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祖辈的爱情

祖辈的爱情

收录日期:2025-11-20 15:39:22  热度:9℃

祖辈的爱情没有表白,那是化在生命里的一种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大多数婚姻被正常通过的唯一门槛儿。婚前,他和她都没有正式见过面说过话,当红红的盖头被掀起的那刻,爱情是刚剛开始,也是一生一世。

我小脚尖尖的奶奶和姥姥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我打小就没有见过我爷爷。我爸爸虽然被他父亲爱抚过、叮嘱过,但他那时太小了,刚刚几岁。爷爷去世的时候,爸爸还是个学龄前儿童。对我们来说,所有关于爷爷的印象,全部来自奶奶时不常的唠叨:“你爷爷活着时怎么怎么样。”我想爸爸对他爸爸的印象,一定也来自他母亲时常对他的唠叨“你父亲活着时怎么怎么样”吧。因此,父亲和我,父亲的兄弟姐妹和我的兄弟姐妹,都大体知道爷爷的脾气秉性和一些个人嗜好。这一切都源于奶奶的时时提起。奶奶始终让我们感受到爷爷的信息。因为爷爷活在奶奶的心里。

当一个人寡居的奶奶带着爷爷留下的三男二女五个孩子苦守的时候,她刚刚三十岁出头。裹着三寸金莲的奶奶面对着一台纺车,每天足不出户地纺纱、织布,剪窗花、绣枕头。日子如同后山坡上的野花开了又谢谢了再开。奶奶就在辽西那片贫瘠的深山里,守着三间老屋一台纺车,在对五个孩子反复絮叨“你父亲活着时怎么怎么样”声中熬过一个个不眠的夜晚,熬到孩子们一个个长大,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奶奶对爷爷的爱情,就像秦汉时期的断壁残垣或者村子西头立着的石头牌坊一样,在岁月的淘洗中成为经典。

“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震撼人心的传统美德中隐藏着震撼人心的传统牺牲!

奶奶八十多岁的时候,和同龄的老太太们在一起时,依旧在互相开着有关“爱情”的玩笑:“明儿我再给你找个老头子吧!”这是老年人激活情爱的唯一方式吗?不,在奶奶的心中,爱情早已被逝去的岁月制成了标本,她永远停留在三十岁。奶奶临死前对父亲说:“你父亲带着小车子来接我了,我要跟他回去了。”那年她八十三岁。奶奶的爱情复活的时候,她的生命也结束了。

同奶奶比,姥姥是幸运的。在婚姻的红地毯上,姥姥和姥爷携手走过银婚,走入金婚,直至晚年。他们的爱情如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一泓池水,没有一星点儿波折。这归功于他们性格上的极大反差吗?记忆中姥姥爱说爱笑,而姥爷却是个闷葫芦,即使是笑,姥爷也从不会出声。小时候我在姥姥家住,我观察到姥爷笑得最多的时候就是面对姥姥的时候。记不清因为什么好笑的事,姥姥说,姥爷就笑。姥爷笑的时候常常紧紧地抿着嘴儿,也不出声,笑的气流从鼻腔里发出,连带眼睛也跟着笑,那种笑就叫鼻子眼睛都带笑吧,很舒心。年轻时,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也没听母亲讲过。我住姥姥家的时候,他们都快七十岁了,姥姥和姥爷两个人过日子。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每天等着姥爷回家吃饭。姥爷有时去上班,有时出去干活儿。但无论去干什么,每天的每一顿饭,姥姥一定要等姥爷回家才能吃。因为想早点吃完饭出去玩,我便常常站在窗前心急地巴望着,一看见姥爷进了院子,不用我喊,姥姥在屋里就已经摆饭桌拿碗筷啦。姥姥和姥爷在一起吃饭时也有趣,姥姥一边吃饭一边娓娓地对姥爷说这说那,姥爷呢,就那么鼻子眼睛都带笑地慢慢听着把一顿饭吃完。

姥姥身体不好,不仅屋里的大东西她拿不动,而且一遇到点急事就抽过去。所以,自年轻时候起姥爷就从不在外头过夜。小时候一见姥爷来我家了,母亲就开始忙着做饭。因为姥爷不论到哪个儿女家去,不管路多远,他一准是吃过饭就匆匆往家赶。谁留他,他便急道:“扔下你母亲一个人在家怎么行?”似乎,他天生是姥姥的保护神。姥姥也常常叮嘱她的儿女们:“莫留你爹住,他胃不好,你们不会伺候他。”后来大了我才明白,姥姥和姥爷两个人其实是谁也离不开谁的。试想,对于姥姥的身体,那么有决心时时照顾的,只有姥爷能做到;对姥爷呢,旁的不说,每天吃饭的时候那么有耐心烦儿热着等着一起吃,并在吃饭时陪他说说笑笑的唯有姥姥才做得到。他们的爱情便是不离不弃的相依相伴,相濡以沫地走向生命的黄昏……

姥爷七十三岁去世后,姥姥的精神很快就垮了。梦中突然醒来,她会拉着坐在她身旁守护的我母亲的手痴痴地问:“你爹呢?你爹呢?他还活着吗?”不久,姥姥就随姥爷而去了。

这就是我祖辈的爱情。祖辈的爱情没有表白,却如星月般持久、永恒。

猜你喜欢

  • 科学家名言录(科学)1

    1.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2.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

  • 科学家名言录(科学)2

    11.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 (法国)12.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美国)13.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

  • 老数学家苏步青的养生经

    蜚声国际数坛的老辈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百岁时还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苏老九十岁高龄时,还着书立说,带研究生、每天工作约十小时左右,精力何等充沛!那么,当有人问他健康长寿之道,他总笑呵呵地回答说:我不懂什么养生之道,只是平素生活有规律,并注意体

  •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希帕蒂娅

    古希腊是数学的故乡。古希腊人为数学的进步耗费了大量心血甚至生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个文明古国哺育了许多数学家,象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阿波罗尼斯、阿基米德、托勒玫、海伦、丢番图等。希帕蒂娅(Hypatia)—&mdas

  •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希帕蒂娅(2

    希帕蒂娅与某些基督徒的友好关系并没有改善教会对她的态度。恰恰相反,教会为自己的教徒被一个不信教的科学家吸引过去而恼火,攻击她为异教徒”。尽管希帕蒂娅发现自己已处于十分危险境地,但她相信邪不压正,仍然执着地追求着科学的进步。希帕蒂

  • 苏步青的故事

    着名的数学大师苏步青,自1931年3月应着名数学家陈建功之约,载着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荣誉回国,受聘于国立浙江大学,先后任数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训导长和教务长。至1952年10月,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才有点不太情愿地到了上海复

  • 苏步青的故事(2)

    故事四七七”事变后,浙江大学被迫西迁。在这国难当头,举校西迁时,苏步青接到一封加急电报:岳父松本先生病危,要苏步青夫妇去日本仙台见最后一面。苏步青把电报交给妻子说:你去吧,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国。”苏步青妻子苏松本说:我

  • 数学奇才、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就要到来。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大门槛,回顾20世纪科学技术的辉煌发展时,不能不提及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