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两张小桌子救了一个店

两张小桌子救了一个店

收录日期:2025-11-20 23:18:49  热度:10℃

妻子下岗后不甘沉寂,到处找项目创业。巧的是,楼下那家老乡开的小超市又要转手。原因是周围店铺林立,竞争太激烈。作了几天考察,妻子对我说,想把它接下来。

我每天从那儿过来过去,目睹了它的兴衰,店主已换了三茬。老乡也好心劝她,一定要考虑清楚。假如转让,全部货物打八折。房东也觉得这门面是块“烫手的山芋”,怕我们反悔,每月门面费降了二百元,但签约时租金须交满一年。

妻子对店内的管理进行了分工,我工余负责进货,双休和下班后帮忙守店,还聘请了身体尚可的岳父、岳母来当助理。我们在这个老社区生活了几十年,街坊邻里都熟。开张以后,妻子按优惠价,处理了所有的库存品,熟人都来捧场。热闹过后,生意归于平寂。

那天,妻子眼珠滴溜一转,叫我买两张小桌子、几把结实的小靠背椅回来。我问有何用,妻子笑答:按要求做就是了,慢慢地看有没有效果。

从此,妻子不在店里理货,而是坐那儿“漫不经心”地择菜。一会儿提着东西的老婆婆过来,妻子热情招呼她歇歇脚;还有嫂子本来就跟她熟,见她不忙,也把菜拿这儿择,边理菜边聊天,店门口顿时热闹起来。

妻子从不跟人说生意上的事。聊着聊着,她们说,以后胡椒味精盐香皂洗衣粉啤酒香烟啥的,就在这儿买吧。反正总是要的,不如送你个人情。妻子不动声色,把她们常买的牌子、期待的价位都记清楚了,有针对性地进货,稳住了部分顾客。

妻子还在桌边摆了畅销的报纸、流行杂志,买不买都可以,随便看。还有小学生放学早,喜欢趴在这儿做作业,家长们也放心。妻子还准备了一大桶大碗茶、一堆一次性杯子,谁都可以免费喝。赶上下雨,妻子会给路人借把伞,还不还的也没放心上。

以后,店门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早上是一拨又一拨来择菜的婆婆嫂子,下午是一帮棋友和围观者,晚一点又聚着小朋友和家长。好多人觉得妻子随和热心,出于面子或感激,叫拿些东西。谁喜欢买什么,妻子早已了然于心,没等他们开口,就送到手里来了。妻子还实行无条件退货或换货。街坊邻里要换灯泡修水管啥的,支我去做。

自从摆了小桌子,采取一系列配套促销后,妻子悄悄给我算了一笔账,每月有近三千元盈利。至此,我方才醒悟,妻子不事声张地打出了温情牌,这与周围店和大超市即买即走的冷漠方式有很大不同。摆出的小桌子拢得了顾客的心,温暖了别人。彼此没有距离,双方达成了默契,顾客以购货的方式来回报妻子的“美意”。

猜你喜欢

  • 上行下效

    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 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

  • 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

  • 高山流水

    故事出自《列子 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着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

  • 以德报怨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可能是有史以来大多数人对待对手最容易采取的手段和方式了。古往今来,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演绎了太多的冤冤相报和世代为仇的历史悲剧。古希腊与特洛伊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战争,双方元气大伤,却仅为争夺一个女人;二

  •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它由来于哪里呢?原来,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部《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蠢坚持不允。夫差无奈,把一

  • 病入膏肓

    成语解释 形容人的病情极为严重,到了无药可治的程度,并引申形容某种情势或问题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作者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源于《左传 成公十年》. 晋景公生了重病,经过许多医生医治,都不见好转.后来,他听说秦国有个名医的医术

  • 脍炙人口

    春秋时,有父子二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皙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再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