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

收录日期:2025-11-21 04:26:09  热度:13℃

【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喻此人非常吝啬、小气。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

墨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史称“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他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别人进行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下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拔不拔?”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禽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声了。

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朱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下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提倡爱世上所有的人,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只要对天下人有利,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民间故事二:

古代有个富翁,大家都叫他六叔,他十分吝啬。

由于他整天盘剥穷人,累得病倒了,差一点昏死过去。

三天后,他稍稍清醒了一下,看见屋里挤满了送终的亲友,想要表示什么。他的大侄说:“六叔,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没见面?”他摇摇头。

二侄问:“是不是有笔银子放在哪里,不曾交代?”

还是他妻子明白,看见两根灯芯同时燃点,就挑掉一根。

这时六叔才微微舒了一口气。突然,快断气的六叔流着泪,凑近妻子的耳朵,想跟她说话。他说:“我死后,可把我留下的两张便纸分给前来吊孝的亲戚。”“我死后,别用棺材来盛我,挖个坑,把我埋了就成。”“我死后,不要请和尚念经,我在黄泉下自己会念经的。”“我死后,把我的皮剥下来,卖给皮匠;把我的毛拔下来卖给做刷子的人,一根别丢了……”

“一毛不拔”就是一根毛也舍不得拔掉丢失,形容极端自私。

猜你喜欢

  • 爱的精算师

    十年前,在这座城里,我刚刚毕业初入职场。漂在异乡,特别恋家,一有假期就迫不及待地搭车回家,一头扎进幸福里。父母都是非常细致体贴之人,每次我要离家,搭车返回广州上班的时候,他们都很舍不得我。他们的舍不得,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替我打点行李这一方面。

  • 那一碗韭菜饺

    儿子回老家看父母,只能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就要走。临走前一天晚上,临睡前,儿子有些遗憾地说:“妈,这次太匆忙,等下次有空,我一定在家多待几天陪您,还要吃您亲手包的韭菜馅儿饺子。”然后,儿子便到里屋睡觉了。可母亲却没了睡意,她走到

  • 母爱引发的超能力

    那个周末的晚上一切都很正常,只是快到九点的时候,傍晚还好端端的天气,突然就暴雨倾盆。早晨老公带着儿子去奶奶家了,刚刚给我打过电话说今晚在奶奶家过夜,不回来了。看到外面下雨,我又忍不住给老公发短信,告诉他儿子怕雷声,晚上睡觉一定要抱紧他,别让

  • 妞,如果妈妈去了天堂

    日前,一位网名叫“长英的宝贝”的80后母亲,为3岁女儿写的“遗书”在网上疯传,网友深为她无私的母爱而感动。“长英的宝贝”身体健康,工作如意,家庭幸福,既然如此,她为什么要给3岁的女儿写遗书呢?她这样解释:“看到动车事故中失去爸爸妈妈的小伊伊

  • 妈妈的信

    我能想象妈妈伏案疾书时的情景——她的手在颤抖,她的眼在流泪。为什么同住一个城市却非要写信?难道不能面谈?不能在电话里讲述?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道歉”!——母亲向女儿道歉!……那天的情景我记忆犹新:又是一个周末,到了我例行回家看望妈妈的日子—

  • 悲壮的母爱

    我们家有四个孩子,父亲长年在外,工资也少得可怜,家里家外的一切,全靠母亲一人操劳。乡下没有幼儿园,逢了母亲要下田做事,我和弟弟妹妹们就被锁在院子里。那年夏天,被锁在家里的我领着弟弟妹妹惹了祸。院子里的蚂蚁老是爬到草席子上,很是让人烦,我想起

  • 母亲的存折

    “孩子,快点寄钱回来,妈妈需要一件冬衣了;孩子,把钱寄回来吧,爸爸需要一个电视机。”这是一位母亲的唠叨和催促,不到20岁的儿子,远在东京闯荡。苦苦维生。几乎每个月末,母亲就要打来电话,让他赶快寄钱回家。说家里快断粮了。妈。您怎么这么急啊。在

  • 母亲的盲道

    每当冬天,杰瑞总会想尽办法逃避晚餐后的户外散步。坷奈尔镇是个四季分明的小镇,夏季还好一点,一到冬天,那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得脸庞生疼。杰瑞不太喜欢这种感觉,所以当他听到窗外的寒风“呜呜”地吹响时,就会企图拒绝母亲那热衷的户外散步。但生性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