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方言>广西汉语方言历史讲述

广西汉语方言历史讲述

收录日期:2025-11-20 07:41:45  热度:7℃

广西汉语方言历史讲述

□韦树关

人们常说:广西是语言的富矿。此话不假。广西有壮语、勉语、布努语、拉珈语、苗语、侗语、仫佬语、毛南语、水语、京语、彝语、仡佬语等12种少数民族语言;汉语方言多达6个:粤方言、平话方言、北方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闽南方言。全国10个方言(除上述6个外,还有赣方言、吴方言、闽北方言和晋方言),广西就有6个。就汉语方言资源的丰富程度来说,广西无疑在全国首屈一指。

东西南北中

口音各不同

粤方言 使用人口1200多万人。俗称“白话”、“广东话”、“粤语”。主要分布于桂东、桂东南和桂南地区,桂东北及桂西也有分布。分广府片、邕浔片、勾漏片、钦廉片。广府片包括梧州市区、苍梧县、贺州市市区及附近一带及贵港市平南县的丹竹、大安二镇;邕浔片包括南宁市市区及横县县城,贵港市桂平市市区、平南县县城,崇左市市区及宁明、龙州县城、凭祥市市区,百色市市区及田东县县城;勾漏片包括玉林市及梧州市广府片之外的地区;钦廉片包括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市区及所辖各县(市、区)。

广府片、邕浔片粤方言是明末清初海禁大开以后,随着粤籍商人、移民从广州一带溯西江、浔江、左右江和柳江而逐渐传播开来的。广府片、邕浔片与广州话差别不大。

钦廉片粤方言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划入广西的。历史上钦廉地区属广东管辖,1951年划归广西,1955年复归广东,1965年划归广西至今。钦廉片粤方言与其他片的粤方言相比,有自己的特点。语音上,古全浊音声母在其他片去声字读不送气音,而钦廉片读送气音,如廉州话“部”读[phu]、“大”读[thai],“具”读[khu]。词汇上也有一些特殊的词,如“祖母”说“阿嫲”、“外祖母”说“外嫲”、“父亲”说“老吒”、“指天椒”说“指天公”、“蝉”说“姐骝”等。

平话方言 使用人口400万左右。俗称蔗园话、宾阳话、土拐话、百姓话、打土谈、横塘话、杨美话、津头话、亭子话、沙井话、客话、六甲话等。分桂南和桂北两片。桂南片包括南宁市郊区及宾阳、横县、上林、马山等县,钦州市浦北县,崇左市的扶绥、宁明、龙州等县的一些集镇和村庄,百色市郊区及平果、田东、田阳等县的一些集镇和村庄。柳州市柳江、柳城、融水、融安、三江及河池市罗城等县(自治县)的百姓话与桂南平话比较接近,也可归入桂南平话。桂北片包括桂林市郊区及周边的临桂、灵川、永福、龙胜等县,贺州市八步区及富川、钟山等县。

平话方言语音上区别于区内其他汉语的特点,如古全浊音声母阳平字今读不送气清音,例如“盆”、“甜”、“钱”宾阳话分别读[pun]、[tim]、[tsin];词汇上也有一些方言词,如宾阳话“铛”(炒菜锅)、“归”(返回)、“索”(绳子)等。

北方方言 使用人口500万以上。广西的北方方言属西南次方言,就是人们常说的西南官话,俗称“桂柳话”。分桂北片、桂中片和桂西片。桂北片包括桂林市所辖各县(自治县);桂中片包括柳州市市区所辖各县(自治县),来宾市所辖各县(市、自治县);桂西片包括河池市所辖各县(市、自治县),百色市所辖县。

西南官话是明朝傅友德、沐英等人平蜀征滇之后大量士兵进入广西戍守或屯田带来的。壮族人把说西南官话的人称为“军人”,把西南官话称为“军话”,也间接证明广西的西南官话与军事活动有关。

