成为大隋预备官员。当时的礼部侍郎高基对杜如晦十分看重,但杜如晦却心灰大隋官场,不久就弃官而归。

大业十三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李渊父子也在太原起兵,正式反抗隋朝的统治。李渊知人善任,座下又有良将谋臣,最终取代隋朝建立大唐,成为天下共主。

在许多演义小说中,李渊的几个儿子中,唐太宗李世民对于父亲登基做出的贡献最大。而在历史上,也差不多如此。李世民因为手下奇才无数,又受到父亲重用,所以被太子李建成嫉妒。

李渊大军攻入长安之后,杜如晦接受李世民的邀请进入秦王府,成为曹参军,后迁升为陕州总管府长史。

太子李建成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向李渊上书说,李世民府里有许多人才。如今天下平定,将这些人外放为官,辅佐陛下治理国家不是很好吗?

李渊听从了李建成的建议,对李世民下达了旨意。当时李世民还有另外一位高级参谋房玄龄,面对李渊的旨意,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只有杜如晦聪慧,能洞察事理,是不可缺少的大才。房玄龄建议李世民想办法将杜如晦留下,李世民接受了他的建议,不久向唐高祖上书。

唐高祖见李世民只是要一个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就将杜如晦给留下了。

事实证明,房玄龄的眼光的确毒辣,而李世民善于纳谏的好优点,也让他能够完成大业。

杜如晦为人机智聪慧,判断精准,做事果敢。在他跟随李世民征战各方之时,运筹帷幄,判断军势。正是由杜如晦这一好军师在,李世民才能迅速顺利而精准的将各方反王势力一一消灭。不仅巩固了大唐江山,同时也培养了自己在军政中的极高威望。

李世民势力和威望越来越高,使得李建成和李元吉十分忌惮。李建成害怕李世民威胁自己的太子之位,于是两人联合起来,与李渊的嫔妃张婕妤、尹德妃暗中勾结,诬陷李世民。李渊因为这些谗言,渐渐的远离李世民。

杜如晦是良才,在李世民征战之时出力甚多。李建成自然也听过他的名字,所以在李世民失去皇帝信任之后,找机会将杜如晦和房玄龄一起调出长安。

后来李世民被逼得没有办法,最终决定发动宫变之时,房玄龄和杜如晦领密令从任地赶回,与李世民商量一昼夜,最终敲定方案。

玄武之变后,李世民成功继位,成为大唐第二位皇帝。而杜如晦自此也一飞冲天,成为从龙功臣。

李世民继位后,杜如晦被封蔡国公,赐实封一千三百户,任检校侍中,兼任吏部尚书。贞观三年,杜如晦代替长孙无忌成为尚书仆射,与房玄龄一起辅佐朝政,成为是世所公知的良相。

贞观四年,杜如晦染病。李世民多次派太医前往医治,杜如晦的病情却毫无回转,最终因病去世。

失去如此良臣,李世民十分悲痛,三天不能处理朝政。李世民后来下令追封杜如晦为司空,蔡国公,谥成公,入凌烟阁。

猜你喜欢

  • 那个一生为你奔跑的人

    那天早上,我走到楼下拦下一辆的士的时候,突然发现将一份重要的工作资料落在了床头。因为时间急,自己跑回家去取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我便打了一个电话回家,让母亲快给我送下来。母亲老了,反应迟钝,做事大不如前,原本几分钟就可以将东西送下来,她却用了

  • 家也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

    阳阳比月月大三岁,这对小姐妹刚好都在6月1日出生。那一天,不仅是儿童节,更是我们家的盛大节日。转眼又到六一。那日,老公订了个大蛋糕,我和婆婆在厨房准备了一桌好菜。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我一声令下:“宝贝们,生日快乐!”这时,全家人一起唱生日歌

  • 你是我的“第一好”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于生活最大的误解就是,全天下的夫妻都像我爸妈,他们彼此是对方的“第一好”。生活逐渐呈现出的残酷真相是:现实婚姻里,大多數夫妻不是“第一好”,甚至连第二好第三好都谈不上,所以,各种鸡汤文乘虚而入,从技术层面对千疮百孔的婚姻指

  • 老爸老妈的“安全感”

    得空回家看望父母,和老妈一道在厨房做饭时,老爸在房间里似乎发现了什么“新大陆”,兴奋地唤着老妈:“阿文!快来!”老妈应声走过去,我也好奇地跟着进屋。只见老爸摇晃着几小包药,得意地说:“我发现有5包金银花冲剂还有11天就过期了,咱俩得赶紧吃完

  • 父亲的来信

    如今,已经不再需要给他写信了,但我仍旧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地想他。父亲写给我的信件终于出版了,已经远行的父亲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感到欣慰的。他一生中虽然创作了不少作品,出版了不少画册,可是他自己最欣赏、最得意的作品却是这些写给女儿的信件。他认为这

  • 父爱是个大容器

    原本是他亏欠了我趁孩子睡觉的间隙我拨通他的手机:“喂,孩子都一百天了,我得赶紧赚钱,你让艳芬姨过来帮我带孩子!”那边沉默一会儿,说:“她还有工作,要不你找个保姆?”“我若雇得起保姆,还急着上班干吗!”我愤愤道。意识到我不悦,他赶紧说:“保姆

  • 纯爷们儿后爸

    我不喜欢老胡。但是,父亲去世一年后,他娶了我妈。相亲之前,妈妈曾经问我,是否介意她再给我找个爸爸。我没办法不介意,但父亲去世后我们一直寄居在外婆的房子里,舅妈除了以超常的热情带母亲去相亲之外,就是以超长的脸给我们昏暗厌弃的脸色。我知道,我们

  • 那些泪和那些爱

    1那次,他来我县城的家,带了大包小包的农产品,蹲在门的一角,啪嗒啪嗒地抽烟。下班回家,远远地看到他,我直奔过去,边开门,边埋怨他:爸,怎么来了也不说一声?那样,我可以去接你呀。他嘿嘿地笑着:怕给你添麻烦,再说,我自己可以摸到你的家。我去掂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