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如何评价辽圣宗耶律隆绪?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何评价辽圣宗耶律隆绪?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收录日期:2025-11-21 14:43:20  热度:9℃

人物档案

姓名:耶律隆绪

契丹名:文殊奴

庙号:圣宗

谥号:文武大孝宣皇帝

国家:中国

民族:契丹族

所处朝代:辽朝

出生地:巴林左旗

出生时间:公元972年

去世时间:公元1031年

父亲:辽景宗

母亲:承天皇太后萧绰

妻子:萧菩萨哥?

年号:统和、开泰、太平

主要成就:在位时使辽朝全盛

代表作品:《传国玺》

陵墓:永庆陵

辽圣宗在辽国历史上,实际上非常出众的一位帝王。不过因为他的母亲,作为一个女子,承担起辽圣宗前期的国政大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实在太过传奇。所以承天皇太后萧绰的名声,在现在有些时候比耶律隆绪还有更为人所知。

虽然现实是如此,但是实际上辽圣宗并不是一个毫无功绩的皇帝。虽然说在辽圣宗前期,因为他年纪还比较轻的原因,萧绰成为辽国的摄政太后,大部分的朝政都是萧绰处理决定的。

但是在辽圣宗后期,萧绰去世,他实现了完全的亲政,仍然将国家大事处理的非常好。不仅镇压四方叛乱,征讨临疆,扩大本国势力。同时还实现了太平之治,将辽国带入了鼎盛时期。所以就帝王功绩而言,辽圣宗绝对是辽国历史上地位最高的皇帝之一。

不过有一点还是值得点出来,虽然辽圣宗在位四十多年,将辽国带入鼎盛时期。但是他在位期间,却没有处理好皇权和后权之间的关系,以致于给后来辽国的衰落埋下伏笔。

顾宏义:耶律隆绪的执政政策大体继承景宗与萧绰时期,使辽朝完成封建化,达到全盛。但圣宗始终没有处理好皇族与后族关系的问题,为辽朝的衰落埋下伏笔。

辽圣宗幼时聪慧,并且对汉学十分喜好,自幼练习书法不说,十岁就能作诗。一生作诗五百余首,常出题目诏宰相以下赋诗,并一一审阅。

虽然一些史书,对耶律隆绪的诗作大加赞赏,但是看他的代表作《传国玺》。实际上还是可以看出,毕竟是外族人,所作的诗作还是比较简单而无赏析价值。

《传国玺》:

一时制美宝,千载助兴王。

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

子孙皆宜守,世业当永昌。

虽然在诗词方面,耶律隆绪不怎么拿的出手,但是他重用汉臣,实行汉法,到底还是将辽国带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点是不否认的。

猜你喜欢

  • 老实人

    今天是大年三十,老实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准备年夜饭。因为就自己一个人吃,所以弄的也不复杂,一小碟酱牛肉、一袋泡椒猪皮,再随便炒两个小菜,弄得都是自己喜欢吃的算是犒劳犒劳幸苦了一年的自己。将小菜端到桌上,打开电视,调到中央一套,春晚正好开始,再

  • 家乡话

    大年三十回家过年,我心里满怀期盼又有点小害怕。说来也有些惭愧,这些年一直住在城市,所以我的家乡话有些生疏,坐在汽车后座上不断构思和家人交际的语言。因为家里修路,老爸开车带着我们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绕了一圈,第一站改成外公家。两小时后,我看到熟

  • 菜式

    正月初七朋友家过节,回味他家饭桌上的特色菜肴,我便管不住自己的嘴,尤其是那秘制香肠,更是送酒的好菜。再看自家的饭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所以这回打算去他家弄点特产回来。回城这几天我家日子过得比较零散,难得初六这天家人都在,我就想将去朋友家过节

  • 工作

    会面现在,我正身处监狱的会面室,对面坐着一位年轻的犯人,看起来只比我大几岁。今天我参加市里举办的青少年犯罪教育活动,这位叫张某的犯人服刑期间表现良好,于是被带来作为教育代表之一。他在台上对我们说了一番自我忏悔类的话后,提出希望能有机会跟我单

  • 幸运

    小王跟大明学开货车也两年了,在小王即将出师的聚餐上。酒过三巡,大明放下了酒杯,缓缓气,才开了口。“小王,其实还有点东西没有教给你。”“啥?该教的你不是都教给我了?”“其实也没啥,就是我开车一辈子都没撞过人,希望你也平平安安,但万一你实在遇上

  • “独行侠”阿P

    祖国的南边有个不为人知的村落,阿P从小就生活在这个村落。阿P生性古怪,我行我素,总不按套路出牌,更甚的是为人有点自私。因此,在村里他显得有点孤单。且从村里的修路开始说起。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的生活也变得富裕起来,大部分村里人都把家里的自行车换

  • 布袋乡愁

    阿芒跟我来到县城打工时,还是个嘴巴叼着麦杆儿、肩膀挑着布袋的愣头青。布袋里装着从老家带来的萝卜和红薯,他从小喜欢吃。对于向往县城生活的我来说,若要洗掉村里的土气,沾上县城的贵气,这些食物就绝对啃不得,尽管这两种庄稼也养大了我。我比阿芒大两岁

  • 年俗之清扫卫生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彻底的打扫卫生,一方面给新的一年带来新气象,另一方面对于防火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腊月二十五这天,儿子儿媳带着五岁的孙子回来了,帮助我们打扫卫生。我们大家分了工,儿子负责清扫房顶上的灰尘,儿媳负责洗洗刷刷,老伴儿负责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