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桃形李传奇

桃形李传奇

收录日期:2025-11-20 17:28:26  热度:11℃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晶则名。在浦江南畔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因为有古老的仙道,常居于此,而且一直保持着风华正茂的良好状态,山有仙且华故称仙华山。

仙华山,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山北边的水由山上流至山下,向西迂回和山西坡流下来的水在山脚下交汇形成一股水流,绕到山南部和兰溪方向的水源汇集成为浦阳江,向下流去,穿过黄宅,义乌进入诸暨地界,奔向钱塘江。

仙华山的北半部居住着一群李氏族人,男性偏多,他们勤劳勇敢,以种杂粮为生,山坡上自古生长着一片李树,春来李花盛开一片白,夏季李子丰收待人摘,李子树是一种喜欢水多的树木,偏偏是山上的水留下山后,汇集于山南去了,于是李氏兄弟,就在山的西边筑了一道拦水坝,形成一个小大水塘,用于干旱时浇灌粮田,挑水浇灌李子树。

仙华山南半部居住着一群桃氏族人,女性居多,他们心灵手巧,除了充分利用水源种作水稻外,还栽植了大片大片的桃树园,春天桃花红艳艳,八月仙桃挂满山,桃树是一种不喜欢水多的树种,越是六月雨水多,山北边的雨水灌满了小水塘后,流进山南的桃树园,桃树园的姑娘们只得挖渠道把水排到江里去。

水是由高向低流动,天旱的时候,山南的人们要用水,山北的人们就不同意,因为争夺水源,常常是双方矛盾,甚至聚群械斗。到了雨水过多的时候,山北的水排到山南边去,淹没了山南的庄稼,山南的桃氏姐妹也不答应。因此,双方闹得很不愉快,山南的姑娘不愿嫁到山北去,山北的小伙也不愿意到山南边入赘做女婿。

后来经过县政府的协调,上南山北的人民一同努力在那个小水塘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大水库。人们不再为用水和排水争执,过着平稳安定的日子。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随着新千年的到来,仙华山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文化兴盛,人才辈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桃花点点,解开了文学艺术春天的衣裳,新一代的诗人,作家,书画家桃李满天下,仙华山下的平民们有了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浦江文联、作协应运而生,大量的作品走出浦江,登上国家乃至国际文坛。在县政府各级领导的努力下,中国书画之乡花落浦江。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形成,鸡毛换糖的义乌精神激发了浦江人民的创业斗志。山北的汉子们,把山水冲刷出来的晶体石砂,冶炼成为水晶材料,在山北部和西部靠北边的地带,家家户户做起了水晶工艺品加工的活,几年的功夫,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晶市场,发展之快,规模之大在全国是第一流的,后来吸引了安徽、河南、江西、云南、贵州的大批加工户的加入,浩浩荡荡的水晶大军,又一次为浦江赢得了“中国水晶之乡”的美称。

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金华赢得了出口贸易的市场份额,仙华山南部的姐妹们凭着一双双巧手,绣花、绗缝做出来畅销世界各地的绗缝被,大批的产品走出了国门,美元象树叶飘落在了浦江大地上。随着工艺的完善,产业链的延伸,水洗厂,针刺棉厂,印染厂,织布厂,纺纱厂应运而生,绗缝业的巾帼英雄们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名鼎鼎的绗缝十大女杰黄桔英、张潇、张文生、郑新兰、巧英、郑跃灵、童……活跃在国际市场中。

一个县域有三百多家绗缝工厂,十几万人的加工队伍,规模之广,密度之大堪称全国首创,“全国绗缝之乡”的桂冠又落到了浦江。

山北有水晶,山南有绗缝,仙华山西部黄宅、治平、岩头、郑宅的农家人也不甘示弱,他们种蔬菜,种西瓜的同时精心培育葡萄新品种,个大肉多含糖量高,近年栽植面积扩大到3.5万亩,占全省葡萄面积的十分之一,获得农业部“浦江葡萄”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3年浦江中国葡萄节,获得“中国葡萄之乡”的殊荣。

九十年代,山南的桃花园,品种老化,抗旱、抗寒、抗病能力减退,山北的李子含糖量偏低,两者都没有浦江葡萄的品质好,果农收入不高,县政府决定由农业局的农科所牵头,把山北的小伙和山南的姑娘召集在一起,举办果林技术培训班,经过反复试验,把山南的桃树枝丫嫁接到山北的李树上,把山北的李树苗移栽到山南的桃树园里,再嫁接桃树枝丫,培育出来新一代“桃形李。”

