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

收录日期:2025-11-20 16:37:02  热度:10℃

街道靓了,鲜花艳了,河边海边热闹了,大红灯笼挂起来了——年味一日日浓了。

看着扛大包提小包的老乡钻上开往家乡的长途汽车,王小山的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年年承诺父母回家过年年年没有兑现,并不是王小山喜欢撒谎吹牛,实在是无可奈何身不由己。其实王小山何尝不想回家呢?一家人开开心心坐一桌子吃年夜饭,再围在火炉边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那是多么幸福多么温馨啊!

王小山刚进酒店打工的时候工资低,回家一趟要花掉几个月工资,而且过年正好是酒店营业的黄金时期。一进入冬季,北方南方都是冰天雪地,而三亚春暖花开,游客一批一批往三亚涌。酒店开始没日没夜地忙碌了,员工自然是停休,更不让辞职。每年的除夕晚上,王小山只能跑到外面的公用电话亭里打电话,与父母、哥哥团圆。那时候父母身强力壮,一个劲劝王小山以工作为重,回不回去都一样。王小山听了心安理得,一心一意去忙了。王小山牢牢记住父母的话,认真工作,团结同事,因此,他年年被评为优秀。

三年后,王小山当上了领班。升职了,工资也高了一些,王小山用上了小灵通。每到除夕晚上,他就跑到信号好的地方打电话给父母、哥哥。王小山从电话里感觉母亲渐渐老了,听觉没有以前好了,他每说一句话都要重复好几遍。每当挂断小灵通,王小山落寂的心里就增添许多辛酸和歉意。

五年后,王小山当上了主管。职位变了,工资也涨了,王小山把小灵通换成了手机。三亚酒店越来越多,员工本来就不足,一进入旅游旺季,王小山就忙上加忙了,既要管理部门工作,还要亲手干活,对待下属更要关怀倍至,以防跳槽辞职。除夕晚上,王小山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王小山跟父母哥嫂聊了又聊,电话中,母亲听觉比以前更差了,只能由侄子听一句转述一句,一两个小时下来,电话费花掉好几十块。但他觉得值,毕竟自己给予父母的太少太少了,不要说孝敬,几年都见不上一面。

八年后,王小山当上了经理。王小山升职没多久,母亲辞世了。王小山满怀悲痛,急急忙忙回家奔丧了。安葬完母亲,父亲、哥嫂一致劝王小山回老家找份事做。王小山还是坚持来三亚,放弃一份几千块一月的好工作,王小山于心不忍。临走,王小山给父亲买了部手机。王小山回三亚后,隔上几天就会打个电话给父亲,目的是让自己放心父亲,也让父亲放心自己。为此,王小山每个月电话费涨到了两三百元。但他觉得很值,自己既然不能守在父亲身边尽孝,关心关心父亲是天经地义的。到了除夕晚上,王小山足足跟父亲聊了两三个小时,王小山边打电话边走向海边,他要让父亲从电话里听听涛声。

九年后的除夕夜,王小山照样打电话给父亲。王小山这次打电话选在十一点多,他想等新年的钟声一敲响,烟花鞭炮声会不绝于耳。王小山想让父亲听听城里的烟花鞭炮声。可是父亲的手机响了很久,哥哥才来接。王小山问哥哥:爸呢,怎么没接电话呢?哥哥哽咽着说:爸下午突然发病,医生说爸中风,说不了话了。王小山听着听着泪如雨下,王小山擦擦泪,执意叫哥哥把电话放到父亲耳边。哥哥依了王小山。王小山在电话里大声喊:爸,我是小山!爸,我是小山!一遍又一遍,喊声像被泪水滤过似的。电话那头沉寂了很久,突然传来父亲的声音,断断续续,像是天籁之音。王小山屏声凝息,听出来父亲唱的是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歌词仅一句,反反复复,发音也含含糊糊,像是唠叨,又像是念白。

电话这头,王小山早已泣不成声。

猜你喜欢

  • 为什么除夕门上挂芝麻秸

    过去,每到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挂根芝麻秸,意思是取个吉利——芝麻秸秆节节高。其实,这挂芝麻秸还有个故事。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天下,坐了皇帝宝座,帐下是文有文臣,武有武将。而且老天眷顾,他登基之后天下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这一年的年三

  • 一眼识人难上难

    远处有一个人悄悄注视着王安石,那是宋仁宗。群臣都夸王安石是贤才,宋仁宗听多了,想重用王安石。也许在宋仁宗看来,工作时间往往难以看出大臣的性情。在娱乐活动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谱,所以他组织了这次垂钓活动,用来考察王安石。活动结束,宋仁宗

  • 历史上能亡国的“小动物”

    晋国白目狗春秋时期,晋灵公亲政以后,根本不理政事,整天就只知道吃喝嫖赌,但没钱怎么办呢好办!向人民要!土地税、房屋税什么都来钱,难怪早朝都喊:“灵公万税万税万万税!”无聊怎么办晋灵公还有一个嗜好,就是爬上高台用弹弓射行人,看他们躲来躲去的样

  • 绝不在发怒时作出任何决定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最伟大的首领,年轻时也是个容易发怒的人。有一天,他带着心爱的飞鹰去打猎,直到中午都一无所获。正在口渴难忍的时候,他看见前面小山上的泉水一滴一滴落下来。成吉思汗大喜,立刻走上前去,取出了杯子,耐心地接着泉水。谁知接连两次,水杯

  • 于谦之死: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如今前往杭州西湖游览的人越来越多,愿意上山凭吊于谦墓园的人,却越来越少,人们对他的记忆日趋淡漠了。明朝文人写的史书,对他是货誉有加的,邓元锡的《皇明书》、朱国桢的《皇明大事记》、张岱的《石匮书》,莫不如此。众口一词称颂的无非是三点。一是此人

  • 美国皇帝

    很多人的印象里,美国自成立时就是个共和制国家。其实在19世纪,美国出过一位鲜为人知的“皇帝”,这位被称为“诺顿一世”的“美国皇帝”曾下令解散美国国会,还想建立“联合国”,他可能还是马克·吐温笔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国王的原型。“诺顿一

  • 罪人容易罪己难

    崇祯可能是中国帝王谱系中最为倒霉的皇帝之一,他接手时大明江山已是一片风雨飘摇。天灾人祸可谓不断,天下事几近糜烂。但这不意味-切都已经绝望,事实上他本人也没有绝望。但是,他的治国方略使人难以恭维,在位十七年,任用宰相多达五十。放手使用宦官,诛

  • 皇帝也领工资

    自宋太宗赵光义以后,几乎每个皇帝都有1200贯的“好用”,而且每月都有,相当于月薪。且说没有放弃工资的宋太宗、宋真宗他们,作为皇帝,不方便亲自去填工资单,每月那1200贯历来是由“左藏库”送过去。所以从形式上来说,皇帝的工资是左藏库给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