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张国立对儿子动过武动过情

张国立对儿子动过武动过情

收录日期:2025-11-21 03:03:17  热度:8℃

比起荧屏上那铁齿铜牙的纪晓岚,现在的张国立明显要消瘦得多。一袭灰色夹克,一顶棒球帽,整个一个北方汉子的休闲装束。“对不起,久等了,对不起对不起……”这是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平实的语调中透着真诚的歉意。其实他并没有迟到,是我担心堵车迟到提早出门了。

“让我们开始吧,抓紧时间……”一落座,他就直奔主题。拍了一天的戏竟然没有显出一丝的倦意和疲态,难怪圈儿内的朋友都告诉我他是“拼命三郎”。

张国立曾经把儿子赶出家门

张国立的前妻,也就是张默的生母罗女士曾经是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一名优秀演员,现在在上海、北京两地做影视剧策划工作。两人的儿子张默在成都出生,从小跟着罗女土长大。张国立和前妻常教育张默,要好好做人好好学习,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安。

为了从小培养张默的艺术修养,张国立和罗女士省吃俭用,给他买了一架钢琴。在16岁到18岁这 3年间,张默疯狂地喜欢上了摇滚乐,想当一名大歌星。每天背一把破吉他,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在家里叮叮咚咚猛弹,吼一些‘他们家狗听了都打哆嗦’的音乐,这让父亲张国立非常反感。当时的张默成了父亲眼中不可救药的“问题孩子”,张国立把他赶出家门,每星期只给他100元生活费。张默就和乐队的成员啃馒头、吃咸菜,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出一张唱片。那时张国立和儿子最大的矛盾就是——他认为给儿子铺了一条正路,可儿子偏不走。夫妻两人对儿子都快丧失信心了。但后来张默突然醒悟了,他又爱上了戏剧表演,他发现学习表演比音乐带给他的快乐更多。为练形体和讲好普通话,他天天和同学排演小品,一练就到深更半夜。后来终于考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中央戏剧学院。进入中戏后,张默与老爸的关系也改善不少,可他们在一起话一直都不会太多。

儿子张默最近陷入了是非的漩涡,扯进了殴打同校女生的事件中。张默说过这一句话让做爸爸的张国立挺难过的:其实我不能像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同学之间哪怕发生一丁点问题,人家都会说别以为你是张国立的儿子你就怎么着了。“在某些时候我给他带来的并不是积极的东西,有时候甚至是负面的。”张国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良久才说“我无法去面对……我希望他能走出这个阴影,能够在将来的日子里面顺心一些,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想经历这样一个波折,本身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心灵上的创伤虽然难以抹去,但对于生活给予的这种经历,我觉得他还是应该感恩的,我想这也是一种人生的财富。”

“我们的社会有很多的制度,它们起到了一个规范的作用,不光说是道德行为的……如果你能够对自己约束,使自己行为符合规范的话,你就是幸福的,而你老是要和这个东西碰撞,那你就会觉得到处都是不圆满的。我跟他讲心灵上的富有与贫穷,恶多了以后这个人就是贫瘠的,反之善多了他就是富有的。他听后有变化,我想人就是这样,当你真正懂得生活以后,你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张国立用充满感性的语调道出了对儿子的希冀。

张国立是一个演员,他想得更多的是给人塑造不同的角色,不断的有作品出来。若不是这样,他可能会给儿子的时间稍微多一些。但他没有办法说是否在这件事上亏欠了儿子,他觉得不可能因为他陪儿子的时间长一点,孩子就会按照他的想法去成长,因为现在孩子的成长环境和他们那时候不一样,不像他父亲打他他会牢记一辈子当初挨打的原因。

儿子张默子承父业,也走上了演艺的道路。张国立并不赞成。他其实希望儿子能去读大学,学其他的专业。然而儿子喜欢这个行业,他也就不特别强求他做什么了。

谈到儿子,张国立流露出慈父特有的微笑。对于儿子的表演才能忍不住夸了起来:“我们俩去年在云南演一部戏,我发现他演戏的感觉变化非常大,所以我认为这3年的学没有白上,中央戏剧学院还是把他培养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演员坯子。”

张国立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子能够走出阴影,未来的日子能更顺心点。

从艺为牛棚里的父亲

如今大红大紫的张国立并不是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打记事起,家里唯一带点儿艺术味的东西就是一把没有弦的京胡,兄弟几个就把这京胡拿着当枪玩。“前面有把,后面有一个筒,”张国立边说边比划,“感觉特别像枪。那个时候我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我走上这条路也非常巧,就是因为我会说普通话,所以从1971年开始做报幕员。”

张国立得知自己被上调文工团时,步行15公里山路将这个消息告诉关在牛棚里的父亲,父亲的激动至今仍然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中。

“我记得非常清楚,我爸一听就特别兴奋,说‘去去去,这说明你爸现在没问题了,政治上有问题的话,他儿子是不能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去的’,所以可以说我当时去宣传队也是为了他。”

让父亲高兴一直是张国立的心愿,在命途多舛的生活中,父亲那深深的一瞥始终鼓励着他。

文革的时候,很长时间家里没有父亲的音讯,张国立的母亲非常着急,有天晚上突然传来敲门声,母亲问:“是谁?”父亲就在门外答应了一声,母亲一下子就哭了。那时候他们家不大,就一间房,几个孩子都已经躺在床上了,此时几个小孩都探头看,门开了以后看见一个小老头,非常苍老,他穿了一件蓝色的棉衣,带了一顶蓝色的圆帽,进了屋子以后挨个看孩子们,那一次那一眼让张国立印象特别深刻。

