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新概念害死人

新概念害死人

收录日期:2025-11-21 08:56:44  热度:8℃

我弟弟今年上初二,学习成绩还算过得去,就是作文总是写不好。我爸就给他买了一套《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一共两本。我有个习惯,就是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今天吃午饭的时候,随手翻开一本就开始看。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这样的句子:我总会在深夜喝一杯coffee,然后就整夜地写文字,写那些很哀伤的句子,写到泪流满面。看着那些哀伤的句子,我整夜整夜地不能入睡。

我喉咙一阵反刍,赶紧往后翻。

接着又看见一个高三女生写道:杜拉斯说当一个人开始回忆时他就已经老了。老了,我果然原来确实是在15岁就已经老了呀!

我胃里开始翻江倒海,急忙跳过去。

然后又看见一个高一女生的文字:我约他来到酒吧,蔓延着一股浓密的酒气,是GIN。我们沉默着,喝着GIN。

看到这里,我硬生生把涌到喉腔的面条咽了下去。

接着往后看:千千,我们17岁了。有人说,17岁就是苍老的开始

咬着牙继续往后翻:听过一首歌,叫《风一样的男子》,我想,用这个歌名来形容我再合适不过了

看到这里,我吐了一口血。

可是,我为什么还是那么难过。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寂寞。我不知道,我说过,我不了解。

我吐出了一片肝我看着操场上那些高三的孩子因为不用穿校服而显得明媚张扬的样子,人人都是一张寂寞的脸我吐出了一段大肠

这时,在放Jay的《斗牛》,这是Jay所有歌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我一个人慢慢地哼,他就唱了出来,唱得很像,我就开始听他唱,呵呵!听着听着也不哭了,好怪哦我再也忍不住,终于把隔夜饭也吐了出来。

再往后看,这些十六七岁的少年才俊们写的不是安妮宝贝式就这样。如此。悲伤,就是郭敬明式我总会忧伤地望着远方,要么就是村上春树式她说,失望就是这样无处不在,所以她迷上摇滚并且听激烈的manson,充斥在字里行间的统统是这样的字眼:颓废、苍老、忧郁、寂寞、惶惑

我看得怒火中烧,饭也不吃了,从腰间抽出皮带,一把揪过我弟弟,气急败坏地问他:说!这两本书你看了没有?!我弟挺胸抬头:我就不看,你能把我怎么着?我长吁了一口气,拍着他的肩膀说:不错,好样的。

我把书从窗口扔出去,语重心长地对我弟弟说:你还小,哥就是不放心你。千万把持住,作文写不好没关系,要是沾了这种书,你这辈子可就完了

猜你喜欢

  • 穷人游牧民法官的故事

    穷人游牧民法官的故事在一个遥远的山区,有一个小小的游牧民部落。这个部落里的人们过着简朴而艰苦的生活,他们靠放牧和种植来维持生计。然而,这个小小的部落却有着一位与众不同的成员,他就是鲁迪。鲁迪出生在贫困的游牧民家庭,他从小就没了双亲,被村里的

  • 心有准备的游牧人的故事

    在大草原的尽头,有一个勇敢而坚定的游牧人,他的名字叫做杰克。杰克生活在一个小部落中,他从小就接受了游牧部落的传统教育,学会了如何生存和适应这片广阔而残酷的土地。杰克并不像其他年轻人那样追求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者一个舒适的生活,他心中永远燃烧着对

  • 校园幽默笑语

    校园幽默笑语在校园里,幽默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们经常以各种方式互相娱乐,其中被传颂许久的校园幽默笑语更是令人忍俊不禁。一天,某个初春的早晨,学校的操场上聚集了大批学生,都在等待早操的开始。突然,一个同学戴着有点夸张的墨镜,手舞

  • 中式咖啡

    中式咖啡在如今咖啡文化盛行的社会中,中式咖啡悄然兴起,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咖啡体验。中式咖啡的兴起并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新奇的喝法,更是因为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咖啡文化的完美结合。传统的中式咖啡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却有着许多让人钟爱的特点。首先

  • 睚眦必报幽默故事

    睚眦必报幽默故事曾经有一个小镇里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老人,他叫做阿财。阿财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人,他总是能让周围的人开怀大笑。他的名字在小镇上几乎家喻户晓,每个人都喜欢和他聊天,听他讲故事。有一天,一个人对阿财说:“听说你是一个故事专家,能否给

  • 师生间超幽默问答

    师生间超幽默问答教室里的氛围一片活跃,学生们正在兴致勃勃地参与着一场师生间的超幽默问答游戏。这是一个既能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又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之间的精彩问答吧!首先出场的是小明,他问道:“老师,为什么2加2

  • 暴强数字情书故事

    暴强数字情书故事从前,有一个名叫杰克的年轻人。他是一个数学天才,对于数字有着非凡的感知力和解析能力。然而,他并不擅长与人交流,总是独自沉迷于数字的世界中。一天,杰克在图书馆里偶遇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女孩,名叫艾美。艾美的智慧和温柔打动了杰克的

  • 最强憾的讲价对白故事

    最强憾的讲价对白故事故事开始在一个熙熙攘攘的市集里。市集上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琳琅满目的商品摊位充斥着每个街角。人们在这里买卖、讨价还价,争论的声音此起彼伏。然而,这个故事的主角,一位名叫李通的年轻人,对于讨价还价可谓是如鱼得水。李通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