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只要三楼

只要三楼

收录日期:2025-11-20 18:19:46  热度:8℃

只要三楼

有一个富人,很愚蠢。他看到另一个富人家的房屋有三层楼,轩敞壮丽,心中非常羡慕。他也想要一个属于自己三层楼,他有的是钱,马上叫泥木匠来造一所同样的三层楼房。泥木匠开始打地基,叠砖头,建造楼房的最下一层。

富人瞧了,心里有些疑惑,就跑来问泥木匠道:“你这是造什么房子呀”

泥木匠答道:“还不是照你的吩咐建造三层楼房么”

富人说:“我雇你来给我盖房子,你就得听我的,你只问了我一下‘要什么样的房子?盖成几层?’你怎么不问问我先盖哪一层?”

泥木匠被富人的一席话说得一头雾水,弄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富人羡慕的,只是楼房的最上一层,他要造的也只是这一层。

他连忙止住泥木匠道:“你给我造房子,就得依我的计划,我是不需要什么第一、第二层楼的,只要第三层就够了,还是给我把它先造起来吧!”

人生哲理:物有本末,事有先后,事物都有它一定的规律。如果违背现实规律,舍本逐末的话必然是要失败的。

猜你喜欢

  •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q

  • 鹬蚌相争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 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

  • 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典出自《战国策·魏策四》故事: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

  • 高山流水

    故事出自《列子 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着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

  • 上行下效

    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 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

  • 一鼓作气

    公元前684年的春天,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庄公认为齐国一再欺负他们,忍无可忍,决心跟齐国决一死战,便亲自率领军队前往应战。齐国进攻鲁国,也激起鲁国人民的愤慨。有个鲁国人叫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要求参加抗齐的战争,鲁庄公见他智勇双

  • 毛遂自荐

    战国时期,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这

  • 不寒而栗的故事

    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姐姐义拘是个医生。她因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宠爱她,义纵也因此得到汉武帝的重用。他先在上党郡一个县中任县令,后又升为长安县令。他在任职期间,能够依法办事,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势的人,当地的治安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