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过去的老邻居

过去的老邻居

收录日期:2025-11-21 00:57:48  热度:9℃

一提起过去的老邻居,总会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回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住在原重庆造纸厂龙章新村,那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造纸厂首建的一片平房家属区,有一百多户吧,每一户的居住面积不过二三十几平方米,我们住的那套有三十多平方米,两间一厨。户与户之间都是用竹片涂一层灰做间壁,根本不隔音,一家放收音机,几家的人都能听得到,可是大家并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

我们住的一排房子有十几户人家,大家都是平头百姓,都是一大家子人,我父母是工人,兄弟姐妹老人七口,住在三十多平米的平房里,四个小孩睡一张床。厕所是公用的大厕所,要走一百多米的路,家家都使用夜壶尿罐倒便。

虽然是吃自来水,一排房子只有一个公用。如果要去挑水,路有多远并不重要,难度在于要过那个极窄的一排排厨房,挑着水走过去,仿佛出演杂技一般。我小的时候,挑水困难,很多时候挑水的活儿就落到邻居家的大孩子身上。这似乎没有什么事先的交代,而是自然形成的。

那个年代,家家烧煤烧袢子,一到星期天,都到院子里劈柴火,脱煤坯。我和邻居们处得很好,如同一家人,如若恰巧我不在家的时候来了煤或桦子,就好像是全楼人家的活儿一样,大家齐动手帮着把煤桦弄到桦棚里去,而且干得干干净净,毫不马虎。

如若来了亲戚朋友,家里没人,挨着我家的邻居会主动把我们的亲戚朋友请到他们家去喝茶、抽烟、聊天。如果赶上吃饭,他们则会招待朋友在家里吃饭,甚至喝点酒,就像对待他们自己的客人一样。

我们住的这排房子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是工人,性格淳朴,一家的事就是全楼的事。无论是奶奶还是婶婶生了病,邻居中的年轻人就会用手推车帮忙,直接把她们送到医院去,这似乎是自然而然的。我们从不记得有谁说过谢谢,也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言谢。一排房子里若是有谁办喜事或者哪位老人故去了,大家齐上阵,一块儿忙活,甚至比一家人还要亲。到了过春节的时候,家家都推汤圆,我们这排房子里只有一个石磨,为保证初一吃上汤圆,必须提前一两面天去推磨,那仅有的石磨前早就排起了队。父亲工作繁忙体弱多病,绝难胜任这样沉重的体力劳动,重任便落到了我们小哥俩肩上,我第一次推磨还不到十岁,那石磨好沉,我和大我两岁的哥哥轮流上阵,不一会就脸红筋张,气喘吁吁了。在一推一拉间,盯着磨缝里流出的白色浆液,急切地盼着它快快地流,盼着盆里的糯米顷刻间全变成浆液。好几年后当了知青,看见社员用黄牛拉磨,好生羡慕,当年推磨要有头黄牛该多好!在等候推磨的时候,也是大伙交谈的最佳时间,记得每次推磨我都能见到一些老朋友,特别是下乡当知青后,只有推磨时最容易见到。

在我们住房不远处有一块乱石丛中的草坪,那是我们夏夜的乐园。夕阳落江,我丢下饭碗,光脚丫蘸着新月的辉光,与小伙伴一起来到这里嬉戏,我们搬来凉板凉椅在这里歇凉,累了躺在上面,唱外婆教的“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的儿歌,唱刚在小学校学会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有时,也不知羞地唱起刚从念高中的大伙伴那儿捡来的“美丽的姑娘见过万千,唯有你呀最可爱”的情歌。或者,在草坪上翻鹞子翻叉,单脚斗鸡,骑马跨越,演官兵捉强盗的故事。

我们造纸厂家属区地处嘉陵江边,我们是在嘉陵江边玩耍大的。每到夏天河滩就成了我们的乐园。每天午饭后上学前,家属区的小伙伴们便满着大人,相约溜到河边。我们有专用的手语,不用开口,只须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交替下下弹动,就是表示要下河“洗澡”(游泳)了。

到了河滩上,用最快的速度脱光衣服,把衣服随意地仍在沙滩上,就欢跳着扑进江里,去享受沉浸在凉凉的江水里的感觉。

那时每天河滩上都有数以百计游泳的人,大多是少年,也有少数中老年人,当然都是男性。大家都像约定俗成似的,一律全裸体,想都没想过要穿裤子,大家在一起赤裸相对,没有一点别扭,没有一点羞涩,真实极了。

在滔滔流淌着的江水里,我们尽情地游啊游,游够了,带着满身湿漉漉的水珠跑上岸四仰八叉地倒下去,在柔软的沙滩上来回滚动,全身便沾满了银沙,一会儿太阳晒干了水气,轻轻一拍,银沙又全抖掉了。

有时,我们会在浅滩中挖出很粘的潮泥,去岸上筑出一道几米长的滑道,就像公园里的梭梭板,然后光着屁股坐下去,嗖的一声,身子就从滑道上滑入了江里,激起一阵浪花。

有时,我们会把银沙和水调成“湖湖”棒在手中让“糊糊”慢慢从指缝往下滴,滴成各种造型,有的像高塔,有的像山峰,然后用水冲掉又来。

游泳时如果有帆船经过,小伙伴们便迅速游出去,偷偷接近帆船,敏捷地抓住船尾的木舵,这叫“巴舵”,抓住木舵后就毫不费力地跟着帆船往上游漂去,直到被船老大发现后在船上臭骂,才大笑着往回游。

