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每天做一件“第一次”

每天做一件“第一次”

收录日期:2025-11-20 21:23:47  热度:10℃

从表面上看,53岁的我看起来还不错。我有份好工作,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成绩斐然。然而,在2009年,一切都出问题了,我感到迷茫、生气、泄气。由于经济不景气,我所从事的调查记者的工作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我喜欢的朋友辞职了,报道资源也减少了,预算缩减了,我会咆哮“我不发短信”“脸谱是傻子用的”……

我固执地按照一直以来的方法做事,但我感觉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碰壁,我的失败感从来没有那么强烈。最糟糕的是,我不喜欢自己。我不想起床,我也知道长时间压力过大和不快乐对健康有害,可我没有时间去寻找自我。

精通技术的23岁的女儿艾丽沙为我担忧,她说:“或许,你需要一条有创造性的感情宣泄的出路。”

我说:“也许吧。”

她说:“或许,你应该开一个博客。”

“博客是什么东西?”

“是在线日志。你写什么主题都可以。”

对我来说,开博客似乎是加大了我的工作量,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可写的。“如果努力做到每周都做一件新事情,我就写关于这件事的博客日志。”

女儿却不同意我的说法。她说:“不,每天都有新事情。”

我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这种想法让我既害怕又兴奋。就这样,我的《“第一”们的一年》就出来了。

那是我的365个“第一次”。

我女儿错了,每天要找一件“第一次”并不容易。但她也是正确的,我需要这样做,我之前忘了尝试新事物有多么好玩。我跟街上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说话,我铲马粪,我坐轮椅,体验看不见的滋味,体味一天到晚吃小吃的感觉……一些“第一次”是关键的时刻,比如回到学校;一些第一次是我在车上临时想出来的,比如让我的狗安吉尔倒着走;有一些则是现实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一部分,比如那天我哄安吉尔入睡。

我发现,最微小的改变最终改变了一切,它们让我摆脱了困境,把生机重新带进了我的生活。它们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第一次不必是大事,不必具有戏剧性,也不必是冒险、重塑你的生活。只要尝试微小的事情,你就可以发现自己周围的世界很新鲜,好像你重新有了一双童真无邪的眼睛。

有超过八万人在Youtube上观看我上传的视频,还有成千上万的人通过脸谱和推特看。数十人在线给我提建议、讲道理、支持我继续走下去,甚至还有一些人要加入我的“第一次”行动。

我们每个人都要列出我们要做的“第一次”,不要等待别人将你救出你无法控制的局面,你要通过每天做一件新事情来进行自救。每天做一件“第一次”,你的生命从今天就开始改变。

猜你喜欢

  • 左手白菜,右手玫瑰

    吃过晚饭,我和老公一起去散步。在小区门口遇到晚归的邻居,打过招呼才发现,他左手拎着一棵大白菜,右手拿着一枝红玫瑰。暮色中,那大白菜碧绿滴翠,红玫瑰则妖娆妩媚。我不由得怔了一下,两种一点都不搭调的东西,被他拿在手中居然很和谐,甚至让人生出暖暖

  • 凡尘中最动人的果实

    看一档电视节目。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得了绝症,不久将离开人世。临终前,他有个愿望:与初恋女友见一面。说起初恋女友,病痛仿佛不翼而飞,他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她身材姣好,脸蛋好,脸上总是带着笑……这个愿望却如一石激水。儿女们左右为难,妻子更是不能

  •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她原本是个默默无闻的女子,不到1。6米的身高,体形略为丰满,出身于平常人家,倘若不是嫁了“师奶杀手”陶大宇,必将与许多港岛女子一样,淹没在中环的滚滚人流中。与陶大宇拍拖11年,结婚7年,依照丈夫的意愿,这个名唤阿宝的女子不外出做事亦未曾生育

  • 比爱情更脆弱的是友情

    1樱落不再和我说话,迎面相遇时,我们眼里是互不相识般的冷漠,我的心是疼的。只是这疼再剧烈,我亦不会妥协。为了前程,她试图把我的爱情当做礼物送给顶头上司,那个叫格飞的男子。她明知我与皓鸣那么相爱,只缺了一道嫁娶的程序而已。作为多年的朋友,她怎

  • 重要的是楼房能建起来

    费尼出生于一个爱尔兰裔的美国家庭,这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为了生活,他大学毕业后就去了欧洲,在这里他与自己在康奈尔大学时认识的同学罗伯特。米勒合伙开始向船员兜售免关税酒,由于生意不错,他很快就开始做起了向驻扎在欧洲和亚洲的美国士兵们推销汽车

  • 谁和你拍的婚纱照

    01那天下午五点,许菲接到了金莎影楼的电话,电话中那个人彬彬有礼地告诉她,她的婚纱照已经压膜装订完毕,问她是明天来取,还是打算现在就要,他们可以快递上门,但是要加收十元送货费。女人对自己的婚纱照,就像小孩对待糖果一样,这种东西,总是要先睹为

  • 三年以后再相遇

    再平淡的生活也有微小的波澜,这波澜对于旁人或是不值一提,但对于我,却能激荡很长的一段岁月。初出茅庐我做梦也想不到,这种电视剧里的情节还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上个礼拜,我到一家外贸公司去拜访客户。工作谈得挺顺利的。快结束的时候,对方说他们的主管很想

  • 因爱而生忧,因爱而生惧

    中年以后的吴秀波有个习惯,他出行从来不坐飞机,唯恐避之不及,甚至高铁都不坐。2010年,《黎明之前》大获成功,邀请吴秀波出席的各种活动纷至沓来,可吴秀波开始恐机,越来越严重:“一上飞机就害怕,飞机一晃就疯了。那时候我父母、老婆、俩孩子都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