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美丽张婷:“中国首善”陈光标 背后的贤内

美丽张婷:“中国首善”陈光标 背后的贤内

收录日期:2025-11-21 16:16:45  热度:9℃

因为“痴迷”慈善事业,近年来陈光标声名远扬,他曾随同胡锦涛主席访问西班牙和印度等国,就连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那样的世界级大腕来中国时也要指名见他。与丈夫的“高调”恰恰相反,张婷从不面对媒体镜头,即使从网络上搜索,有关她的资料也少得可怜。可以说这位“中国首善”的太太,一直鲜为外界所知。直到2011年春节前一家三口携重金赴台济贫,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她是那样年轻漂亮,朴素而又极富爱心。

在照相馆一见钟情

她正认真地看着照片,留给他一个恬静柔美又充满想象力的侧面,柔顺乌黑的长发随意地用白手绢系在脑后,一袭淡雅的碎花连衣裙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盈盈一握的弧度。

“完全像一部纯爱电影里走出的女主角,而且正是我最欣赏的那一种。”年轻的陈光标呆呆地立在那里,他花了三秒钟张开嘴,又花了三秒钟闭上。他超音速般地在脑海里搜索了27年来所有和女孩子搭讪的最佳辞令,却发现没有一句适合此时此刻。

“嗨,你的耳朵很好看,耳垂很大。”当发现自己搜肠刮肚蹦出的竟然是这句话,他差点想推开门逃走。“你会看相?”女孩转过头,眼前这个头发顽固地直竖在头顶成怒发冲冠状、一脸英气的大男孩,让她觉得有些奇怪,却并不讨厌。

“你说对了。说说看,你是哪年生的?”陈光标努力摆出一副星相命理师的架势。“哦,我1975年的。”女孩明显有些感兴趣。“那你属兔咯,属兔的人大都单纯而善良……”陈光标几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属相知识,并迅速筛选出其中最好听的内容。“你说得还真对。”女孩露出了微笑。

临走前,陈光标鼓足勇气找这个叫张婷的女孩要了电话。当天晚上,担心号码有误,他便迫不及待打了过去,听到话筒那边传来的是那个柔美声音,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下。

天时地利,第二天刚好是周末。“要不要出来喝杯茶?”他试探着问。“我周末更喜欢去中山陵爬山耶。”张婷老老实实地回答。陈光标一听乐了,她怎么知道他最喜欢爬山,就是她了!

“我当时对她说,我比你大6岁,我属猴,你属兔,绝配。我们一起生活的这十几年,也证明了这点。”时隔那么多年,陈光标说起两人的初恋来,就如同发生在昨天一样。

1996年,正是陈光标事业最困难的时候,也正是这一年,在政府部门当公务员的张婷决定嫁给这个穷得连单人间都租不起的乡下小伙。随后她拿出自己的工资,甚至借来她父母的工资,统统交给他。和陈光标的健谈相比,张婷不爱多话,但他却始终牢记着她对他说的每一句话,正是这些话,激励那时陷于绝境的陈光标奋起。

张婷说陈光标是个既浪漫又注重实际行动的人,别看平时工作那么忙,但只要有一点空就会见缝插针地带她出去旅游。每次出差回来,他还会雷打不动地给妻子带礼物,有时实在没什么好买的,他就会带一朵花回家。并解释说:“我觉得送一束花有点浪费,送一朵花代表一心一意爱你。”而张婷每次收到花都会既开心又感动。

在外面,他是一个言论家。在家里,陈光标更愿意做妻子的倾听者。陈光标夫妻很少起争执,偶遇张婷发火,他总是“让她把话说完,就是不对也要听完放在心里,不要直截了当去批评指责,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巧妙交流。”倾听并不代表沉默。“我从没有选择过沉默,我善于用甜言蜜语哄她,先把她哄开心,再给她讲道理。”说到这里陈光标面露得意的笑。

为富也仁,支持丈夫投身慈善事业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光标发现拆迁城市旧楼利润非常可观,不仅定向爆破能挣到一大笔钱,就连从中拆解出的废旧钢筋和塑料门窗等都可以加工成环保新材料二次利用(奥运会上的田径跑道,都是他用废旧材料做成的),从此他开始涉足这个行业,并成立了自己的江苏黄浦再生资源利用公司,承揽的工程项目从南京迅速扩张到武汉、广州和北京等地,短短几年就成了令人羡慕的亿万富翁。

有了钱,张婷和丈夫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回报社会。2005年7月的一天,张婷从电视上看到青海玉树的藏族孩子学习条件非常差,便决定亲自过去帮助他们。因为当地海拔4000多米,内地人到了那里都会产生严重的高原反应,对一个女人来讲这太危险了,丈夫说什么也不让她去。

