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魏颗是谁?他有什么历史事迹?

魏颗是谁?他有什么历史事迹?

收录日期:2025-11-20 17:02:27  热度:8℃

魏颗,我国古代春秋晋国人士,姬姓,令狐氏。因为令狐氏是从晋国的魏氏分支出去的旁支族人,所以魏颗也被称作令狐文子。春秋时期,晋国在晋文公的统治下,成为一方霸主,晋文公也因此成为了春秋五霸当中的第二霸。魏颗的父亲魏武子就是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的五贤士之一,所以魏氏一族在晋国的地位举足轻重。

魏颗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魏武子善武,以前在晋文公身边的时候,常常是以其保镖的身份而出现的。魏武子的脾气非常暴躁和冲动,魏颗会不会和他的父亲一样呢?

魏颗不像魏武子那样雄壮威武,但是却不显得莽撞。他明礼敦厚,是晋国朝堂之上的大将军,统领万军。历史上记载了魏颗结草衔环的典故。

《左传》记载到,公元前594年的秋季,秦国国君秦恒公为了和晋国争霸,派出了一位骁勇善战的秦国勇将,即当时著名的大将军杜回。秦军长途跋涉,赶到了辅氏,秦晋双方就在这个地方展开了一场恶战。双方的将领都是本国数一数二的人物,所以这场战役非常精彩。

秦将杜回长得高大威猛,秦人又善战,所以他竟然自信得连战车和马匹都不用,就让步兵和装备充足的晋军对抗。秦国士兵们勇猛无比,他们横冲直撞,直直地冲入晋军阵营,向下他们砍掉了战马的腿,向上他们用矛用刀去刺杀马背上的甲胄之兵。晋军被秦军的气势给震慑住,一时之间竟隐隐显露了败象。魏颗认为,长久下去的话,晋军们一定会军心打乱,打退堂鼓的,他意识到,对付秦军只能使用计策,不能单凭蛮力和数量。

魏颗带了一支部队在草坡打下埋伏,后来他专门让人将杜回引诱到这块草坡附近。杜回一到,魏颗立即下令,全军出动,杀掉秦军主将杜回。可是杜回勇猛无比,靠近他身边的晋军都死了。魏颗武功高强,他开始正面和杜回对上,两人打得难舍难分。两个人打着打着,魏颗这边却发生了不可预料的突发状况。那就是魏颗好像没有力气一样,走一步摔一跤。不止如此,魏颗好像看到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对他说把地上的青草打成结,用来套住杜回的脚。魏颗按照老人的手法,果然打出了草结,还按照老人的步法,成功将草结套在了杜回的双脚。魏颗没有想到,老人的方法这么管用,杜回的确非常厉害,他怎么也打不过,可现在杜回已经被他自己绊倒了。魏颗靠着草结,打败了秦将杜回,还将杜回活捉回营。

这场战争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秦晋辅氏之战。而当晋国大胜以后,晋将魏颗晚上睡觉的时候却做了一个梦。在梦里,魏颗再一次见到了那位给他提供计策和教他打草结的老人,老人托梦告诉了他和魏颗之间的渊源。原来老人的女儿曾是魏颗父亲魏武子的妾氏,魏武子在世时非常喜欢她。但是,魏武子常常要上战场,真刀真枪的情况下,说不定那一天就死了,他只能在每次出征前都嘱咐儿子魏颗,要是他没有回来,那就让此女改嫁。魏颗每次都答应了父亲的嘱咐,但是后来,魏武子病重,这个时候他反悔了,他想要此女陪在他身边,所以他告诉魏颗,待他死后,一定要让此女殉葬。可是,魏武子死后,魏颗并没有按照魏武子的遗命让其爱妾为其殉葬,反而是把这个女子嫁了出去。魏颗的弟弟不赞同魏颗的做法,但是魏颗认为,他们的父亲在清醒的时候让他改嫁此女,病重昏傻时才说要让此女陪葬,他应该按照父亲神志清醒的时候的嘱托为准。

老人是那女子的父亲,他帮助魏颗,是为了感谢魏颗。同时,这位老人还祝福魏颗的子孙世世代代都是尊荣的身份。这就是成语结草衔环中的结草。

猜你喜欢

  • 攀登绝顶,壮阔人生

    人生漫漫,几多风雨。并不是我们遇到痛苦与困厄,别人都能伸出援助之手;也并不是我们哭号与呻吟,都能让别人心有戚戚。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需要的是一股不假外物便内心充实的力量,这就是自信!自信,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小到自叹行迹,为自己加油鼓

  • 活好每一天

    日野原重明是日本提倡预防医学的第一人,在行医之余,他还出版了200余部著作,活了105岁。在80岁那年,他写过这样一段日记:“一天当中,午后比上午的时间还要长。那么,人生的午后该怎么度过?我觉得应该选择衡量自己的标尺,以价值观作为首要考量,

  • 去咖啡馆偷听

    埃丽卡是一个广告设计师,总不按常理出牌。一次,她接下了英国国民健康局的一个项目,要设计一款海报,向十几岁的女生宣传“反吸烟”行动。接下项目后,埃丽卡就带着几名助手去伦敦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馆喝咖啡去了。她对助手们说:“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我天天请

  • 信任他人远比信任自己难

    一个不自信的人,宁愿信任自己,也不会轻易信任他人,尽管对方看起来能力很强,自己看起来相当羸弱。一个人容易信任自己,源于对自身的自如控制,反之,他人是那么不可控。这种情况常见于坐车或开车的时候。如果坐在副驾驶的人也会开车,总喜欢对驾驶员指手画

  • 你必须学的东西

    读民国史,常常不由自主地为一些大文人、大学人的超常能耐击节叫好。哲学家熊十力,少年时即表现出惊人的悟性。他很早失去父母,迫于生计,只好放下书包,给人家放牛贴补家用。熊十力放牛要路过一个经馆,每次路过,他都会驻足听一会儿课。教经馆的何炳黎先生

  • 谎言是守不住的

    张安磊是重庆市大足区一名年轻的大学生村官,自幼家境殷实,花钱大手大脚。然而,参加工作不久,过惯奢华生活的张安磊,因家庭遭遇经济危机开始四处搜寻“挣快钱”的门路,以弥补越来越大的经济窟窿。恰好这时,他被提拔为大足区某镇社会事务办副主任,负责民

  • 尊重每一个落魄的人

    美国大学生库帕是一位无线电爱好者,因找不到工作,在弹尽粮绝之时,他决定去乔治的公司试试。当库帕敲开乔治的房门时,乔治正在专心研究无线移动电话,也就是手机的雏形。?库帕问:“乔治先生,我很想成为您公司的一员,如果能够留在您的身边,当您的助手,

  • 管好自己的“三只青蛙”

    什么是“三只青蛙”?它指的是我们每天(周、月、年)最重要的三件事。这是美国作家博恩·凯西做的一个类比,首次出现于他的时间管理著作《吃掉那只青蛙》。书中提到了“帕累托原则”,也就是常说的“二八原则”: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