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林经理”林志炫

“林经理”林志炫

收录日期:2025-11-21 16:20:14  热度:9℃

在粉丝中,林志炫还有个别名,“林经理”。

这是因为林志炫除了唱歌,当明星,还担任着家族印刷厂的经理。厂子规模不大,只能接接学校校刊或者公司的宣传资料这种单子,早年由他父亲创立,后来交给他。在他没有演出的时候,他都要回到印刷厂里去管账、跑业务,人手不够的时候,还要兼顾小工和送货员。很多人都想象不到,那个台上光芒四射的大明星,居然在业余时间会是个一手油墨的印刷工人。

林志炫自己说,他一直过着“灰姑娘一样的生活”。最红的时候,他送货到客户那里,客户还以为他是林志炫的弟弟,对他说:“回去告诉你哥哥,他唱歌真的好听。”他说:“一定一定,我一定转告。”

能在两种身份中间游刃有余,林有诀窍,“我告诉自己,当我眼镜戴上的时候,我就是歌手,我自己的心态就可以调整到舞台上,具有光环的;我要把眼镜拿下来,我就说,我现在是印刷厂的业务经理林志炫”。

他做到了,在台湾南部的学校,很多人都看到过这位高高瘦瘦的印刷厂业务员来送货,“有一次我要把四大包书送上六楼,有学生找我签名,我的条件是帮我把书送上六楼,他们答应了,我好开心,签个名就有人帮我扛书”。他到写字楼送货,遇到粉丝要求合影,林志炫规规矩矩穿着工作服站在粉丝身边,毫无明星范。

在奇葩遍地的娱乐圈,刚刚有点名气就自命不凡两眼向上气焰熏天的各路“明星”多的是,林志炫和他们相比,无疑算是一个奇迹。他曾经很红很红,红到路人皆知,又因为想要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而进入事业的低谷,年青一代在《我是歌手》中看到他,还以为是新人刚出道,这一切,都没有改变他以“林经理”的身份来生活。

娱乐圈的繁华和喧闹,只是一件华丽的衣裳,他也知道披上去的时候,自己有多么光芒万丈,他爱这种感觉,称只有听现场的观众才是真正会听歌的人。但他穿得上去,也脱得下来。他不会让这件衣服成为自己生命的负担,不会因为迷恋上更完美的自己而忘掉真正的自己。有魔法的不只是他的眼镜,而是他淡定的心。

在上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之后,林志炫重新被更多人所了解,很多人惊叹他47岁还能保持着年轻儒雅的容貌,这或许就是因为他内心淡泊,心态平和,没有被欲望和名利绑架。有人说,三十岁以后人就要为自己的相貌负责。是的,年龄可以带来生理上的衰老,但我们的这张脸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内心的安稳与动荡。

这是一个崇尚成功的年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被成功学所渗透。人们追求成功,是因为要补偿自我的缺失,总觉得要达到某个高度“我”才能成为“我”,只要达不到自己就是失败的,不成功的。这种成功的代价就是失掉自己真正的名字,变成某某家、某某领袖、某某明星,为了维持别人眼中的传奇,时刻不能松懈。到最后,华服变成了绳索,捆绑了自己。

人的一生只有一个名字值得人终身相随,那就是,“我”。正是牢记着“我就是我”,林志炫在明星和经理之间穿梭自如,对高潮与低谷都淡然处之,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担得起。而从少年就红极一时充当着“美国甜心”的布兰妮终于崩溃了,是因为她一直在做着别人让她做的事情,不是在做自己。她的成功,不是自己的成功,是别人的成功,所以就显得那么重,重到无力承受。

猜你喜欢

  • 四步“先”机让我游刃职场

    1 先把帽子扔过墙2004年11月,眼看大学毕业在即,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校园里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毕业即失业”成为了众多同学的口头禅。我向多家用人单位寄去了简历,要么是杳无音信,要么得到的是礼貌的拒绝。我是一个不轻易服输的人,坚信“是金子

  • 第一候补

    那天是星期一,第二天报纸就要出版了,社里忙得很。所以当主编接到那个女孩的电话时,心里是有些不耐烦的,要知道,手边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女孩的声音非常轻柔,她说:“请问贵报正在招聘记者吗?”两周前报上的确刊登了招聘启事,社里急需人手,不

  • 在职场中修炼成“妖精”

    把自己修炼成“白素贞”五年前,我大专毕业回到家乡的城市,进了一个国企的财务科做会计。工作一年后,企业因为管理不善而破产,我也随即下岗失业了。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我来到了北京,经过两个月的艰难求职,我居然很幸运地进了海淀区的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公

  • 做个被人喜欢的职场人

    职场新人苏西的苦恼尽管毕业半年多了,苏西还是为工作的事情一直烦恼,确切来说是职场上的人际关系让他感到不适。按说像他这样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素质和能力都不错,是应该很受欢迎的。可是不知为什么,他总感到同事和上司都和他缺乏默契。在公司里苏西做的

  • 老板先服软

    现在,有些企业老板压榨属下,已是家常便饭,一些被压榨者不堪忍受,走向极端。在这一点上,老板们跟美国的一位经济学家犯了同样的错误。美国经济学家奈尔伯夫参加剑桥大学的五月舞会。舞会上有一种赌博游戏:每人得到相当于20美元的筹码,参与人以押注形式

  • 北大毕业等于零

    面对这些刚刚经我招聘来的大区经理们,我说些什么呢?最好的方式就是讲述我自己。我走上台,向台下的人们问:“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哪一位回答我?”大家相互看了看,不知这个问题是什么。“你一天最多能进多少家饭店?”台下的人刚开始还挺紧张,在听懂了我

  • 上司是个工作狂

    在我落到现在这个上司手里之前,我并不太清楚跟一个工作狂合作是怎么一回事。当然,我也遇到过其他的工作狂——比如说有家不回,休息日也在办公室的。但他们并不直接领导我,因此也不直接影响我的生活。终于,有一天——那是多么昏暗的一天啊,我的苦日子降临

  • 一个落网台谍的忏悔

    2007年10月,杭州市国家安全局破获一起台湾间谍案,主犯吴兵落网。他本以为在澳大利亚通过互联网对中国大陆开展情报活动会很安全,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上了船”就不可能抽身吴兵今年44岁,是浙江省杭州市人。2000年,吴兵的妻子自费到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