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返老还童的故事

返老还童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3:17:59  热度:10℃

返老还童的故事

关注健康,珍爱生命,成了当今社会的关注热点。为此,市电视台开办了一档新栏目——大话养生。为了让这档节目更具说服力,栏目组领导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寻找高寿老人现场说法,讲述自己的养生之道,以此启世人重视养生。这个决定得到同仁的拥护,于是,一场高寿老人的搜寻活动就在全市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通过发文件,登告示,派人专访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找到了一位老寿星。这就是位于南山脚下的大王镇天留村的吴百翠。据当地人说,这吴百翠老人今年已百岁有余,但看上去只有六七十岁,而且头发黑亮,满口牙无一掉落,满面红光,步履矫健。人们都说她是返老还童了。

世上真有返老还童之人,而且恰恰就出在本市,这令栏目组的领导喜出望外。在他看来,如果让吴百翠在电视台露面,最具有说服力,这对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无疑可以锦上添花。于是,他就派台里年轻的记者小李去做一次专访。以便尽快做好节目,和全市人见面。

接到任务,小李不敢怠慢,他做了充分准备。为了确保一次采访成功,他还认真地草拟了采访提纲。

这天,小李和摄像师乘专车来到大王镇政府。镇政府领导见是电视台来访,有点受宠若惊,一边积极的准备发言稿,一边安排最高规格的招待。在镇长办公室,杨镇长一边散烟倒水,一边口若悬河的讲述大王镇这几年的巨大变化。

小李见镇长说个不停,就不好意思的打断镇他的话说:“实在对不起,我们今天来的目的是来进行专访的,采访对象是咱镇天刘村的吴白翠老人,不知你们知不知道这个人?”

镇长正讲的兴起,听小李说不是采访他们,有点扫兴。不以为然的说道:“一个农村老人有什么事值得你们采访的?”话一出口,他又觉得不妥,他很快转了过来,忙说道:“这也是好事吗,必定这个人是我们镇的,宣传出去,对提高我镇的知名度也是有利无害嘛。”于是就决定亲自陪同到天刘村走一趟,趁此机会说不定自己还会被取几个镜头,在电视屏幕上露露脸面。

小李在杨镇长的陪同下来到天刘村,在村干部的指引下,很快就找到了吴白翠的家。一见本人,小李眼前一亮,感到不虚此行。只见吴白翠身板硬朗,目光炯炯,满头乌发,咋看都不像一个百岁老人。小李无不感叹的说:“真没想到,你的身体保养的这么好?”吴白翠不好意思的笑起来:“这有啥,农村人手脚勤吗,所以平常也没大毛病。”一阵寒暄过后小李就决定按照拟好的采访方案正式进行采访。摄影师也把镜头对准吴白翠。

小李开门见山,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请问,你老今年高寿?”

吴白翠嘿嘿一笑,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摄影师连忙上前,给她拍了个特写。她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这话咋说哩,我说我今年不到七十。可他们不信么。”

“什么?不到七十。难到弄错了?”吴百翠的话语惊四座。说得在场的人一个个目瞪口呆。小李更是难以置信,因为他在来之前为保险起见,专门到当地派出所查了户籍档案。档案上明明白白的写着:吴白翠,女,生于1910年5月16日吗。

这是咋回事,是派出所的户籍档案登记错了,还是本人记错了?小李见出了麻达,这采访无法进行下去了,就让摄影师停止拍摄。请吴白翠详细的说说这是咋回事。

吴白翠说:“我也不知道。最近,村里通知说是给六十以上的老人办养老金,我就到派出所办户籍证明。一看天哪,我都成百岁老人了。我给他们说弄错了,我是1945年生的,就是日本投降那年。可他们不信,说我们只认档案。我让他们改过来,他们说这不是他们的责任。恐怕是镇政府当年转交时留下的麻达,要改也得到镇政府开个证明。我跑到镇政府,镇政府工作人员说户籍早交派出所了,我们没有底子,拿什么给你证明。就这样一来二去的,我已百岁的名气就响传了。”

