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罗伯斯比尔——从革命到毁灭

罗伯斯比尔——从革命到毁灭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6:50  热度:10℃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罗伯斯比尔——从革命到毁灭。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加冕典礼举行的这天,天空阴沉沉的,但巴黎路易国王学院的门口还是热闹异常.因为加冕典礼之后盛大的入城式队伍将从这边经过.

“来了!来了!”人们骚动起来,但很快又安静下来.雄壮的军乐队开路,缀满了鲜花的皇家马车缓缓地驶过来了.马车在学院门口稍稍停了一下,只见一个个子不高、衣着华丽的大学生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向国王、王后行了礼,然后下跪,大声背诵了一段诵词.这时天突然下雨了,但那学生的情绪却丝毫未受影响,仍然声音响亮.国王和王后对他报以和善的微笑,路旁的人也都对他投去赞许的目光.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十八年后的1793年,就是这名大学生的极力主张,结果国王和王后被送上了断头台.

这名穿着借来的礼服的大学生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比尔,那年只有十七岁,是国王学院的优秀生.1781年毕业后,他开始了律师生涯,但他主要的兴趣却在社会科学方面.罗伯斯比尔阅读了大量著名思想家的著作,特别欣赏卢梭的思想,并且潜心研究社会政治理论,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对时局的关注上.1789年,未满三十一岁的罗伯斯比尔通过竞选当上了全国三级会议的代表,后来又成为国民公会的议员.

在议会上,罗伯斯比尔发言不多,可是往往一语中的.凭着雄辩的口才、犀利的观点以及正直的人品,他很快就成为颇具影响力的议员之一.那时法国大革命已经开始了,民众要求共和、反对封建王朝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1791年,被民众力量吓坏了的国王路易十六写信请求外国军队进驻法国,自己却化了装企图逃跑,终于在边界上被抓住了.对于如何处置国王,已经控制法国政局的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各派别意见不一.罗伯斯比尔彻底抛弃了对国王的幻想,在制宪会议上作了一次极有分量的发言.他认为路易十六勾结外国军队来镇压人民,已经对人民犯下了滔天大罪.他慷慨激昂地说道:“路易应该死,因为祖国需要生!”

罗伯斯比尔主张立即判处国王死刑的这一句名言使民众的情绪沸腾到了极点,全国上下立即传遍了“处死国王”的呼声.于是,在1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

处死国王、废除王权之后,经过武装起义,代表工商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吉伦特派的成员大都来自法国的吉伦特省)被推翻.法国新政权由以罗伯斯比尔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激进分子掌管,由于这些人常在巴黎的雅各宾修道院聚会,所以被称为雅各宾派.雅各宾派掀起的革命暴风雨吓坏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王朝,外国封建势力纷纷派兵干涉法国大革命;同时法国国内各派政治力量斗争激烈,商人乘机哄抬物价,经济与治安一片混乱.

针对这错综复杂的局面,雅各宾派推出了当时世界上最激进的资产阶级宪法,公布了土地法令,实行经济统制政策,颁布“全面最高限价法令”,以稳定局面.这些措施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社会混乱的局面得到控制.已成为雅各宾派领袖人物之一的罗伯斯比尔,成为当时最高权力机关公安委员会的首脑.

法国大革命取得了初步胜利,但参与革命的各派力量的斗争却越来越激烈.罗伯斯比尔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即卢梭的人民主权、人民暴力革命和人民公仆的思想,开始实行“革命民主专政”的恐怖政策.1794年6月,执政的雅各宾派公布了新的法令,废除被告预审制,甚至规定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法庭可以根据“内心的确定”来定案.如此种种极端的法令很快地导致斗争的扩大化,法国近代史上的“大恐怖”开始了.

从6月10日至7月27日,在不到七星期的时间里,就有一千三百七十六名男女被砍头,每天都有人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被处死.掉落的人头如同屋顶落瓦,造成巴黎人人自危、草木皆兵的恐怖局面.人们不敢上街,不敢说错一句话.社交生活完全停止.国民公会形同虚设,委员们不敢投票.雅各宾派专政变成了恐怖暴政的代名词.

从巴黎开始向全国扩散的恐怖暴政,严重地损害了法国大革命.然而罗伯斯比尔没有清醒过来,仍然在忙于清除反对自己的左派和右派力量.1794年7月27日的国民公会上,好几位国民代表在一片混乱中提议逮捕罗伯斯比尔.接着大会迅速投票表决,通过决议,逮捕了罗伯斯比尔和他的三个战友.

