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爱的衬衫

爱的衬衫

收录日期:2025-11-20 19:13:28  热度:12℃

父亲的东西从来不锁,除了那一个抽屉。他不准人看,儿女也不敢看,每个人都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每个人都希望父亲能把那东西遗忘。直到有一天,父亲咳嗽的很厉害,孩子们闻声走进卧室,扶起坐在地上满脸泪痕的父亲,才看见开着的抽屉和那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衬衫。

三十多年前,父亲常出差,每次出门前,母亲都会为他把衫衬熨平,再一件件叠好,放进旅行包。母亲叠衣服很小心,不但沿着衣服的缝线叠,而且把每个扣子都扣上。“不要那么马马虎虎、乱拿乱塞,脏的放一边,没穿的放一边;穿的时候别急,慢慢的把每个扣子解开来,轻轻抖一下,再穿,跟刚熨好的一样。”

母亲总是一边帮父亲装包,一边唠叨:“别让外人认为你家里没老婆。”又嘟嚷一句:“碰到年轻漂亮的女人,别太近了,小心口红沾到衣服上不好洗,又惹我生气。”

“你少罗嗦两句好不好,你知道吗?”父亲心满意足地又笑着说:“你是天底下最体贴,又最多心的老婆,你呀,连叠衣服都有阴谋。”“不错!我要告诉你,你要是不小心弄脏了,偷偷洗干净,再叫别的女人给你叠,我一眼就看出来。”不过,母亲总会算着父亲出差的日子,多装一两件衬衫,说:“多一件,备用,不是让你晚一天回来!”那一天,父亲没晚回来,走进家门,却晚了一步。父亲抱着刚去世的母亲哭了一夜,又呆呆地坐了一天,然后起身,打开旅行箱,捧出母亲多叠的那一件衬衫,放进抽屉,缓缓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准开、不准动!”当然,他自己除外,尤其是最近,父亲经常打开抽屉,仔细抚摸那件衬衫,长满黑斑的手颤抖着,从衬衫领口的第一粒纽扣向下摸,抚摸到叠起的地方:“瞧,你妈熨得多平、叠得多好!”有一次,孙子好奇地伸手去抓,父亲突然大吼一声,把孩子吓哭了,为这事,儿子还跟媳妇吵了一架:“爸爸当然疼孩子,但是那一件衬衫不大一样,谁都不能碰!”可是,今天,父亲竟然指了指那个抽屉,又看了看儿女们,点了点头,儿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捧出来,放在床边,小心把扣子一个个解开,三十多年,白衬衫已经变黄了,尤其叠在下面的那一段,大概因为紧靠抽屉,明显地黄了一大片。

儿子迟疑了一下,父亲突然吹出一口气:“打开,穿上!”衬衫被打开了,儿子把父亲抱起来、坐直,由女儿撑起一支袖子,给老人套上,“等等!”女儿的手停了一下,低头细看,小心地拾起一根柔韧乌黑的长发:“妈妈的!”父亲的眼睛睁大了,发出少有的光芒,居然举起有点黑紫的手,抖抖擞擞地把头发接过,当衬衫的扣子扣好时,儿子低声说:“爸已经去了!”女儿把父亲的两只手放在胸前,那手里紧握着的是一根乌溜溜的长发。


猜你喜欢

  • 秀才打擂

    可恨恶棍横行,小镇商户遭殃;秀才以卵击石,偏能以柔克刚。自从外号“铁拳王”的恶棍来到弥水镇后,大伙儿就再没有一天安生日子了。每天一大早,铁拳王就耀武扬威地带着徒弟们到集市上收保护费,打人、掀摊子,闹得到处鸡飞狗跳,乌烟瘴气。有几个年轻人打抱

  • 名医巧降风流妻

    陈鹏,安化县的一代“名医”,百年一遇的名医。说是他是一代名医,一点也不过份,在安化这个有着百余万人口的山区大县里,技术比他过“硬”的的确是找不出第二个了。患者们尊重他这个“名医”,倒不是因为他在救治病人方面有什么真招绝技,真正的说起来,他至

  • 将军的厨师

    清朝雍正年间,广西贺州有一知县,姓孙,名传广。此人好吃,即使青菜萝卜,也要吃出学问,吃出情趣来。这一年,平西大将军年羹尧被雍正皇帝卸磨杀驴之后,其妻妾、幕客、家仆都受到株连。同流合污者,斩;妇幼无知者,流放到青海、广西、内蒙古等偏远山区和荒

  • 一手好字闯天下

    清康熙年间的一天,北京城里来了一个人,从他着一身青衫看,便知是位书生。身边没有仆从,却自己挑着一担行李,累得满头是汗,原来是位穷秀才。他住不起大旅店,只能找一爿小小的客栈安顿下来。翌日早上他到外面买来几十把有画的绢扇,把房门关好,静静地磨墨

  • 秀才遇到贼

    深夜来客乾隆年间,山东潍县徐刘屯出了个有名的秀才,姓徐,人称徐秀才,这徐秀才满腹经纶,而且有一手好书画,按说该是个栋梁之材,可他接连两次乡试都名落孙山,从此心灰意冷,一个人住在一间破茅草房里,卖画为生,整日喝得醉醺醺的。这天是农历五月十九,

  • 神媒花娘

    花娘的老家在安州秦村。因为天生丽质,容貌出众,从十四岁开始,媒婆将她家的门槛都几乎踏破了。十六岁那年,花娘的爹将她许配给了李大户的二公子。那李家二公子才华横溢,相貌堂堂,安州的人都说,他们俩算得上是佳偶天成。那年岁末,花娘突然得了“天花”,

  • 白狐

    离京城三百里的寒山县是一座小城,小城城南有座古刹名为寒山寺。据说寒山寺常有妖怪出入,更有人说,曾在寺后看到一只白狐化身为美貌的女子。因为有鬼怪传闻,寒山寺香火萧条,没有什么人敢去寒山寺敬香礼佛,里面的和尚或因惧怕或为生计也走得差不多了,只剩

  • 清白书生

    清乾隆年间的一个盛夏,滕州举子文之栋前往京城赶考。当他身背行囊进入济南地界的时候,只觉口干舌燥,便来到路边一家客栈要了一壶清茶解渴。文之栋正喝着茶,只见烈日下一个老者赶着一辆小马车,汗流浃背地向客栈走来。也许老者太过劳累,再加上天气炎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