西南官话往往eng、en不分,ing、in不分,“长征”读如“长针”、“老凌”读如“老林”。有的用词比较特别,如“讨厌”说“搭你都困”,“谈恋爱”说“杀蛇”(“蛇”指男青年)、“杀 虫另”(虫另 ,青蛙,指女青年),“多”可表示程度深(今天冷多/这条裤子难看多)。柳州话中的歇脚语颇具特色,令人忍俊不禁。歇脚语是四字格(也有个别三字格)的现成话,只说前面的两三个字,真正的意思在没说出来的一两字上。如“王三打”指“鸟”,因有桂剧剧目《王三打鸟》;“细皮嫩”指“肉”,因有熟语“细皮嫩肉”。至于柳州人把“朋友”叫“狗肉”,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柳州人好吃狗肉,每吃狗肉又都是呼朋唤友的,所以用“狗肉”代称“朋友”。其实这是个歇脚语,从“狗肉朋友”“歇脚”来的。

客家方言 使用人口560多万人。俗称新民话、麻介话等。广泛分布于桂南、桂东和桂中各县(市)的乡镇,桂北、桂西也有少量分布,全广西只有桂林市的全州、兴安、资源和河池市的凤山4个县为无客家县。

广西的客家方言,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客家人因避乱、宦游、经商或异地谋生从江西、福建、广东、湖南以及江、浙等地入居广西带来的,而清代迁入广西的客家人为数更多。也有人认为元末之前已有客家人迁入广西。

客家方言最大的特点是把“我”说成“ ”,把“什么”说成“麻介”([mak kai]),因为这两个词出现频率很高,所以人们干脆把客家方言叫做“ 话”或“麻介话”。

湘方言 使用人口150万左右。俗称“湖南话”、“湘语”。分布在桂北全州、灌阳、资源、兴安4个县。历史上,这几个县曾先后隶属长沙郡、零陵郡、湖广中书省,直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和二十八年(1395年)才改隶广西桂林府。严格说来,广西全州、灌阳、资源、兴安4县原本隶属湖南,后来才划归广西的,广西的湘方言是因为这几个县行政区划的改变而归入广西。广西的湘方言属老派湘方言,语音上突出的特点是古全浊音声母保留浊音读法,如全州话“爬”、“度”、“曹”分别读[ba]、[du]、[dzau]。词汇上也有一些方言词,如“日头火”(太阳)、“邋遢水”(脏水)、“红毛泥”(水泥)、“麦根豆”(豌豆)、“冰棒大人”(媒人)等。

闽南方言 使用人口25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平南、北流、钦州、平乐、恭城、八步、钟山、柳江、金城江、上思等县(自治县、区)。广西闽南方言多是清代福建人从漳州府经广东带到广西的。广西闽方言语音上的特点有:普通话的m读[b],如平南上渡闽方言“袜”读[boi],“眉”读[bi],“墨”读[bak];普通话zh声母部分字读[t],如“猪”读[ti],“侄”读[tit]。有一些方言词,如“厝”(屋)、“伊”(他)、“生理”(生意)、“困希望”(做梦)等。广西闽方言与福建厦门话大致可以通话。

两分天下

六音汇杂

广西的汉语方言,基本上是北方方言和粤方言两分天下的格局。凭借着在官场及文教方面的优势,北方方言成为桂北、桂中和桂西的强势方言,它不仅是官话人之间的交际用语,而且是官话人与其他汉族支系之间的交际用语,还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及少数民族之间的族际语。而粤方言,凭借着在商业上的优势地位,成为桂南、桂东的强势方言。在西南官话与粤方言交汇的地区,如右江流域、柳江流域,甚至出现西南官话、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职能分工的现象。如在百色市田东县,西南官话用于政府机关,粤方言用于集市,而壮语则用于壮族人之间的交流。

相对于西南官话和粤方言,平话的使用已显出衰微的态势。根据张均如、梁敏两先生的研究,西南官话和粤方言进入广西之前,平话方言曾是广西的权威方言,是广西南北各地汉族人以及汉族人与土著民族之间的主要交际用语,当然也是当时官场和文教商业上的用语。而这两种方言进入广西之后,平话方言的分布区域被它们侵蚀,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之间失去了联系而各自发展,造成今天的桂南片和桂北片之间内部一致性差,使用范围逐步萎缩的局面。

