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唐太宗之子李佑简介 李佑是怎么死的?

唐太宗之子李佑简介 李佑是怎么死的?

收录日期:2025-11-20 18:21:47  热度:11℃

李佑是唐太宗第五子,庶出,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643年,母为阴妃,是被唐太宗亲自下令处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李佑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唐朝

出生地:长安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

父亲:唐太宗

母亲:阴妃

爵位:齐王,不祥之王位李世民杀弟杀子

职业:亲王

生平:没有帝王命,偏生帝王心

李佑在武德年间出生,具体时间不详。武德八年的时候,唐高祖李渊诏封李佑为宜阳郡王,食邑四千户。这时候为郡王,自然是因为他父亲还没有继位。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最终成功上位,成为皇帝之后,李佑也随之水涨船高,被唐太宗封为楚王。贞观二年又封燕王,拜同州刺史。这个时候他的年龄还不是很大。

过了不久,唐太宗又下令迁幽州都督、幽易等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唐太宗是历史上著名的宠儿子的皇帝,虽然李佑是庶出,并且还不是最受宠的一个,但是唐太宗仍然对其十分宠爱。

唐太宗下令前后所授官职,皆可不之藩。何谓不之藩,也就是说虽然领这个官职,有这个官职相应的权利,但是可以不前往封地任职。

不之藩是帝宠的表现,因为皇子只有留在京城中,时常在皇帝面前刷刷好感度,才能获得更多的庇护和好处。

贞观十年,李佑又封齐王,拜齐州都督、齐青等五州诸军事、齐州刺史。这时候的李佑已经成年,所以让前往封地。

长安富贵,李佑不愿前往,于是以病为由,留在长安未之藩。李佑有如此行动,足可见他对于皇位是有想法的。不过吧,他既不居嫡也不居长,同时也不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如此行为最终只能以悲剧结局。

李佑结交奸邪之人,招募死士,越长越歪。谈太宗斥责齐王府长史薛大鼎没有很好的规劝李佑,所以改权万纪为长史。权万纪多次犯颜劝谏,斥退昝君谟、梁猛彪等小人。此举最终引得李佑不满,有一天矛盾达到顶点,李佑竟然带人将人给杀了。

杀了不算,还把权万纪给肢解了。犯下此事之后,李佑身边人劝诫他干出此事肯定会惹怒太宗,不如起兵谋反。

李佑初始犹豫不决,后来唐太宗要开始处置他了,才下了决心。不过还没干什么事儿呢,就被唐太宗派遣的军队抓住,押往长安。

李佑被贬为庶人,后又被赐死于内省。李佑的同党,也全被处死。

猜你喜欢

  • 默巴克与“硬币之星”

    1989年时,默巴克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他学习成绩很好,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他父母都是小职员,孩子又多,生活特别拮据。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默巴克利用闲暇时间承包了打扫学生公寓的工作。 钱还有故意扔掉的?经历这件事情后,默巴克

  • 周杰伦卖酸菜记

    阿婆家地窖的秘密周杰伦生长在单亲家庭,由母亲抚养长大,生活十分艰辛。最底层市民吃的食物,他都吃过。有时家里没钱买不起肉和菜,母亲就腌制好多咸菜,小周杰伦常常就着咸菜吃米饭。所以,对于咸菜,他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2010年夏天,周杰伦在录

  • 万恶的赌约

    小编为大家带来:万恶的赌约酒过三寻,菜过五味。本想就此散了,我正起身要走,可成彬却突然急赤白脸的拉住我,哥,别走,今晚陪我,待会咱俩找个小姐乐呵乐呵去。”哈哈!说啥呢,兄弟?我还不知道你?!出了名的‘妻管严&rsqu

  • 曾国藩小故事

    曾国藩小时读书十分辛苦,为了把文章背下来他常常熬夜。一天夜里,一位盗贼到曾家行窃,等了好久曾国藩还在反反复复地背同一篇文章。他不入睡盗贼就无法行窃。盗贼等不及了就隔窗破口大骂,说你他娘的还有完没完?就这么一篇短文章还背不下来!我听你背书耳朵

  • 曾国藩的故事(二)

    一、秦淮怀春燕曾国藩平了太平天国后,坐镇南京,为了复苏地方经济,听从部下建议,决定把秦淮河的旅游业恢复起来。这十里秦淮,原是所谓“六朝金粉气”的销金锅,楼台画舫间,桨声灯影里,文人雅士,歌女名妓,把酒言欢,何乐不为?曾国藩手下一些官员早已按

  • 曾国藩的故事(一)

    一、位高轿低曾国藩在道光年间连年被提拔,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这是难得的恩遇: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人也要增加俩人,而且乘轿是需要配备引路官和护卫的。但令百官诧异的是,曾国藩从升为三品官之日起,除身边不

  • 马可波罗探险故事

    他的游历主要分四个时段,分别是:奉使云南的路线:大都→太原→河中→成都→建昌→大理(云南)→缅甸(请详阅附图:「马可波罗奉使旅行路线」)奉使扬州的路线:大都→涿州→徐州→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苏州→杭州→福州→泉州(请参阅附图:「

  • 毛泽东小故事:看戏

    根据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口述整理。1958年的一天,毛泽东同志来到上海。晚上,我随毛泽东来到干部俱乐部礼堂,准备看《白蛇传》。观众都已坐好,大家一见毛泽东走入,都起立鼓掌。毛泽东一边招呼,一边由工作人员引导走向前排。他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