当地人称“猴面果”说起桃形李,很多浦江人都会告诉你一个优美的传说:相传当年孙悟空在仙果山偷吃蟠桃,吃得津津有味,不小心将吃剩的桃核丢到了人间,在浦江境内长成了这种貌似孙悟空脸型的猴面李。所以,当地农民把桃形李称之为“猴面果。”

1984年,县农业局在开展全县果树资源普查时,发现山南一偏僻的砂质坡地上,有一种形似桃子,果皮青黄色,敷有较厚白果粉的奇特果,结果累累,简直是“果实串串挂枝柯,树顶见果不见叶”,显得非常神奇。从此后,桃形李在浦江各乡镇得以迅猛发展。

在省农业厅召开的浦江桃形李生产认证会上,有关农业专家认为浦江桃形李是我省发掘的最有前途的新兴水果之一,也是国内珍稀水果。专家们当时就为桃形李下了这样的定论:世界上李类水果中最晚熟的品种;也是“个子”最大的李类水果,单个最重的达200克。

桃形李因果形似桃,皮色似李,食之兼有桃李之风味,树型、树姿介于桃李之间,且产地主要在浦江,所以称它为浦江桃形李。如果你初到浦江,初次品尝桃形李,热心的浦江老农会告诉你桃形李的正确吃法:从尖尖的果头处入口,一口下去又甜又酸,从“头”吃到“尾”,那味道美极了;如果拿起来随便咬着吃,桃形李的味道可能会变得酸涩,吃不出地道的味道来。浦江人说,桃形李的吃法就是这样有讲究。

桃形李除可鲜食外,还可制成李脯、蜜饯、果酱、果汁、糖水罐头,还可晒成干、酿成酒,经济效益非常高,深受种植户的青睐。因此,在浦江果农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七品种八品种,不如桃形李老品种。”

浦江桃形李,系蔷薇科李属,“中国李”中的一个品种,是金华市浦江县名特优新珍稀果树之一,曾在全国农博会上获得金奖;2001年,获全省农业名牌产品称号,也是该县至今惟一的省级农业名牌产品,目前准备报批国家级农业名牌产品,有望再申请“中国桃形李之乡。”

果品嫁接改良成功了,山南山北合作成功了,山北的小伙子们都赶上了桃花运,有的娶到了山南的姑娘做老婆,有的干脆“嫁”到了山南做上门女婿。爱情藏在年轻人的心里,幸福流淌在老少爷们的脸上。

猜你喜欢

  • 禅师的道理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禅师的道理有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小孩苦恼,都已经十六岁了,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禅师,请求这位禅师帮他训练他的小孩。禅师说:你把小孩留在我这里三个月,这三个月你都不可以来看他。三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你的

  • 学会让步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学会让步清朝名臣左宗棠喜欢下棋,而且棋艺高超,少有敌手。有一次他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一位老者摆棋阵,并且在招牌上写着: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觉得老人太过狂妄,立刻前去挑战,没有想到老人连出破绽,被左宗棠击

  • 每一秒都是一抹色彩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 每一秒都是一抹色彩有一个一无所长的年轻人,感到自己生活得非常无聊。于是,他就去拜访一位哲人,希望哲人能够给他的未来指明一条道路。哲人问他:你为什么来找我呢?”年轻人回答道:我至今仍一无所有,恳请你给我指

  • 人世多途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人世多途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

  • 博士分羊

    东汉时,京城太学府聚集了一批博学之士,个个精通儒家道义,被封为博士。 有一年年底,皇帝下诏赐给每位博士一只活羊。可当一大群羊被赶进府时,众博士犯起了难,这些大小、肥瘦不一的羊,该怎样分配才公平呢? 没人能做主,只好开会商议。有人提

  • 别忘记最好的东西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别忘记最好的东西有一天,少年在山上放羊的时候看见脚边有一朵漂亮的小花——他从来没有看见过那么漂亮的小花!他禁不住单脚跪下去,把那朵花拔起来,放到自己的眼前看,少年被它的美陶醉了。他刚要把那朵花

  • 享受果实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享受果实罗马皇帝哈德良看见一个老人正在努力工作,种植无花果树。他问老人道:你是否期望自己能够享受果实?老人回答说:如果我不能活到吃无花果的时候,我的孩子们将会吃到,或许上帝会特赦我。如果你能够得到上帝特赦而吃到这树的

  • 追魂狗

    川黔公路边有一个生意十分红火的狗肉店,独家独户,背靠青山,店主叫毛升。毛升的店里专卖狗肉,招牌上写得明白:品鲜狗肉滋味,看狗刨狗好戏。这狗刨狗是毛升独创的杀狗方法,极为残酷刺激。在毛升狗肉店里,可以活狗点杀。客人要吃哪只狗,随着心意点,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