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无债一身轻

无债一身轻

收录日期:2025-11-20 08:13:58  热度:7℃

妙招抵债

人活一辈子,要活得心安理得: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对着镜子照一照,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嘿,这话说起来顺溜,真要做起来,讲究可多了。乡下小伙阿来最近遇到的一件事,那个有趣呀,你想都想不到……

最近,阿来总觉得他爹有点不大对劲,时不时就坐在院子里发呆。这天,娘去走亲戚了,家里只剩爷俩在,阿来忍不住问他爹:“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爹叹了口气,说:“半年前,阿丙向我借了200块钱,到现在都没还!”

原来是这么回事,阿来安慰爹说:“阿丙这人不错,可能是最近手头紧。”爹一听就摇头,说:“不可能!当时他说卖了那圈猪仔就还,现在他第二圈猪仔都卖了,听说挣了好几千,怎么就还不了我那200块呢?”

阿来又说:“不就是200块钱么?要不到就算了。”爹气呼呼地说:“不行,200块就不是钱了?我一定要想个办法要回来!”

三天后,阿来刚回到家,爹就笑眯眯地说:“哈哈,我把钱要回来了!”原来,今天一清早,阿丙在自家鱼塘里抓了上百斤的大闸蟹,准备送到城里卖掉。阿来爹听说了,立刻跑了过去,称了8斤大闸蟹。市面上大闸蟹25块一斤,这8斤大闸蟹刚好200块。结账时,阿来爹装出突然想起的样子,对阿丙说:“半年前你不是借我200块钱没还吗?干脆抵了吧!”没等阿丙吭声,拎着大闸蟹就回了家。

又过了几天,娘走亲戚从外地回来,阿来忍不住把这事告诉了她。谁知,娘猛地一拍大腿,说:“哎呀,这个死老头子!阿丙上次借他钱,第二天就把钱还到家里来了。当时你爹正在厨房烧菜,阿丙喊了一声,就把钱放桌子上了,我是亲眼看见的!”

这下,阿来傻眼了:怪不得这几天阿丙见了自己爱理不理的,原来是爹多收了他200块钱哪!这事要怪自己没多留个心眼,这几年爹的记性大不如从前,有时刚说的话,转身就忘记了,怎么就没想到他在这件事上出偏差呢?

娘叹了口气,叮嘱阿来说:“这事千万别让你爹知道!不然,他那张老脸挂不住,以后会越来越自责。”阿来点点头,说:“我明天就把钱还给阿丙,再替爹向他赔个礼,道个歉!”用计还钱

第二天一早,阿来匆匆赶到了阿丙家,阿丙正忙着将一桶桶猪粪倒进鱼塘里喂鱼,浑身臭烘烘的,阿来赶紧上前,赔着笑脸说:“阿丙哥,真不好意思!上回你那200块钱已经还了,我爹他老糊涂了,竟然又问你要!我给你赔不是了!”说罢,将200块钱放在一旁。谁知,阿丙冷冷地说:“这钱你拿回去!现在大家都知道我阿丙是个穷鬼,借了别人200块钱一直赖着不还!那几斤大闸蟹,就当是给你爹的利息吧!”阿来不好意思地说:“阿丙哥,你消消气!钱我放这了,我先走了……”说罢,拔腿就走。

阿来回到家,以为这事就过去了,谁知不一会儿,阿丙又怒气冲冲地把钱送了回来,说:“我说过了,这钱我不要了!”说罢,将钱塞给阿来,扬长而去。

阿来拿着钱,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实话,这事也不能怪阿丙。那天,阿丙在鱼塘捞出大闸蟹,许多村民都在现场围观,爹当众说的那些话,就像说阿丙是个赖皮,太让他下不了台了。

这时,阿来爹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问:“刚才阿丙给你钱干吗?”阿来灵机一动,说:“我最近手头紧,刚才问他借了点!”阿来爹张望一番,见阿来娘不在,凑上前悄悄地说:“儿子,手头紧跟我说呀,没事别麻烦别人,我有私房钱呀!你等等,我这就拿给你,赶明儿把钱还给阿丙去。”阿来一听,心里暗自高兴。

到了第二天早晨,阿来佯装有急事,对爹说:“爹,我要马上出门一趟,这200块钱你替我还给阿丙吧。”爹点了点头:“放心吧!我不会忘记的!”听了这话,阿来心里一乐:这下让爹亲自去还钱,阿丙肯定不会再说什么了。

傍晚,阿来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问:“爹,钱还了没?”爹摇了摇头,说:“没有!阿丙说,他根本就没借你钱。这孩子,年纪轻轻的,怎么记性比我都差呢?隔了一天就忘记啦!我怎么说他都不听。没办法,我只好把钱带了回来。”阿来叹了口气,心想,这个阿丙真够倔的,给你台阶都不下,都是乡里乡亲,非得搞那么僵吗?一生气,就说:“爹,这事你别管了!他不要,正好省得我还!”

阿来爹一听,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生气地说:“你说啥呢?爹打小怎么教育你的?做人要本本分分,不能占人家一点便宜!你忘记了?”阿来一听,简直哭笑不得。

到了晚上,阿来刚上床,就听爹在隔壁屋子不停地折腾,吵得他怎么也睡不着,阿来实在忍不住,从床上爬起来,打开门一看,爹正坐在外面喝酒呢!

