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人生一句话可以讲完

人生一句话可以讲完

收录日期:2025-11-20 12:20:42  热度:10℃

百毒不侵

小友问:你是否百毒不侵?

才怪,血肉之躯,怎么可能做得到。可是,渐渐辨别到什么是毒,什么不是,闲杂人等闲言闲语,理它作甚,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也就像喝过雄黄酒般,百毒不侵矣。

最佳防毒面具是不去理它,清平世界,自由社会,爱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定有若干人喜欢放冷枪、射毒箭,可惜级数不够,多数老远就凌空落地。

即使异常逼近,大可退后几步,这里危险,不好玩,便到别处去,千万不可以毒攻毒,有失斯文。

日子久了,并无冲突,看上去自然好似百毒不侵。

其实世上并无金钟罩、铁布衫这一类功夫,可是做人也不用太会生气。人家要我们恼怒,何必听话,呵,有这样的事吗?我不知道,没听说过。一问摇头三不知即可。

不在场证据充分,是非不沾身,眼睛只看赞美之词,耳朵只听好话,其余一概不理,那些还不如我们的人,发表什么意见,管它哩。所谓毒箭毒针,根本不够毒,大可一笑置之。

失去

智利名作家阿扬堤说:我终于了解了生命,原来,生命就是失去。

她这样形容:你失去幼婴是因为他变为孩子,你失去孩子是因为他已成长为少年。

我们自身何尝不是如此,青春一下子就消逝,天真的想法、热情的心态,都渐渐失落。

过去的岁月未曾好好利用,勇气又不复当年,豪情更不知所踪。

亲友纷纷生离死别,这是至大的损失,往往叫人痛哭不已。

人生路上,失去的永远最为宝贵,时间大神又不允许任何人走回头路,不住鞭挞,喝令向前进。

也准许我们拣回一些东西作为赔偿,利还可说有助生活,名却一无所用。

人们还是往往哀哀回忆那一日当我们还年轻时某一美丽五月之晨,你曾说你爱我当我们年轻的一日。

可是失去的已经太多,所以至多只能说人生也并非不快乐。

真没想到曾经拥有那么多,曾是那么富足,否则,又如何可以失去那么多。

为生活

一日,与T闲聊,说到取舍问题,温婉的伊说:为了生活,也不得不

但生活是21岁开始的事。生活一直坐在某角落,笑眯眯、悠闲地,专等我们出错,必须严慎应付,怎么可以轻视它,然后在中年时才到处诉苦:为了生活。不得不

根本不值得原谅,活该出丑,一踏入社会,就该明白,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一贯洗脚不抹脚,遇到失意,当然任人施舍,残羹冷饭都不敢拒绝,还要怪生活?说不过去吧。

某与某,风光之际说不尽的快活风流,衣食住行,样样骄之同侪,到运程转霉,无以为继,就没有资格埋怨生活了,生活对他们,已经太过厚爱。

谁不为生活,有时在报上看到血案主角竟是八九十岁,甚至是百岁老人,真是惊骇至说不出话来,整个人生,其实一句话可以讲完,便是与生活搏斗。

猜你喜欢

  • 捷径法行

    捷径法行人们常说,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在追求更快捷、更高效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有些人选择了努力奋斗,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方式慢慢积累实力;而还有一些人则寻求捷径,试图通过一些手段来快速获得成功。在我们

  • 善自珍重

    善自珍重人生如同一段迂回曲径,蜿蜒穿过时光的长河。在这段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扰。而善待自己,珍重自己,成为了我们在这段旅途中最重要的一课。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芒和价值。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

  • 佛今在何处

    佛今在何处佛陀,作为佛教的创始人和伟大的智慧导师,对于无数人来说都具有特殊的意义。然而,佛陀真正的去向却是一个谜团。人们对佛陀的下落充满了好奇和猜测,有人说他早已圆寂,有人说他在世界的某个隐秘角落修行,还有人说他已经融入了宇宙的无尽智慧之中

  • 前世,谁埋葬了你

    在茫茫人海中,有一位富家子弟暮落过很多年。他戴着一副厚重的面具,深深地掩盖着自己的内心。他从小被寄托了太多期望,但他却感到悲凉。他不得不在家族的期许下过着充满虚假的生活,他渴望逃离这个被束缚的世界,寻找自己的真实。在他的梦境中,他看到了自己

  • 卖木梳

    卖木梳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住着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者。他虽然已经年迈,却依然精神矍铄,总是拿着一把精巧的木梳,坐在自家门前。这把木梳十分普通,用的是村里的梨木,既光滑又坚硬,但并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是朴实地保留着木头的原本质朴。村民们常常问他,为

  • 雕刻菩萨的故事

    在一个小村庄中,有一位年迈的寡妇名叫梅花,她心地善良,慈爱世人。尽管生活艰辛,她总是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梅花深信,无论环境如何,她都能通过她的善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有一天,梅花接到了一个奇怪的任务,村里的寺庙需要一尊雕刻菩萨的佛像

  • 比舍佉的故事

    比舍佉是一个年轻而聪明的冒险家,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神秘和未知的世界中。他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探险家,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因为一个悲剧意外离世了。尽管如此,比舍佉始终保持着对冒险的热爱,并决心继承父亲的事业。有一天,比舍佉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张

  • 给事病人

    在一个安静的病房里,有一个独特的病人。他叫李明,是一位艺术家。李明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使他失去了听力和言语能力。他被诊断出患有“给事病”,这是一种无法通过听觉和语言来交流的疾病。尽管残疾的束缚,但李明在他内心深处依然怀有对生活的热爱。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