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他们的爱情

他们的爱情

收录日期:2025-11-21 01:59:43  热度:9℃

这是发生在我们院里的故事,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女孩的父亲接受不了女儿一生下来就是智障,最终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和母亲离婚了,于是母亲和女孩便住到了院里。男孩的妈妈也是智力残疾,所以男孩心里很自卑,他说,因为他恨***妈把他生出来,他从小到大从未叫过***妈,总是喂、喂的这样称呼。男孩的脾气很暴躁,也很任性,总是随时随地的发泄自己的脾气。有什么不满,当场便发泄出来。女孩很羞涩,不声不响的,总是很沉默。很巧的是,男孩和女孩出生在同一天,一样的年纪。好像他们注定要在这辈子相遇,不知道是前世的擦肩而过,还是五百年前的某一次邂逅,造就了他们今世的缘分。

好像是注定的,他们很快便成为了朋友,而且形影不离。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总是见男孩拿着饭盒帮女孩打饭,然后贴心的把自己饭盒里的肉夹给女孩,女孩便浅浅的一笑,默不作声地吃着男孩给他的肉。下雨的时候,他们撑着同一把伞,男孩送女孩上厕所,等女孩出来了,再一起回教室。打羽毛球的时候,不论球落在了那一边,男孩总是兴匆匆的跑过去把球捡起来接着玩。女孩的杯子里没水了,男孩很自然的接过杯子就去打水。男孩是院里工疗队成员,因为帮住院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个月会有点小收入。每当发工资那天,他就带着女孩到院里的小卖部,想吃什么呀?女孩乐呵呵的吃着男孩给她买的零食,直到吃不完了,往男孩手里一塞,男孩才把女孩吃剩的零食放到嘴里。今天下午劳动课组织他们拔草,女孩说,我不会呀。男孩把袖子一卷,我来教你,要先捏住杂草的根部,一用力就拔出来了。过了一会,见女孩还不动手,就催她,你拔呀,见女孩还不动手,只是静静的蹲在他旁边,叹了口气说,你真是位小姐啊,你还是看我拔草好了。女孩认真的看着男孩拔草,就只是看着。一片树叶飘落到女孩的肩膀上,男孩小心翼翼的用沾满泥土的手为女孩摘去肩膀上的落叶,两人目光相视一笑的瞬间,我感动了,也有些嫉妒。虽然他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结婚,更可能他们也不明白结婚意味着什么,但他们之间的这份感情,是叫许多人羡慕的。老天亏待了他们,给了他们不健全的身体,但是,老天给了他们属于自己的爱情。同时我也希望,他们的爱情之花能够永远的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猜你喜欢

  • 打和尚

    民间“打和尚”的故事多有流传,但今儿个说的,既有佛家普度众生的菩萨心肠,又有浪子回头的人间美谈……滦州大觉寺的天王殿里,除了供奉着东、西、南、北四大天王外,在正对着山门的神龛里,还供奉着一尊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弥勒佛的左右各挂一块乌漆木牌,上

  • 酒鼠

    贪杯的人有很多,可你听说过老鼠也爱喝酒的事吗?吳老汉好喝酒,自家酿的土酒,喝起来就没完。不过这也怪不得他,吴老汉自家酿的,虽说是乡野土酒,但芳香扑鼻,拍开泥封,真是香飘十里,整个村子里都闻得到。可这酒喝多了是真没有好处,就这几天,吴老汉总是

  • 分内之事

    刘双林是个进京赶考的书生,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终于离京城越来越近了。这天中午,刘双林来到一个叫樟树村的村庄,疲惫至极的他听人说樟树村酿的酒十分有名,加之快到天子脚下心情轻松,当即在一家小酒馆里要了一壶酒,就着上好的牛肉吃喝起来。这儿的

  • 蒯金匠

    清康熙年间,县令董其在关帝庙内建演戏楼,特书“摹古绘今”四字,命砖雕艺人季洪阴刻入砖,填以花青,嵌于照壁。董氏每字起笔皆作“渴笔”,显得虚灵秀峭,运笔则侧锋直行,宛如折带屈铁。通幅清隽流丽,遒劲有力。非常人所能及。为表对关帝虔诚,董其有将此

  • 李莲英中计

    1。鞋底掌嘴结下梁子光绪年间,京城有一个名叫王奇的人,他习武多年,练就了一身好本事。为了养家,他在街上摆擂。他站立在地,双脚分开,运足内力,撩着衣服让人用拳头打肚皮,谁能让他的脚移动分毫,便赔人百倍的“打银”。几年来,挑战者无数,却无一人挑

  • 倒立着的老婆

    早年间,一个村里有个穷小子,名叫潘二,娶了个女人,后来又生了个小男孩。那女人勤勤恳恳,又带小孩,又要照顾田地,从来没有怨言。潘二有点生意头脑,就到城里去贩点水果什么的,后来生意做得越来越好。没几年,潘二的水果生意做大了,竟然在城里开了五六家

  • 沉香救母(短)

    三圣母是天上的神仙,她喜欢上人间一个叫刘彦昌的书生,两个人结为夫妻,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沉香。按照天朝律令,神仙是不可以跟凡人结婚的。三圣母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此事,非常生气,把妹妹三圣母压在了华山下面。沉香十岁的时候,爸爸告诉他妈妈被压在了

  • 识字救命

    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泾县柳树村里,有位教书先生名叫崔志柏。崔先生学识渊博,为人却非常孤傲,只肯教那些天资聪慧的孩子,对天资一般的孩子,他一概拒之门外。柳树村里有三十多户人家,但没有一户人家的孩子能跟着崔先生读书。为此,崔先生的邻居马大行曾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