阿来气呼呼地问:“爹,大半夜的,你不睡觉喝的哪门子闷酒?”爹叹了口气,说:“我也不知道咋回事,一闭上眼睛,就想起你借阿丙200块钱的事,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说实话,前些天,我惦记阿丙欠我的200块钱,也没现在难受!”阿来揉了揉眼睛,说:“爹,这事你就别管了,把身子闷坏了不值得!”爹朝阿来摆摆手,说:“我再喝两杯,喝醉了就容易睡着了!”巧解心结

连着三天,爹深更半夜都在闹腾,弄得阿来没睡一个安稳觉,阿来就跟娘抱怨说:“这可咋办呢?爹再这样闹下去,我非疯了不可!”娘无奈地说:“你爹就这脾气,心里藏不得半点事。要不,咱再想想其他办法?”阿来想了半天,突然一拍脑瓜,说:“有了!阿丙不是跟他娘住一起么?咱就让爹把钱还给阿丙娘,阿丙娘年纪大,一定抹不过面子,肯定会收下。”娘点点头,说:“好,就这样!”

第二天,阿来爹果真听从阿来的话,拿着钱就去找阿丙娘,这时阿丙去县城买饲料,正好不在家。于是,阿来爹就将儿子欠阿丙200块钱的事说了一遍。谁知,阿丙娘听了就摇头,为难地说:“大哥呀,不是我不收你的钱,只是,阿丙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你家谁来还钱都不能收!”阿来爹诧异地问:“这是为啥呀?我儿子明明借了他200块钱,为什么不收?”阿丙娘茫然地说:“我也不明白呀!”

阿来爹央求说:“大妹子,就算我求你了!这钱你就收下吧,你瞧瞧,为这事我三天三夜没睡好,闹心哪……”阿丙娘抬头一看,阿来爹眼里布满了血丝,没一点精神气儿,阿丙娘叹了口气,说:“这样吧,咱甭管谁借没借了,两家各承担一半,我收你100块,另外100块你拿回去。这样,我也能跟儿子有交代了。”阿来爹点点头,说:“也只好这样了!”

这之后,爹总算能睡着觉了,阿来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可是,爹每天还是要唠叨几遍:“我总觉得,我们家还是占了阿丙的便宜,不应该呀……”

一晃眼冬天到了,这天,阿来爹望着窗外的鹅毛大雪,突然灵机一动:“哈哈,我终于想到怎么处理那100块钱了!”说完就急急地出了门,不一会儿,老头哼着小曲回来了,得意地说:“哈哈,现在,我真是无债一身轻啊!”阿来迫不及待地问:“爹,那100块钱你究竟咋处理了?”爹得意地说:“刚才,我上街买了件厚厚的大棉袄,送给街上那个流浪的傻子了!我告诉他,这是阿丙送给他的!”阿来一听,连声称妙!

谁知,阿来爹的谎言很快被戳穿了。原来,村里有人看到傻子穿了件新棉袄,就问:“这棉袄谁送的呀?”傻子吮吸着手指,结结巴巴地说:“是—是脸上长红斑的阿丙送的!”问的人一听乐了,村里只有阿来爹脸上有红斑,那是胎记,怎么会是阿丙呢?这时,又有人问:“傻子,这是件旧衣服吧?”傻子气呼呼地说:“不,这—这是刚买的新衣服!瞧,口袋里还有发票呢!”众人接过发票一看,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棉袄的价格:100块人民币!

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谁也弄不清傻子的新棉袄是阿来爹送的,还是阿丙送的,不论村民们怎么问,阿来爹和阿丙都淡淡一笑,谁也不肯说。

只是,从这以后,阿丙和阿来两家的关系越来越好了……

猜你喜欢

  • 郭亮巧妙脱逃的故事

    此故事展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和敌人作斗争的聪明智慧。1923年,郭亮任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同时又兼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和工农部部长,工作非常繁忙。由于郭亮在湖南长沙地区乃至全省工农中有很高的声望,国民党恨之入骨,总想寻找机会除掉他。有一天,郭

  •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 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

  • 郑成功小时候的故事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小时候,既爱习武,又迷读书。可是,他的父亲、福建总兵邓芝龙,却一心一意要把他培养成武将,以便将来能承袭爵位。一次,邓芝龙父子在幕僚宾友的陪同下,乘着一只官船,在五马江上游览。船内吹箫弹琴,猜拳行令,好不热闹!郑成功却无心玩

  • 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人之一,他创立的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具有“改变世界”的重大意义。那么,这样一位科学巨子的童年时代,又是如何度过的呢?1882年,爱因斯坦来到这个世界已经3年了

  • 毛主席一天要花多少钱?

    国人都知道, 毛主席很爱抽烟, 70年代初还抽过雪茄, 抽起来还很有型, 喝茶也是主席的另一爱好。那么, 今天一起来看一下, 毛主席一天生活的消费到底是多少呢?毛泽东还有两项花费:吸烟和喝茶。他吸烟比较厉害。有时一天要吸两三包熊猫牌香烟,

  • 巴尔扎克乐观面对困难

    巴尔扎克并非一出世就名扬天下,誉满全球,在成名之前,巴尔扎克也曾困顿(艰难,窘迫)过,狼狈过。他本是学法律的,可大学毕业后偏偏想当作家,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忠告,把父子关系弄得十分紧张。不久,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写的那些玩

  • 莫扎特小时候的故事

    如果说 贝多芬通过不懈的奋斗而努力接近上帝的话,那么莫扎特就是天使在人间。莫扎特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被誉为“神童”。1773年

  • 郑和下西洋为何带一船老婆婆?

    郑和下西洋载了一船老婆婆?向来航海,除了客船之外,运兵运货的船只,是不允许女性上船的,说是“有女同行,航行不利”。但是,郑和特别造一只小船,船上载着几十个老婆婆,做的是针线工作,专门为官兵们补衣服。当时他们穿的是布袜、布鞋,一双鞋穿不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