客家人对语言传承十分重视,自古有“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之说。在客家人聚居区,客家方言成为支系内部的交际用语自不必说。散居在桂北和桂西的客家人,迁入二三百年仍使用客家方言是寻常的事,以至于在桂北和桂西一带形成星罗棋布的客家“方言岛”。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客家方言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太平军及随军男女以广西籍客家人为主体,客家方言居“国语”的地位,太平天国的文书多用客家方言。如“丁冬”(喧闹)、“乃埋”(提携帮助)、“大伯公”(土地神)、“手指甲”(喻小事)、“安名”(起名字)、“打生打死”(死去活来)、“自把自为”(自作主张)等词语都见于太平天国的文书。

湘方言和闽南方言,由于分布范围狭小,其交际功能多限于本支系汉族人之间。而且由于受到强势方言的影响,使用的范围也呈萎缩之势。

读懂广西千年历史

开采汉语方言富矿

广西的语言富矿得天独厚。开采这座语言富矿,至少有四个方面的意义:一,为广西推普工作服务。通过研究广西汉语方言,找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指导方言区人民事半功倍地学好普通话。二,通过研究广西汉语方言,可以为汉语史研究提供鲜活的材料。三,广西是语言接触十分频繁的省区,深入研究广西的语言关系,可以促进语言接触理论的研究。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广西汉语方言承载了广西各支系汉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加强对广西汉语方言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可以为文化广西的建设做出贡献。

这篇有关于广西汉语方言历史讲述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猜你喜欢

  • 客家方言 “假斯文 真系补桶师傅”

    客家每个方言都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而且故事中有故事,这折射出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反映了客家人多姿多彩的生活从中悟出人生真谛!这就是历史悠久民族庞大的客家人。 客家人笑那些假斯文”或遇上鲁夫&rdq

  • 客家方言 有钱亲哥哥,无钱死过摸

    从前,有一对夫妻,老公是个淳朴老实人,老婆却是个见钱眼开者,两夫妻经常为了钱而吵架。老公有钱给她时,老婆便每日温情的叫唤:短亲哥长亲哥~端茶送水,殷勤侍候。把老公服侍得妥妥当当。一旦老公没钱给她了,便马上换了一副嘴脸,动不动开口臭骂

  • 客家方言:太子菩萨,年年十八

    客家梅县人对那些办事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人,经常会说太子菩萨,年年十八”,此见方言是有真实故事来历的,下面让客都网小编一一道来! 太子菩萨,年年十八”是梅县阴那山灵光寺中的一尊佛像,用檀木雕刻

  • 客家方言:自家个孙子 屙个屎也伯公子一样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客家方言也是其中的精髓。客家人对那些自私偏心的人,常说他是自家个孙子,屙个屎也伯公子一样。”这个方言由此而来! 从前,有个老太婆,自私偏心,对于自家人的所作所为,总是偏爱,对于他人的作为,

  • 马英九:祖先来自客家文化陕西扶风 学客家话更有信念

    4月22日讯 据中评社报道,马英九21日下战书到苗栗介入桐乐花舞、春旅客庄”开幕,出格感激苗栗县长刘政鸿帮他寻根,他的祖先和通霄马家庄的祖先,同样来自陕西省扶风县,跟客家有渊源,让他对学客语有更大的信念。 马

  • 客家方言 年三十晡还唔知哪家食

    客家地方,如果有人向一些男孩子多的老人道喜,说:恭喜你,真好命啊!”对方往往会说:讲什么好命呢,将来呀,年三十晡还唔知哪家食呢!”这是担心老了以后,孩子不孝顺,过年都会无人喊他吃饭。为什么会

  • 客家方言:莫嫌衫长,爱嫌背寒

    客家人对那些出了问题不检查主观,只怨客观的人,就劝他道:你莫嫌衫长,爱嫌背寒”。传说这话里头有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相貌也长得不错,但由于先天残废,胸突而背驼,要做衫时,就往往难为了裁缝师傅,

  • 美国外洋客家文化交客家文化流协会创立 邱绍芳客家话致词

    中新社洛杉矶4月16日电 内地时刻4月16日,酝酿已久的美国外洋客家文化交换协会在洛杉矶创立,海宁、缅甸等8个同亲会的数百名客老家亲欢聚一堂,道贺交换协会的创立并接待中国中央电视台客家足迹行”摄制组的到来。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