小时候的张国立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学习成绩挺好的,用他的话说一条杠、两条杠,三条杠都扛过。从小都是听爸妈的,从来没有跟父母顶过一次嘴。他是个很传统的人。

“因为父亲对我的教育就是几句话,比如说你错了,爸爸就啪啪俩巴掌,我今年这么大岁数了,还记得我爸爸为什么打了我,到现在都记得住。所以记得张默小时候我也打过他,我觉得这个教育应该就是这样的,但后来发现不行了,现在他21岁了,又经历了很多事情,我觉得他成熟了许多,我们俩能坐在一起聊天了。”

以张国立目前的能力地位,应该说可以给予自己的父母和儿子很多很多的照顾和幸福,可事实呢?父母虽然接到了北京,但他们却这样抱怨这“说这可倒好,原来住在成都,你还回来瞧我们,现在住一块了我们却见不到你了。”张国立的内疚之情溢于言表。“我一想,可不是嘛,在此之前我和邓婕还安排,不是我就是她回去看看,要不然我俩就一起回去看看。”

浪漫顶多就是

邓婕对他的一种关心

“我的内心充满了漂泊感。”

有很长一段时间,张国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属于哪儿的人。是呀,他生于天津,长于陕西,在贵州参加工作,后来到了四川,目前又在北京打拼。

“但是我一直将四川看作我的故乡……”

四川,毕竟是张国立开始演艺生涯的地方,17岁那年他进入了成都的铁路文工团。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工团,设有京剧、舞剧、话剧等演出班子。当年的张国立是铁路系统的一名工人,通过工地文艺汇演的方式才被发现并上调至文工团。他从学员做起,一干就是10多年。文工团的生活几乎每天都是坐火车、汽车,到了一个地方就搭台演出,演完后连夜拆台,继续下一轮的奔波,如此循环往复。繁忙的演出和大家庭式的生活给张国立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而他的的表演基础就是在铁路局文工团里打下的。

在四川,理想得以施展,张国立是幸福的。上苍也在这个时刻赐予了他更大的恩惠,那就是遇见了现在的夫人邓婕,从相识到相爱,从过去到现在,从四川到北京,俩人携手走过了风雨兼程的日子。

猜你喜欢

  • 17次蜕壳

    去“湖中渔村”猛进村调研微山湖大闸蟹品牌建设。蟹池一个连着一个,水清澈见底。池岭上种了核桃、苹果、山楂、梨等果树,整齐葱绿。芦苇、荷叶s、苲草稀稀疏疏,点缀其间,风景如画。湖韵渔业庄园的园主向我们介绍螃蟹的生长周期和时间。他拿出用真实的蟹壳

  • “小”处不可随便

    几处街头阅报栏,橱窗玻璃早已布满尘埃,凑近方能勉强看清报头,文章连标题也一字难辨。报纸尽管日日更新,却早已形同虚设。身边类似的“小事”随处可见。譬如盲道,有的直接引向车流,有的则干脆引去“撞墙”,更有的隔三岔五左彎右拐,不知去向。橱窗是读者

  • 紫砂壶讲述的爱情

    顾景舟,中国著名的紫砂大师,他的一把壶,被拍到数千万元的天价。这位大国工匠,有着典型的匠人精神,追求完美。对于他钻研了一辈子的紫砂壶,他一丝一毫都不愿将就,一把不满意的壶,他挂在面前3个月,天天研究。对于爱情,他也是有“洁癖”的,挑剔得近乎

  • 实现梦想,永远不迟

    开学的第一天,教授向化学班的全体同学作了自我介绍,还鼓励我们去结识还不认识的人。我站起来向四周望去,这时,有人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我转过身来,看到一位满脸皱纹、个子矮小的老太太正对着我开心地笑着,而她的笑容使她看起来容光焕发。她说:“你好,

  • 做一个朴素者

    生活充满争议和分裂,做一个朴素者其实非常之难。他和她要结婚了,去买床上用品。他说四件套就行,她则要求十一件套;他说全棉的好,她却要求全桑蚕丝的——他们开始争吵起来,他妥协,她开始让导购员讲解提花和印花的区别,而他对全棉磨毛四件套情有独钟。最

  • 爱情包裹

    他第一次走进这个小区的时候,自行车没有停稳,车后捆绑的包裹散了一地,前面刚捡起来,后面再次哗啦啦地响个不停,一副狼狈不堪的模样引来几个女孩哈哈大笑,她也在其中。“走啦!”听到女友的喊声,她收回了观望的目光和隐忍的笑意,飞也似地逃跑了。只是一

  • 乾隆有多少个儿子?乾隆为何选择嘉庆帝继位

    《延禧攻略》撒花完结,刚了一整部剧的魏姐,毫无疑问成为最大的赢家。后宫但凡能与她分庭抗礼的妃子,都被她斗死了。皇帝的心拴在她身上,自己坐上了皇贵妃的位置,儿子还将成为下一任帝王。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帝王年迈之后,继承人的选择不管是对皇帝来说还

  • 后梁太祖朱温的历史评价如何?他是好皇帝吗

    要说历史上哪个皇帝最喜欢给自己的儿子戴绿帽,那无疑是后梁太祖朱温了。朱温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荒淫皇帝,他在位期间,把自己所有儿媳全部染指了!朱温有好几个名字,一开始他叫朱温,后来因屡立战功,唐僖宗就赐名朱全忠,等朱温自己称帝以后,就改名为朱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