第二天,陈光标带着妻子的嘱托就出发了,到达青海后,因越走地势越高,他感到头痛胸闷,沿途吸了3袋氧气。晚上到达时,陈光标呕吐不止,吃多少吐多少。在教育局领导陪同下刚走近教室,对方却拦住他说,您就不要进去了,里面危险。陈光标一看房间四个转角处全是裂缝,孩子们坐在土坯凳子上,写字看书就放在大腿上,他心里顿时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陈光标让孩子们先在自己买来的两个大帐篷里上课,当了解到玉树这样的学校还有很多,他就一口气捐赠了46所小学。每块砖头每片瓦,每包水泥都要从西宁去拉,从省城到玉树大货车要跑30个小时,就算每块3毛钱的砖头用大货车从西宁运到玉树,砌到墙上都变成了1.5元,成本很高。

2006年7月,46所小学全部建成花了1200多万元,陈光标前去验收,这把当地的藏族牧民乐坏了,有位老人家走了100多里路,只为见见为她孙子建学校的好心人。

由于语言不通,老人不停地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说:“大好人啊,大好人……”表达由衷的谢意。陈光标俯身接过老人捧上的白色哈达,不住点头应答:“扎西德勒,扎西德勒。”一路上,看到孩子们举着哈达高呼“热烈欢迎”,好多人给他唱歌跳舞,眼前的一切让陈光标一边走一边潸然泪下。

临别时他对孩子们说:“叔叔回去后一定把企业做好,挣了钱,再回来帮你们好好读书!”看到丈夫带回来的这些录像资料,张婷紧紧地抱住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觉得这样活着才有价值。

从此张婷总是抽时间带着4岁多的儿子,陪丈夫一起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爸爸在上面慷慨陈词,妈妈就在下面耐心地告诉儿子环保,为什么要捐钱,捐钱做什么……一开始孩子似懂非懂,但这样的教育多了,儿子对爸妈从事的事业充满崇敬。

陈环保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冬天,妈妈无意中看到大街一角垃圾桶边蹲着个看书的小女孩。女孩衣衫单薄破旧,夜风冰凉,可她却在黄昏的路灯下看得全神贯注,此刻已是深夜,独自蹲在这里不怕?明天不上学?张婷疑惑地走过去询问,这才知道孩子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亡,只好辍学跟奶奶以捡垃圾为生。奶奶病了她要独自捡垃圾卖钱给奶奶看病。

张婷的心被触动了,多懂事的孩子!后来张婷替老奶奶治好了病,小女孩也快乐地回到了校园。

陈光标平时和妻子交流得最多的也是孩子的事,因为他工作实在太忙,孩子基本都是张婷在培养。因此,他常对妻子说:“你对孩子付出那么多,把小家伙教育得那么好,我真心感谢你!”

猜你喜欢

  • 戏说鲁山

    戏说鲁山鲁山,这是一个位于中国河南省的山区县城。这个小小的城市,却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今天,我将带你走进这个别开生面的地方,品味着这里的戏剧文化。在鲁山,戏曲可谓是街头巷尾的常见景象。这里有着许多优秀的戏曲团队,每逢节假日或重要活动

  • 金姑

    金姑是一个小村庄的女性,她拥有着美丽而独特的名字。在这个小村庄里,金姑以她独特的个性和聪明才智而闻名。她经常散步在村子周围的田野和山区,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金姑是一个内外兼修的女子,她不仅外表美丽动人,而且内心充满智慧和正义感。她是村民的精

  • 东北人供奉胡仙

    东北人供奉胡仙在东北大地上,流传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关于东北人供奉胡仙的传说。胡仙被视为一位神奇的存在,被东北人们奉为信仰的对象。传说中,胡仙是一个普通的东北人,生活在一个偏僻的村庄中。他并没有特别的外貌,也没有显著的才能技艺,但人们却

  • 狐仙青青

    狐仙青青在一个偏远的村庄中,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山林。这个村庄的居民们都相信,湖泊中有一位神秘的狐仙,她名叫青青。据村民们口口相传,青青据说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愿望,只要你对她心存诚意,轻轻一声呼唤,她就会听到并

  • 拨亮灯花思亲人

    拨亮灯花思亲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光明照亮着人们的心灵,那就是亲情。亲情是人们心中最真挚、最温暖的情感。无论是身在异乡的游子,还是工作繁忙的职场人士,我们都会时不时地想起故乡、思念亲人。而每到重大节日,尤其是春节,我们更是怀着对家人的牵挂,

  • 猫和狗叫声的传说

    猫和狗叫声的传说在古老的传说中,猫和狗有着特殊的叫声,它们似乎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据说,当猫和狗同时发出叫声时,它们能够唤醒沉睡的神灵,给世界带来和平和繁荣。故事开始于一个平静的村庄。这个村庄里住着一只名叫小白的猫和一只名叫旺财的狗。小白和

  • 张三放粮

    张三是一个村子里的农民,他勤劳善良,以种植粮食为生。他喜欢认真地劳作,每天都辛勤耕种着自己的土地,希望能有一个丰收的季节。然而,这一年的天气异常干旱,许多农田都面临着粮食减产的危机。一天,当张三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碰到了村子里的一个老人,老人

  • 张三闹海

    张三是一个勇敢而聪明的年轻人。他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海滨小镇上,整天都沐浴在海风的吹拂中。然而,他总是对大海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每当他站在海边,看着汹涌的波浪,他总是想象着大海的深处隐藏着什么秘密。有一天,张三决定要闯出他的舒适区,他决定要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