平时极其自信、自尊心极强的罗伯斯比尔忍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举枪自杀,但由于他没有拿稳枪,子弹只打伤了脸颊和下巴.第二天下午,四辆囚车把罗伯斯比尔等人送到革命广场断头台.在途中,他听到旁观者高呼:“打倒极权!”沿途不少原来的贵族、上流社会人士在看热闹,广场四周的窗口都高价出租以供人观看,许多妇女甚至穿上节日的盛装,如同去赴宴一般.当年那些被罗伯斯比尔的演讲鼓动得热血沸腾、热情拥戴他的人,今天却兴高采烈地来看他的死刑!

罗伯斯比尔面对这一切,心中真是五味杂陈,感慨万千.当行刑者举起罗伯斯比尔的头颅示众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欢呼,恐怖时代终于结束了!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罗伯斯比尔的悲惨结局告诉人们,无节制的权力会导致疯狂,缺乏深谋远虑、仓促制定的政治措施,即使是良好的愿望也不会产生符合客观实际的效果.政治家的决策,必须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人民的拥护是政权稳固的基础.任何违背历史潮流的人物,哪怕他再杰出,他的结局也一定是悲剧性的.

以上是学门教育网为您提供的小故事:罗伯斯比尔——从革命到毁灭。

猜你喜欢

  • 给婚姻找个第三者

    很偶然的一次,和老公吵架之后,于明明气愤地在微博里骂了他,骂完之后,又在一个论坛里说了吵架的经过。帖子发出去不久,她发现有数十条跟帖,许多网友从吵架的起因分析了两人的婚姻状态。她没有关掉那个网页,独自睡觉去了。第二天早上,两人谁也不理谁,直

  • 别让爱人喝下雄黄酒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祖母都会在我的鼻子下、耳孔边抹上雄黄酒,说这样蜈蚣和蛇就不会往我的身体里钻。我不知道是否真的能阻挡小虫子对我的侵犯,不过,每当此时,我就会骂许仙,为什么要让美丽的白娘子喝下那可恶的雄黄酒?不然,白娘子也不会身怀六甲还要去

  • 爱情质量认证

    十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病房婚礼。男孩刚刚博士毕业,与他的师妹在校园里相爱。女孩生了病,尿毒症。他为她四处奔走,求医问药。然而爱情没有创造奇迹,女孩的病情日益加重。最后,他决定让她在离世之前,品尝到做新娘的滋味。婚礼上,女孩全程依偎在他

  • 有一种爱叫包容

    有一对兄弟住在相邻的农场里,他们之间发生了冲突。这是四十年来他们第一次产生严重的隔阂。一天早晨,哥哥家传来敲门声。他打开门,看到一个带着工具箱的木匠。“我是来找几天活儿干的。”木匠说,“你有需要我干的零碎活儿吗?”“有。”哥哥说,“你看小河

  • 经典爱情,好久不见

    有关青春的爱恨情仇永远是深受观众喜爱的题材。近年来,大银幕将其变为炙手可热的题材,小荧屏也用其收获了无数观众的笑声与泪水。虽然不知道这顿“青春饭”可以吃多久,但是眼下,至少每一位观众都有自己心中的“盛宴”。如果说《何以笙箫默》是一顿饭,那么

  • 妻子的觉悟

    妻子的一位好友来玩,她讲的一件事,让我们忍不住笑了起来。她说丈夫两个月前带回来两只龟,说看别人养着挺有趣的,觉得他们家也应该养两只。“养龟,就要经常换新鲜水,他问我会不会换水,我想了想,故意说不会。他就教我,我故意装作怎么也学不会。”“是你

  • 金钱可以考验爱情

    只要是华人世界的报刊都一样,爱写:某个女明星与某小开来往。(事实上,有些所谓小开,开的还真的是很小的店,或者他的父亲也是领人薪水的高级主管。)跟着统计身家,说会赚进数亿元。把所有漂亮女生打成虚荣女。其实,一般读者心里对于把爱情和钱画上等号,

  • 每天晚上的电话

    再婚20年后,老林和老芳分手了。其实,最初儿女就不同意他们结婚。现在老林的儿子定居上海,老芳的女儿落户天津,不久又都有了孩子。儿女都来电话让他们过去帮着照看。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哪一个都得帮。那一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两人离开了老家,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