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心灵深处有最爱

心灵深处有最爱

收录日期:2025-11-20 19:28:38  热度:8℃

初到美国的时候,在一位同学家做客。他是个既英俊又有才华的男人,却娶了才貌都远不相配的女子,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他竟然抛弃了在国内交往多年、早已论及婚嫁的女朋友。

“我的父母、兄弟都不谅解我!”他指了指四周,“可是你看看,我现在有房子、有家具、有存款,还有绿卡,谁给的?”他叹口气,“人过了35岁,很多事都看开了,我辛苦了一辈子,希望过几天好日子。”

只是,我想,他心里真正爱的,是谁呢?

读谢家孝先生写的《张大千传》,500多页看完,到“后记”时,又发现一段重要的文字,大意是说,张大千的后半生,固然有妻子徐雯波在侧,但壮年时代,杨婉君才是陪他同甘共苦,而且相爱相知最深的。帮助张大千逃出日本人魔掌的是杨婉君,陪他敦煌面壁、饱受风霜之苦的也是杨婉君。只是大千先生在接受谢家孝访谈时,却绝少提到这位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谢家孝先生说:“是不是他顾及随侍在身边的徐雯波,而避免夸赞杨婉君?”

“他(张大千)在80岁预留遗嘱中,特别在遗赠部分,写明要给爱人杨婉君。足见在大千先生心中,至终未忘与杨婉君的一段深情岁月。”

合上书,我不得不佩服谢家孝先生作为一个新闻人,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张大千传》完成13年,老人仙逝10年之后,终于把他不吐不快的事说出来。

这何尝不是大千先生不吐不快,却埋藏心底30多年的事呢?

也想起有“民初才女”之称的林徽音,在跟徐志摩轰轰烈烈地恋爱之后,终于受世俗和家庭的压力,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

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有位飞黄腾达的朋友对我说:“我一生做事,不欠任何人的。对父母,我尽孝;对朋友,我尽义;对妻子,我尽情。如果有什么亏欠,我只欠了一个人——我中学时的女朋友。她怀了我的孩子,我叫她去堕胎,还要她自己出钱,我那时候好穷啊,拿不出钱。问题是我不但穷,而且没种,我居然不敢陪她去医院。”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到今天,我都记得她堕胎之后苍白的脸,她从没怨过我,我却愈老愈怨自己……”

他找了她许多年,借朋友的名字登报寻人多次,都杳无音信。

怪不得日本有个新兴行业,为顾客找寻初恋的情人。据说许多恋人,隔了六七十年,见面时相拥而泣,发现对方仍是自己的最爱。

有一天,接到一位长辈的电话,声音遥远而脆弱,居然是母亲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母亲一惊,匆匆忙忙由床上爬起来,竟忘了戴助听器,有一句没一句地咿咿呀呀。

我把电话抢过来,说有什么事告诉我,我再传达。

电话那头的老人,语气十分平静:“就告诉她,我很想她!”

过了些时候,接到南美的来信。老人的孩子说,他母亲放下电话不久,就死了——脑癌!

战战兢兢地把消息告诉母亲。80多岁的老母亲居然没有立刻动容,只叹口气:“多少年不来电话,接到,就知道不妙。她真是老妹妹了,从小在一块,几十年不见,临死前还惦记着我。只是,老朋友都走了,等我走,又惦记着谁呢?”

母亲转过身,坐在床角,呜呜地哭了。

是不是每个人心灵的深处,都藏着一些人物,伴随着欢欣与凄楚,平时把它锁起来。自己不敢碰,更不愿外人知,直到某些心灵澄澈的日子,或回光返照的时刻,世俗心弱了,再也锁不住,终于人物浮现?

会不会有一天,当我们临去的时刻,才突然发现一生中最爱的人,竟是那个已经被遗忘多年的……

猜你喜欢

  • 王濬楼船破东吴

    王濬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将领,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辉煌的战绩。其中一个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他所率领的楼船破东吴。故事发生在公元280年,当时三国时期已经结束,中国大地上重新统一为晋朝。晋武帝司马炎在位,但东吴在江南地区仍然存在着。为了巩固统一局面,

  • 王景治水显才能

    王景,一个生活在古代的平凡人,但他却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才能。他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有着超乎寻常的治水能力。王景从小就对水有着特别的感应能力。无论是静水,还是急湍的江河,他都能够凭借直觉感知出其中的奥秘。这个才能让他在寻常人眼中显得有点古怪,但

  • 汉明帝天竺求佛

    汉明帝是中国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皇帝,他对佛教的热忱一直被后世所称道。而天竺则是汉代对印度的称呼,相传佛教起源于印度,所以这个标题“汉明帝天竺求佛”似乎暗示着一段有关汉明帝寻求佛法的故事。在东汉后期,朝廷内外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而汉明帝,

  • “强项令”董宣

    强项令,一个神秘而又引人瞩目的名字,它是属于董宣的,一个以其超凡的才能而闻名的年轻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董宣的强项令则是超越常人的能力。在普通人眼中,董宣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温和而懂事。然而

  • 马援老当益壮

    马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他的事迹被后人称为“马援老当益壮”。据史书记载,马援出生于一个寒微的家庭,从小生活艰辛却秉性坚毅。他小时候喜欢模仿习武的父亲,在家中草地上挥剑舞动,激发出战士的血性。马援的勤奋让他被选入朝廷,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年

  • 刘秀重振汉王朝

    刘秀,字文叔,出生于西汉末年的一个贫寒农村家庭。他从小机灵聪明,善于观察和思考,因此受到村里人的喜爱与尊敬。然而,那个时代的中国正陷入动荡和混乱之中。腐败的官员和内外交困的局势使得汉王朝岌岌可危,人们对于未来的前景充满了忧虑和恐惧。刘秀深感

  •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绿林赤眉起义被认为是一场伟大的农民起义,也是人们对抗统治者专制统治的勇敢行动。这场起义发生在公元25年至27年间,由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苛捐杂税和严酷的压迫,造成了农民生活的困苦和不满情绪的积聚,最终引发了这场历史

  •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史家之宗”。他所著的《史记》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被后人尊为“中国史学的圣经”。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司马迁在创作《史记》的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忍辱与痛苦。司马迁是东汉时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