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蚊刑

蚊刑

收录日期:2025-11-20 14:44:40  热度:8℃

北宋时,陈州城四周皆是湖,因此有“水域”之誉,湖内蒲草丛丛,荷花片片,因而夏日蚊虫极多。此地蚊虫,针长翅大,肚明腿花,为花脚蚊子,咬人贼轻,过后则又肿又硬,奇痒难忍,素有“飞蛇”之称。

每到夏日傍晚,陈州内外便火艾熏天。外埠人进陈州,必得先经得起火艾薰,要不就待不下去。洗澡要带火艾,一手举着在头上绕圈儿,一手搓灰洗身,稍慢一时,蚊虫便黑压压落满前胸后背,用手一拍,鲜血满掌。晚间大解,更需火艾,一手提裤脱裤,一手拿火艾身前身后甩。若不然,落下黑麻麻一层,屁股当即要“肥”一圈儿。

因而,此地火艾一直很畅销。

可当地贾知县为人刁毒,搜刮民财不择手段,人送外号“花脚蚊子”。每到夏日,他必做火艾生意,而且还定下了“土政策”:不准外埠或本地客商在此出售火艾。独门生意好做,因此他年年必发火艾财。因火艾生意成本小获利大,商人和四周村民便偷偷地做,每每抓到偷售火艾者,贾知县就用蚊刑惩罚。

蚊刑,顾名思义,就是用蚊子叮。让人把罪犯衣服扒光,然后绑起来,划船送到河心,看守的人坐在吊了帐子的船上守着。受刑者如若天明身亡,罪有应得;如若命大不死,当场放生,可大多受蚊刑者皆撑不到天明便浑身浮肿,一命呜呼。

有时候,贾知县也用此刑罚严惩土匪和惯偷,偷偷倒卖火艾的商人和村民虽然对贾某奈何不得,但土匪们却不是好惹的。他们扬言,若有一天活捉贾知县,也要让他尝尝蚊刑的滋味。

这一年七月,一队土匪夜袭县城,果真绑走了贾知县。到了一处,众匪推出贾知县。匪首冷笑一声,当即命令用蚊刑。几个匪徒应声把贾知县的衣服扒了个净光。匪首细看贾知县,仍一副器宇轩昂的样子,似乎对他不屑一顾,不禁大怒,高喝:“上刑!”众匪应声而动,把知县绑起来搁到船板上,送到湖中。时值盛夏,蚊虫极多,贾知县身上早已落满了蚊虫,里三层外三层,如蜂房一般,可那知县如死了般一动不动。天亮时,众匪以为知县已经死了,就给他松了绳索,没想到他突然坐了起来。众匪惊诧不已,问他何以撑到天明。知县笑道:“蚊子,懒虫也,吃饱喝足便是睡觉,我一夜不动,没敢惊动它们,这样一来,后边的蚊子过不来,趴在我身上的已经喝饱了,是它们保全了我!说出道理来怕你们不懂,这就叫逆来顺受!”

“胡扯!”匪首怒吼,“那为何我们兄弟却被叮死了?”

“这就怪他们自己了!蚊刑中有明文规定:天明不死者放生,可他们耐不住,来一批蚊子刚喝饱,他们便摇头晃身,把它们赶跑了,于是又来了一批!一夜之间,赶跑一批又来一批,赶跑一批又来一批……如此循环,那血哪有不被喝干之理呢?”

众匪惊叹不已,匪首顿悟,当下就放了贾知县。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如果大家有好的故事可以联系小编,小编会为大家整理分享!QQ:1121980541

猜你喜欢

  • 你会砍哪棵树

    读大一时,有位老教授对我们做过一个测试。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

  • 我们已经很难,一个人安静地坐着

    有朋友跟我抱怨:“学生都太变态了,在食堂排个队的工夫,都要摸出书来看两眼。就缺那5分钟的阅读时间吗?不,就是怕无聊!”我问他:“那你呢?”过了一会儿,收到他的回复:“排到我了,等下再跟你聊。”这像一个笑话,却又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几十年前,

  • 你的天赋,都是你的负担

    你的天赋,都是你的负担。你靠着你的天赋崭露头角,登堂入室;但这也是你的诅咒,因为这些,你过不了普通人的生活。生活,永远是一个不完美的取舍。你是一个美女,你不敢轻易触碰感情,因为你怕别人看上的是你的美貌,不是你这个人。你怕有一天美貌不属于自己

  • 其实,你什么都不用怕

    十年前,失恋的时候,还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微博,没有豆邮,没有微信。在冬天的街道,众目之下跑出晚自习教室,用颤抖的手打开自行车的锁,整个人在夜风里抖。骑车骑到最近的一个公用电话亭,用省下来的钱买电话卡,给他打了一通长途电话。他接了,一句

  • 不要凝固了自己的人生

    你是否总是听到,“我是……样的人,所以我这么做是有道理的……”“你还不知道我吗?因为我过去……所以现在我……”“因为我是这样的人,所以我选择这么做……”听着像成功者垂垂老矣病榻上的自传口述,看着却是一群活蹦乱跳的青春,充满了愕然的反差、黑色

  • 弧线人生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又新鲜、令不少青年朋友沉思的问题。为了事业、为了爱情、为了享受、为了创造、为了……这关于人生的种种答案,好像是,也好像都不是。有一天,当我冥思苦想之际,脑海中忽然冒出了一首诗,那是顾城写的《弧线》:鸟儿在疾风中

  • 孤独,也是一桩美事

    一家著名公司的董事长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公司危机均化险为夷,使企业屹立不倒。记者问他:“您令公司转危为安的灵感来自何处?”他说:“林中独步。”我深有感触。有时候我们忙碌了很久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因为我们焦急的情绪和浮躁的心态掩盖了事物的本

  • 当下最好

    时常在想,什么才是最好的生活?锦衣玉食,荣华富贵,豪华别墅,名车座驾?还是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父母健康,和爱的人在一起,有为数不多的老友,有一份工资不高却还算稳定的工作?生活处处有烦恼,人生无处不喧哗,而现在过的每一天,就是最好的生活!许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