原来是这样。小李见自己如此兴师动众的竟闹出这个天大的笑话,这回去如何向领导交代,他再看看旁边的杨镇长,只见他这时头上直冒汗,脸上很不自在,神情十分尴尬。忽然,小李机灵一动,凭着记者反映快,头脑灵活的职业特性,他转身问镇长:“这是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请问你们打算如何处理。”

本想在电视台露脸的杨镇长没想到这对群众反映问题踢皮球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这让上边领导知道那还得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正犯愁如何应对,经小李这一问,一下子恍然大悟,心想这真是柳暗花明嘛,连忙表态:“这事有我亲自负责,立即进行调查,三天之内,保证给当事者一个满意的答复,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摄影师见状,连忙把这个镜头拍了下来。

采访完满结束。小李一行回到大王镇政府,受到了热情地款待。

不长时间,市电视台就播出了人物专访。不过,采访对象不是吴百翠,而是大王政府的杨镇长,题目也换成了《镇长深入基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受欢迎》。

猜你喜欢

  • 孙膑教田忌赛马

    孙膑教田忌赛马战国时,齐国大将田忌,经常与齐王及宫廷贵族们押赌赛马。每次比赛都押下黄金百两的赌注。尽管他在战场上如何叱咤风云,战功显赫,但是在赌场上他却屡遭失败。一天傍晚,田忌家来了位风尘尘仆仆的客人,此人虽着一身布衣,但气度不凡。他名叫孙

  • 长工谷穗抵工钱

    长工谷穗抵工钱从前,毛难族有个员外,虽说家财万贯,但为人非常吝啬。他雇长工,把工钱勒得很低很低,所以每年开春后,常请不到长工。这年春天,突然有人自己找上门当长工,讲好工钱一分不要,只要吃饱穿暖,到收割时选一穗最长最好的谷穗。员外一听,说:“

  • 刮加桑取金银罐

    刮加桑取金银罐一天,刮加桑(傈傈族的机智人物)去帮朋友犁田,在离寨子不远的地方,遇见了善于鼓唇弄舌的娃花帕背着一背土锅走来。娃花帕说:“刮加桑,你走得这么急,像是有什么财运了吧?”刮加桑慢条斯理地说:“是呀,我今天做了一笔买卖,赚了大钱,连

  • 潘曼的无底油筒

    潘曼的无底油筒县城有个油商,总要克扣秤头,短斤少两。潘曼有心教训他一下。一天,潘曼装成一个山里来的农民,肩扛一根长长的竹筒,来到油铺面前,说要打满一竹筒油。油商看了看这个老实巴巴的山里人,心想:这竹筒少说也能装20 多斤油,我少打给你两三斤

  • 金善达用鸡换牛

    金善达用鸡换牛早先有个既贪财又吝啬的两班财主,与金善达是邻居。他天天琢磨着法子要占金善达的便宜。有一年春上,金善达家的母鸡孵了一窝鸡崽儿。一天,他正在喂小鸡,财主走进院子,对金善达说,“今天我是来赶我的这窝小鸡的。”金善达问:“这是什么道理

  • 金善达巧献碎玉

    金善达巧献碎玉朝鲜族有这么一个传说——一天,聪明的金善达来到盛产玉石的地方,路过一座小桥,看见一个小伙子在嚎陶大哭。见了金善达,小伙子捧出一捧碎玉石说:“先生,我可闯下大祸啦!我家主人奉国王的命令,让我在三日之内把一块宝玉送去。可是,我刚走

  • 登巴狠揍农奴主

    登巴狠揍农奴主从前藏族有个农奴主,为了不给帮工发工钱,想出了一个坏主意。每当帮工来算工钱时,他就拿出一条短被单来说:“给我把全身盖上!”帮工如果给他盖上了脑袋,农奴主就发脾气说:“怎么不把我的脚给盖上?”如果帮工给他盖上脚,他又大吼一声说:

  • 苏代巧论鹬蚌斗

    苏代巧论鹬蚌斗苏秦之弟苏代也是一个机智人物。一次,他听说赵惠王要攻打燕国,觉得这对赵、燕两国都没有好处,于是决定劝阻赵惠王改变这个主意。见到赵惠王后,苏代先不提这件事,却对赵惠王说,他在易水河边看到一件新鲜事——有一只很大的河蚌张着壳在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