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一个哭着喊着要爸爸的孩子

一个哭着喊着要爸爸的孩子

收录日期:2025-11-21 04:23:54  热度:10℃

他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本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阴差阳错的机遇成全了这条小生命。他来了,就在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的这天晚上,嗷嗷直叫的他带着一脸的怒气来到了这个光明的世界。他没给爸爸妈妈好的见面礼——朝天放了一箭(尿尿),哭声越大“箭”就射得越高。他的到来不但没给这个家庭增添喜气,反而增加了不少抱怨。家庭更困难了;大他八岁的小姐姐要带她不能上学了;大姐因为交不起学费缀学了;最不敢想的就是在他出生八个月后身强体壮的爸爸突然犯病,丢下他们兄弟姐妹五人离开了这个世界, 把家庭的重担留给了他妈妈一人。

村子里开始有闲言碎语了:“鬼节出生的人命硬,并且一出生就朝天放了一箭,是他把爸爸射死了;这个孩子与这个家庭的人相克,不能在这个家里生活,必须得送人,否则...... ”悲痛欲绝的妈妈哪里肯送走孩子,丈夫走啦,又要她把儿子送人,那还不如要了她的这条命。无奈的妈妈只好求助于神灵,在庙里拜了一尊菩萨做儿子的干爹,从此以后,每逢初一十五他妈妈都要到庙里去伺奉他的干爹......

鬼节出生的他背着“莫须有”的罪名,带着人们对他的世俗偏见,在他小姐姐的背上牙牙学语了。他姐姐教他喊“妈妈”,可他偏偏喊出的是“爸爸”,无论怎么教也改不了他的口。再稍大一点,要是什么事惹他哭了,张口就是:“呜呜呜呜,爸爸耶!我要爸爸耶!...... ”他姐捂住他的嘴不准他哭“爸爸耶”,逼着他哭“妈妈耶”,没用,他姐把手一松“爸爸耶,呜呜呜呜,爸爸耶...... ”哭喊声更大了,他姐气得拿小刺条打他也无济于事。他姐是不愿意看到因弟弟哭“爸爸耶”而导致妈妈经常伤心地暗暗流泪。

他渐渐长大了,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倔性。五六岁的他跟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要是发生了矛盾他不打人也不骂人,他准会说:“我告诉我爸爸去,要我爸爸来打你”。小伙伴们也不示弱:“你没爸爸,你是个没爸爸的孩子”。这下完了,说啥都没事,就是不能说他是没爸的孩子,准要跟你拼个鱼死网破。有一次村子里的孩子在吃桃子,他躲得远远的,抱着一棵小树独自儿转圈圈玩,有个稍大点的男孩挑逗说:“你家穷,你家买不起桃子”,他马上接话:“我家树上有,过几天就要我爸爸上树摘”,“你没爸爸,没有人给你摘”,“我有爸爸”,“你没爸爸”,“我有爸爸!”...... 一人一句越说越凶,他大声吼叫:“你!——再!——说!”那男孩又补了一句。他如猛虎下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过去“哐哐”就是两耳光,这是他第一次打人...... 他妈妈来拉他回家,他气哼哼抱着小树不肯撒手,最后连小树一同拔起才把这头小倔牛拽回家......

他没有爸爸,但在他心目中永远有爸爸的高大形象......

猜你喜欢

  • 名人教子

    特朗普:学徒式锻炼美国地产富豪特朗普主持一档励志栏目《飞黄腾达》,其中真实的商业竞争场面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他的教子方式也是身体力行。儿子年幼时,特朗普正忙于建立他的商业帝国,他连与孩子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做功课、周末带他们

  • 喝细菌求真相的科学狂人,巴里·马歇尔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他,那么国际医学界还将长期处于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悖论当中!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他,那么数以万计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还将长期陷入这种令人痛苦的慢性疾病的煎熬中!他就是造福千万人的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2011年当选为中

  • 最著名的“乞丐”

    80岁那年,他当起了乞丐,经常徘徊在纽约的曼哈顿街头行乞。只见他衣衫褴褛、胡子拉碴,头戴一项上面写有“山姆大叔是个大恶霸”的鸭舌帽,帽子边缘露出的白发乱蓬蓬的。他的身体很瘦弱,似乎弱不禁风。加之浑身脏兮兮的他来回游荡,一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样

  • 向华盛顿追索借书

    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素以诚实著称,他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讲述的是幼年华盛顿砍倒了家里一棵樱桃树,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了原谅。这个在美国家喻户晓的故事,后被证实纯属虚构。考古学家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拉帕汉诺克河边

  • 开往春天的东方快车

    1926年,36岁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因一桩神秘事件成为新闻人物。那年,她已凭推理小说成名,母亲骤然去世,丈夫阿奇博尔德·克里斯蒂则在一个晚上突然宣布,要和他的情人去度周末。两年后,阿加莎和丈夫离婚,后世的心理学家认为,在那12天里她陷入了

  • 设计师“跪求”凯特王妃更奢侈

    都说女人的衣橱里永远少一件衣服,英国的凯特王妃更不例外。仅今年上半年,她在购置高级定制服装上的花费就至少达到了3.5万英镑,约合35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在去年4月盛大豪华的婚礼之后,她穿了一件价值仅49英镑的Zara衣服去度蜜月。尽管她的

  • 让驴子和学者走中间

    在这支大军里,还有175名法国的专家、学者,他们随着远征军,向着埃及一路高歌猛进。这些专家、学者有一个特殊使命,他们成立了“埃及研究院”,专门收集、研究埃及的文化、历史、艺术、宗教。他们被誉为不拿枪的远征军,拿破仑则兼任这个研究院的院长。拿

  • “美国文坛小巨人”15岁女孩邹奇奇

    1997年10月15日,邹奇奇出生在西雅图市。她的母亲邹灿是重庆人,1988年到美国后,学习法语专业的她又获得了英语文学硕士学位。父亲约翰是一名捷克裔物理学博士,现任职于微软公司。奇奇还有一个大她两岁的姐姐希希,姐妹俩名字合起来就是“希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