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方言>味蕾上的安庆叠词

味蕾上的安庆叠词

收录日期:2025-11-20 07:40:32  热度:7℃

味蕾上的安庆叠词

安庆地处吴头楚尾,衔接东西,贯通南北,各地美食都能在安庆找到喜欢它们的人群。安庆人口味刁钻,好吃,会吃,更会品吃。

前些年,安庆相关部门在媒体上公布了几十种备选的安庆菜,号召广大读者投票评选安庆十大名菜,一时间,广大市民踊跃参与,热情极高,经过数月的投票和统计,评选出老鸡汤泡炒米、剑毫鳝鱼、石塘甲鱼、油淋回鱼、米粉肉蒸蓬蒿、山粉圆烧肉、娄蒿炒腊肉、雪湖贡藕、高尔菜烧豆腐、酱汁肉等十道安庆名菜。众多酒店纷纷打出招牌菜,招揽食客。

过去安庆人生活水平不高,吃到一些好吃的,无不流露出赞叹,由此也生出了不少与吃有关的活生生的方言来。

比如安庆人喜欢吃的肉圆猪肝汤,看似普通,但要做得好并不容易,不是肉圆子糊了,就是猪肝僵了。要是谁做出的肉圆松软,猪肝鲜嫩,尤其是猪肝片,薄薄的,嫩滑的,不老不僵,鲜滑细嫩,安庆人会说:“这个猪肝做得好,嫩幺幺的”。“幺”在汉语中有细和小的意思,“嫩幺幺的”,充分表达出安庆人对鲜嫩美食的赞美。

安庆人喜欢东坡肉,潜山和岳西等地的山区人喜欢做笋干烧肉,东坡肉和笋干烧肉都与大文豪、美食家苏东坡有关。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曾将上好的前腿猪肉切成大块,放足豆酱、绵糖、八角、桂皮等佐料,用瓦罐文火细蒸。这种肉肥而不腻,香醇绵长。而竹笋烧肉,更是东坡先生的挚爱,他有首打油诗这样写这道菜的:“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竹笋烧肉,可口又营养,竹笋吸收了猪肉的油脂和肉燥,猪肉吸收了竹笋的清香,下酒下饭,乃是上品。安庆人吃到这样的东坡肉或竹笋烧肉,会由衷地赞叹道:“这个肉,真香,吃起来‘油滋滋的’,‘油密密的’。”试想,这样带精带肥的猪肉,嚼在嘴里,肉油密匝匝地充满口齿之间,滋滋密密,岂不正是 “油滋滋的”,“油密密的”吗?多带劲!

安庆十大名菜中,老母鸡汤泡炒米和山粉圆子烧肉最有名。山粉圆子烧肉以安庆近郊杨桥一带农家乐酒店做得最有名。上好的五花猪肉,和山芋粉做成的圆子,一起以文火慢烧。做好这道菜,山粉圆子是关键,山粉要用温水慢慢和,切忌冷水,这样做出的圆子,不结不硬,晶莹剔透,充分吸收了肉味,吃起来松软鲜嫩。用安庆话说:“这个山粉圆子烧得好,‘软和和’。“软和和的”,表明安庆人品出了山粉圆子的内中滋味。

安庆人说好吃的方言,大多用叠词的表达方式,类似的还有“筋拽拽的”,“肉球球的”,“泡和和的”,“硬岑岑的”,“脆蹦蹦的”, “寒(咸)津津的”,“水滋滋的”……这些温婉的词语把对食物酸甜苦辣鲜香可口咸淡软硬的各种感受表达着淋漓尽致。想想看,如果你在吃牛蹄筋或者别的有嚼头的如顺风耳之类的美食时,那种感觉不是“筋拽拽的”吗,嚼嚼“筋拽拽的”,再喝上几口小酒,日常的生活就有滋有味了。

美食中的方言,方言道出的美食,爱吃会吃的安庆人,一代一代,就这样,平静自然,从容淡定,知足常乐中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猜你喜欢

  • 岳西方言笑话

    岳西方言笑话1、干净屁股

  • 岳西方言(4)

    岳西方言(4)【概述】岳西县是1936(民国25年)建立的县制,由舒城、英山、霍山、太湖、潜山五县的山区划割而成,因此形成了五个方言区。这是岳西县的语言特色,其它的县里则很少有这样的现象。

  • 淮北市杜集区方言

    淮北市杜集区方言【概述】岳西县是1936(民国25年)建立的县制,由舒城、英山、霍山、太湖、潜山五县的山区划割而成,因此形成了五个方言区。这是岳西县的语言特色,其它的县里则很少有这样的现象。

  • 岳西俗语

    岳西俗语外面要有挠钱手,家里要有聚宝盆。

  • 合肥话里的文学味

    合肥话里的文学味土话有嚼头一部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买来已有好些年头了,却很少翻动。词典里海量的词汇,因为抽离了具体语境,缺乏生命感。勤于翻阅”的,是自己平日拾零来的乡言俚语,多半为母亲所赐。母亲自幼务农,不识字,却常常给我汉

  • 从地方俗语看绩溪人的幽默

    从地方俗语看绩溪人的幽默到过绩溪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绩溪话听不懂。据专家考证,绩溪话属吴语系,与北方语言相去甚远,一般人确实很难听懂。不仅如此,绩溪人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还形成了一些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乡谚、民谣,透过这些地方

  • 徽州方言多“鬼语”

    徽州方言多鬼语”在不断收集方言语汇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徽地方言鬼语”多。只要稍作留心,你就会发现,在日常口语中,往往鬼”字频出。或许是由于语言不能表达出生活的多样性,面对一些表述不清的种种事

  • 大话管子(颍上话相声)

    大话管子(颍上话相声)大话管子(颍普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