我们游泳都是自己学会的,没有老师教的,待本领提高一些后,我们喜欢去江中斗浪,只要有机动船经过,我们就游出去靠近船,船一过那浪子一起一伏,把你送上顶端又把你落入深渊,很够刺激。我们还喜欢去放滩,特别涨水季节。我们先步行一段路程,然后下水,在激流中放过三、五里没有问题。水越流越刺激,两岸青山一晃而过,那感觉真有点“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江边游泳印象最深的一回是文革中搞武斗,对门工业校打响了山城第一枪,我们几个小伙伴当时只有十二、三岁,把短裤绑在头上,居然游过江去,看打枪后的情景。

20世纪90年代,造纸厂破产倒闭,开发商买了这片地,家属区给扒了。大家被分散到几幢新式的楼里,不再住一块儿了。搬到新居以后,大家的来往逐渐少了,偶尔会在节假日去串个门儿,见了面还是像亲人一样,热情、实诚。岁月如风,一晃二三十年过去了,偶尔在街上碰到他们当中的一个,虽然他们老了,或者不再年轻了,但仍然叫我的小名,听着心里暖暖的。

从来没有什么规则或者条约来约束这些老邻居的言行,可平房里的人家却处得那样的和谐,有老有少,亲爱团结,永远都在热情地帮助对方,这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想想,这或许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吧。现如今大家的日子过好了,有了电话,甚至有了小汽车,按说彼此的联系应当更密切才是,可是,从前的日子却很难再找回来了。住在同一栋楼里,甚至是一个楼道的邻居,住上一两年也从不来往,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这让我想起了犹太人的一句格言,大意是:在人生的路上,我们要经常停下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是呵,其实人人都在心中真诚地呼唤传统美德的回归,希望和谐的阳光温暖每个人的灵魂,传统之花香飘荡每一个人的心田。但愿这一天早一点儿到来,我们一块儿加油!

猜你喜欢

  • 愿作鸳鸯不羡仙

    父亲17岁结婚,妈妈比他大四岁。知书达理、温良贤德的母亲不但担起了管理一个大家庭的重任,而且一直像大姐姐一样爱护、关心和帮助父亲,使父亲得以一心钻进书堆里。在苏州,我们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父亲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也得到了最大限度

  • 那些执着去了哪里

    朋友A分了手,原本犹豫不决的她突然间比谁都坚定。他们在一起将近六年,无论男生闯了什么祸,她都选择原谅。这次的导火索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是隐约了解到是件小事让他们彻底分了手。我想到另一件事,是之前写的Kim的故事。他和他媳妇认识十二年,在一

  • 两个人的城

    刚来北京的时候,我和导演(我老公)住在5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中介带我们看房子时,一进门我就倒吸了一口气——没想到这间房子这么小。我妈第一次从老家来看我时带了一个大型吸尘器,说是很好用,还可以消毒和除菌。结果等她要走的时候,她默默地把吸尘器拎

  • 最后一座冰雕

    初恋纯如雪欣茹是个美丽的大三女生,快放寒假时,在学校组织的冰雕大赛上,她看见一尊冰雕的鱼美人,光彩夺目、鹤立鸡群,正在赞叹,突然发现其他同学都捂着嘴,冲她意味深长地微笑,她这才注意到,鱼美人的脸竟然是按照自己的面庞雕刻的!欣茹感到耳朵根子都

  • 三个愿望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渔夫无意中救了魔鬼,魔鬼为表示感谢,允许渔夫实现三个愿望……看完故事,也许每个人都会忍不住想一想:如果我遇上这样的机会,会选择什么样的愿望呢?老雷的第一个愿望老雷四十挂零,是个工人。他的儿子小雷十二岁,是个初一学生,爷儿

  • 像勇士一样去冒险

    我要去森林里冒险啦!”兔子小拉戴着爸爸的礼帽,穿上爸爸的牛仔夹克,背起自己心爱的小背包,走到爸爸跟前大声说。“森林里有大灰狼,你不害怕吗?”正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爸爸看到小拉的打扮,大笑起来。“不怕!我会像一个真正的勇士那样,打败大灰狼的。”小

  • 送给爸爸的礼物

    獾一边吹着口哨,一边轻快地跳跃着。终于把所有的礼物都买好了,獾决定回家看爸爸。“有多久没有回家了?一年、两年、三年……”獾扳着手指计算,手指有些不够用了。“太长时间没有回去了,爸爸一定等急了。”獾小声地说着,步子迈得更快了, “但是他见到这

  • 小姑娘和大熊

    在一片树林旁边,有一间小房子,里面住着一个小姑娘,还有她的老奶奶。有一天,小姑娘来到树林里采蘑菇。蘑菇又大又多,她想采上满满的一蓝子带回家去。她采呀采呀,越走越远。天慢慢地暗下来,她认不得回家的路了!小姑娘又慌又急,忽然一阵“沙拉沙拉”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