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一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一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收录日期:2025-11-20 16:28:43  热度:13℃

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下午,快到5点的时候,我就开始坐立不安。到了5点半,我就会匆匆结束手里的工作,坐公共汽车到我的朋友包子家去,看6点播出的一个电视节目。如果该时段不巧碰上在外面吃饭,我们则一定选一个有电视可看的餐馆;如果朋友请吃饭的地方是没有电视的包间,我们宁可7点再出门赴约。总之,一定一定要看完那个节目。

那个让我们如此紧张的电视节目,是我们当地电视台办的一个市民生活节目,其中有40分钟,是由群众演员演出的短剧。让我们魂牵梦萦的,就是这个短剧。

这个短剧,如果拍的是室外场景,一定曝光过度;如果是室内情景,一定光线不足。如果是街头戏,多半是在电视台门口完成,永远看得见电视台的发射塔;如果是言情戏,需要主人公在咖啡馆谈情说爱,则肯定是盘旋路的伯顿咖啡那里离电视台只有一站路。剧中人散步,从来都是在兰州大学的花园里,背后永远有学生端着饭盆狐疑地打量着镜头走过去。剧中人是大富豪,办公室却摆着简陋的木头桌子。至于演员有的演员说台词像背诵课文;有的按剧情要求是去奔丧的,却眼看快要笑场了扮演历尽沧桑的50岁母亲的,是至多30岁的少妇,扮演她儿子的,却明显比她大10岁。他满脸泪水叫她妈的时候,我们笑得连茶水都喷在了屏幕上。

而剧情呢?则亲切得令人发指。剧情无非是一家人如何因分家产起了纠纷,或者公婆与儿媳如何和好;要么就是见色起淫心的花花公子受到了惩罚、20年前丢失的儿子跑来认妈、为情妇挪用公款的出纳锒铛入狱,等等。有时是推理剧,如来自浙江的商人被合作伙伴杀死在了宾馆房间,并伪造了抢劫现场。片子结束的时候,一个庄严的男声发表评论:就这样,老刘和他的妻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或者:仅仅因为婆媳关系处理不好,就引发了这样的悲剧,实在是发人深省啊!老王一家的遭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所有这些,让它获得了超级爆笑片都没有的魅力。整个夏天,这个节目成了我们的最爱。我们热衷于竞猜剧中出现的场景都是什么地方。一个频频出境的老太太和一个衣着品位可疑却总扮演大帅哥和花花公子、打着话剧腔、有着丰富表情的中年大叔,几乎成了我们心目中的明星。

过了几个月,在一次荟萃本城名流的摄影展上,朋友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新朋友,说他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而且就是这档节目的幕后编导!我和包子同时饱含热泪地伸出了手:我们特别爱看你们的节目,真的!

猜你喜欢

  • 落叶归根

    柳曼贞头一次坐长途火车,卧铺车厢里的上下铺她看着新奇,过道上的折叠凳她用手晃了晃。转头见吕四脸上带着丝丝喜悦,正费力地把行李放到行李架上,他上身穿着灰衬衫,下身穿着墨蓝色的西裤,个子不高,年纪不小了。等到坐在曼贞旁边的时候已经累的满头大汗了

  • 旧爱如烟

    杰子和晓达是同学也是好哥们,在上大学时俩人同时在追班上的一个女生阿静。阿静人如其名,个性安静,并且长相甜美,非常讨人喜欢。杰子和晓达为了讨阿静的欢心使出了各种招数,写情书、送花、送礼物、看电影、逛街……总之两人为了赢得爱情都作足了功课。最终

  • 爱不会永远等待

    男孩和女孩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进小学、上中学,一直到考上大学,他们都没有分开过。大学毕业之后,男孩迷上了唱歌,背着吉他来北京求发展。女孩也随男孩来到了北京,她先找到了工作,用自己赚来的钱帮男孩租房子,打理家务,帮男孩联系出版商。可是理想和现实

  • 情在手机里

    这个月,舍友小张的手机费突破了三百元,创了新纪录。小张总在手机里和女朋友团聚。他女朋友在哈尔滨某大学,家在湖南某地,他本人跟我们一起在河北上大学。小张跟女朋友小娅是在来校的火车上认识的,就那么一晚上的旅程,却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他

  • 那些年,我伤害过的爸爸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筷子兄弟《爸爸》里的两句歌词道出了父爱的深沉和伟大,默默奉献却又不求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只知道一味地索取,不知道感恩,总是要等到多年以后才懂得爸爸的辛酸和良苦用心。俗语说得好“

  • 相爱为何不能相守

    一次大街上的插肩而过,两个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他和她,被缘分牵在了一起。这段不被看好的感情,在他和她的坚持下成了一段佳话。虽然他们的新房是小小的平房,但她觉得,有爱,心有多大房子就有多大。他说“老婆,我会努力,让你住上能拉粑粑的房子”。虽然他

  • 我的牙刷情缘

    当我把超市的购物车当做玩具开进日常用品区时,就停在一排排牙刷面前不走了。极仔细地看着他们,直到把他们看成不是牙刷的时候,才晃过神来,我这次是要来买牙刷的,不是叙旧。我经常干这种傻事,跑到超市里,只是看看牙刷们,然后心就满足了。不过千挑万选,

  • 忏悔二十年

    老人是一名渔夫,过着早出晚归的生活。他井而有序,每天都会早起打渔,日落时分又提着渔网去城里卖,直到半晚才会回来。几十年了,就连逢年过节,他也依旧如此。日子过的平平淡淡,倒是显得颇为孤寂。常有人询问老人儿女的事情,老人大都会摆手哀叹,含糊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