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说实话的高允

说实话的高允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6:33  热度:13℃

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人。在东晋初年,拓跋部还是我国东北的一个游牧部落,后来吸收了中原文化,逐步建立了封建的经济制度。公元386年,鲜卑贵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就是魏道武帝,魏道武帝建立北魏王朝以后,任用了一批汉族士人当他的谋士。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数崔浩。

崔浩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立了很大功劳,受到北魏三代皇帝的信任。到魏太武帝即位以后,他担任司徒,掌握了朝政大权,还派了几十名汉族士人,担任各地郡守。这样,他和鲜卑统治者之间就发生了矛盾。

魏太武帝派崔浩带几个文人编写魏国的历史。太武帝叮嘱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

崔浩和他的同事按照这个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了一本魏国的国史。当时,皇帝要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但是崔浩手下有两个文人,偏偏别出心裁,劝崔浩把国史刻在石碑上,让百官看了,也可以提高崔浩的声望。

崔浩自以为功大官高,没有什么顾虑,真的花了大批人工和费用,把国史刻在石碑上,还把石碑竖在郊外祭天坛前的大路两旁。

国史里记载的倒是史实,但是北魏的上代文化还十分落后,有些事情在当时看来,是不体面的。过路的人看了石碑,就纷纷议论起来。

北魏的鲜卑贵族认为这一来丢了皇族的面子,就向魏太武帝告发,说崔浩一批人写国史,是成心揭朝廷的丑事。

魏太武帝本来已经嫌崔浩太自作主张,一听这件事,就发了火,命令把写国史的人统统抓起来查办。

参加编写的著作郎高允是太子的老师。太子得到这个消息,着急得不得了,把高允找到东宫(太子居住的宫),跟他说:“明天我陪你朝见皇上,如果皇上问你,你只能照我的意思答话,别的什么也别说。”

高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第二天就跟随太子一起上朝。太子先上殿见了太武帝,说:“高允这个人向来小心谨慎,而且地位比较低。国史案件全是崔浩的事,请陛下免了高允的罪吧。”

太武帝召高允进去,问他说:“国史都是崔浩写的吗?”

高允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不,崔浩管的事多,只抓个纲要。具体内容,都是我和别的著作郎写的。”

太武帝转过头对太子说:“你看,高允的罪比崔浩还严重,怎么能饶恕呢?”

太子又对魏太武帝说:“高允见了陛下,心里害怕,就胡言乱语。我刚刚还问他来,他说是崔浩干的。”

太武帝又问高允:“是这样的吗?”

高允说:“我犯了罪,怎么还敢欺骗陛下。太子刚才这样说,不过是为了想救我的命。其实太子并没问过我,我也没跟他说起过这些话。”

魏太武帝看到高允这样忠厚直率,心里也有点感动,对太子说:“高允死到临头,还不说假话,这确是难能可贵的。

我赦免他的罪就是了。”

魏太武帝又派人把崔浩抓来审问。崔浩已经吓得面无人色,什么也答不上来。太武帝大怒,要高允起草一道诏书,把崔浩满门抄斩。

高允回到官署,犹豫了半天,也没有写出半个字来。太武帝派人一再催问,高允说:“我要求再向皇上面奏一次。”

高允进宫对太武帝说:“我不知道崔浩还犯了什么罪。如果仅仅是为了写国史,触犯朝廷,也不该判死罪。”

魏太武帝认为高允太不识好歹,吆喝一声,叫武士把他捆绑起来。后来太子再三恳求,太武帝气消了,才把他放了。

事后,太子埋怨高允说:“一个人应该见机行事。我替你告饶,你怎么反而去触怒皇上。我想起这件事,真有点害怕。”

高允说:“崔浩做这件事私心重,是有错误的,但是,编写历史,记载帝王活动,朝政得失,这并没有错。再说,国史是我和崔浩一起编写的,出了事,怎能全推给他呢。殿下一我救心,我是十分感激的。但是要我为了活命说违背良心的话,我是不干的。”

魏太武帝到底没有饶过崔浩,把崔浩和他的几家亲戚满门抄斩。但是由于高允的直谏,没有株连到更多的人。据太武帝自己说:要不是高允,他还会杀几千个人呢。

公元452年,魏太武帝被宦官杀死;过了一年,宋文帝的儿子刘骏即位,这就是宋孝武帝。

猜你喜欢

  •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一个广泛讨论和引发热议的话题。它不仅涉及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还涉及到人才培养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当今信息时代,高等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

  • 失礼,没有理由

    失礼,没有理由每个人都知道,礼貌是社交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有时候,我们不由自主地出现了一些失礼的行为,也许是由于情绪的波动,亦或是在某种情况下不得不如此。失礼,没有理由。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的午后,我来到了一家独立咖啡馆,希望能够享受一杯

  • 心障

    心障心障是一种内心最深处的困扰和障碍,它可能来自于外部的压力和挑战,也可能是内心的矛盾和纷争所致。人们常说,“病从口入”,然而对于心灵的伤害,却常常是从内而外,潜移默化地侵袭着我们的生活。每个人的心灵世界都是独立而复杂的。有时,我们在决策时

  • 最好的风景

    最好的风景人们往往用眼睛去寻找最好的风景,希望能够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然而,最好的风景并不仅仅局限于大自然中的湖光山色,它还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当我闭上眼睛,沉浸在回忆中时,我就能看到一幅最好的风景。那是一

  • “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

    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人们常常追求完美,希望事事如意,没有任何瑕疵。然而,我们是否曾经想过,完美是否真的存在?或许,不完美才是一种更真实的存在,也是一种更真实的完美。完美往往被认为是无暇的,毫无瑕疵的,但事实上,每个人、每件事都有自己的不完美

  • 生命没有过渡

    生命没有过渡生命,是一段无法预知的旅程,充满了起伏和不确定性。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特定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而我,作为一个故事专家,有幸被赋予了记录这些故事的使命。在这个标题下,我想和你分享的是生命中的转折点。人们总是习惯将生

  • 想吃两只脚就要多鼓掌

    想吃两只脚就要多鼓掌在一个遥远的小村庄中,有一个叫做小明的年轻人。他对村庄里的传统特别有兴趣,热爱听长辈们讲述各种神奇的故事。有一天,他听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想吃到两只脚,就必须多鼓掌。这个故事引起了小明的好奇心,他开始了解更多关于这

  • 有种逻辑笨到可爱

    有种逻辑笨到可爱在这个繁忙的都市中,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有些是令人震撼的,有些是充满悬念的,而有些则是令人忍俊不禁的。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关于一个逻辑笨到可爱的人。这个人名叫小明,他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虽然他在工作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