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方言>郑州方言大全D篇

郑州方言大全D篇

收录日期:2025-11-21 04:22:40  热度:8℃

●蹬大轮儿专指偷盗货运列车的盗窃犯。

●蹬蛋指谈恋爱的人分手。

●兑大的⑴、几个人胡呲乱吹侃大山,闲聊瞎喷互捉短。例:“那几个人没事儿整天就会兑大的。”⑵、也暗喻吹牛皮。例:“你也别给我兑大的,事儿办成了我再谢你。”

●捯饬装扮、修饰。

●点不住滚儿管不了多大用。例:“这次事儿戳大了,三百五百点不住滚儿。”

●对孬以毒攻毒,死猪不怕开水烫,不讲理,论堆儿。例:“我就给他对孬,看他能咋着我。”

●屌闷儿相当于骂人屌样。

●弟儿们跟哥儿们意思一样。

●待见喜欢。相反,就是不待见。例:“小四儿可废受,我不待见他。你待见,你领他去。”

●掉坯儿象老土墙一样掉土渣子,形容坏到极端,通常还形容人穷,说他家穷咧掉坯儿。

●嘟噜⑴、成串成团。例:“我买了一嘟噜葡萄。”⑵、向下垂着。例:“回来就嘟噜个脸,叫谁看咧?”⑶、连续不断地以小声表达不满。例:“我一回来你就嘟噜,还有完没完?”

●嘟囔带有抱怨的自言自语。例:“就说你一句,你嘟囔半天,你说有啥不满意?”

●鸟兴威风、得意、高兴,一般是贬义用法。例:“可办成一件事儿,看你鸟兴咧样,可不着你姓啥啦。”

●打盘儿打算。例:“这事儿你打盘儿咋办?”

●墩儿原指可供人坐的园木节,城市中没这东西,就泛指大小板凳。

●嗲地上。例:“没墩儿,就坐嗲吧。”

●嗲底下。如床嗲,即床下面。

●多多少的缩略词。例:“这车得多钱?”就是问:买这一辆车得花多少钱?

●蛋曹轻蔑用语,意谓小孩儿、没长大,通常指称年龄比自己小的人。例:“小蛋曹,你知道啥!”

●挡宝儿泡妞,找女人,嫖娼。例:“昨天晚上是不是又去挡宝儿啦?”

●兑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企事业单位里以工会小组为单位,个人定期少量筹资以解决小组成员临时困难为目的的集资形式。月借月还,其余存储蓄所,年度还本钱,利息均分或办点福利。现已无存。后延伸意为给他人送钱,比如送婚喜钱。

●怼⑴、不给情面的语言冲突。例:“我听他说咧不在理,就直接怼他一顿。”两人吵几句,就说“他俩怼了几句”。⑵、碰撞。例:“过马路操点儿心,别让汽车怼住喽。”“报告班长,李小毛用胳膊肘怼我。”

●得劲儿舒服,爽,好得很。例:“这话说咧得劲儿。”“这菜吃咧得劲儿!”“这汤喝住得劲儿。”“这活干咧得劲儿。”“这事儿办咧得劲儿。”建业足球场上表现好,球迷大喊“得劲儿!”得劲儿用途十分广泛,椅子、板凳坐着得劲儿,鞋子穿着得劲儿,床上躺着得劲儿等等。如说不得劲儿,并不简单是得劲儿的反义,见不得劲儿。

●带样做作,心里不服脸上表现出来。例:“你给我带样咧不是?”

●蹬腿儿指人或动物死亡,中性偏贬。例:“黄世仁挨了一枪,蹬腿儿拉。”

●捯饬装扮,修饰使之更好。物品可以捯饬,但更多的用于人,比如脸可以捯饬,衣饰也可以捯饬。

●肚么脐肚脐眼儿。

●大某地对父亲的称谓,在郑州并不流行。但在郑州口语中却经常听到“他大咧个蛋”、“大那头”,骂的人话。

●点儿悖诸事儿不走运,赶不上好的机遇。例:“正长身体吃了糠,正长知识闹学慌,该上班啦下了乡,你说我是不是点儿悖?”

●得儿原本是吆喝牲口的口令,郑州人口头常说我日他得儿并非是骂人,只是一种感叹语句。

●吊膀义同吊膀子。郑州口语中,一般指女性向男性卖乖耍嗲、卖弄风骚、献媚勾引叫吊膀。男性勾引女性不叫吊膀。例:“唉!那个女咧给你吊膀咧。”

●斗鸡⑴、鸡的一个品种,高大、健壮、喜斗。【游戏】⑵、小时候男孩的一种游戏:手抓自己一只脚至另一条大腿处使之成锐角,以单腿跳的姿势用弯曲成锐角的膝盖与他人击、撞、压、闪等,坚持到最后不倒者胜;群斗是双方人数相等,把对方全击败为胜。现已见不到了。前段在电视上看到某些高校有组织玩的,叫什么忘了。

●打马车轱轮儿【游戏】即体育运动的侧手翻。例:“小毛五岁就会打马车轱轮儿,长大去唱戏吧!”

这篇有关于郑州方言大全D篇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猜你喜欢

  • 四川方言:搞笑诗歌

    四川方言:搞笑诗歌四川话宝典(百子歌)鞋子音孩子,水稻叫谷子;父亲叫老子,最小的女儿叫幺女子;

  • 重庆方言笑话:拣硬币的朱三

    重庆方言笑话:拣硬币的朱三现如今人都有钱,没人说自己身无分文。真的一分没有?好办,上解放碑拣钱去,掉地上的一分两分硬币没人要。只要你舍得弯腰,走不拢小什字,多的不说,至少拣来足够你上厕所之需。你如果肚饥,好办,进糖果店走走,自然有小姐把糖递

  • 重庆方言小说:舞手渝巴子

    重庆方言小说:舞手渝巴子渝巴子姓俞,左额有疤( 文革武斗留的纪念),人称俞疤子。此君脑子灵光,身段柔软,音乐感颇强,打玩友儿、耍龙灯、唱金钱板样样来得,照他的说法是通晓巴渝文化。嘻,这下对了头了,俞改成渝,疤改成巴,有味,文化韵味十足。这子

  • 重庆方言故事:鸿门宴

    重庆方言故事:鸿门宴冯崽儿自川西来重庆。初,颇虚伪,路上遇熟人,先是一惊,学港式发音,先 哇”上一声,然后说: 好久不见,娃儿好吗?婆娘好吗?”紧紧拉住人家的手,似梁山伯见祝英台,难分难舍。可是忽然,抬腕一看表,11

  • 重庆方言版的故事

    重庆方言版的故事重庆方言小说,重庆方言版的故事,很经典。2月16号,一个嘿们巨大的日子,前史会记到这一天的。

  • 重庆言子儿版征稽变奏曲

    重庆言子儿版征稽变奏曲重庆言子儿版征稽变奏曲(重庆方言小品剧本)。

  • 重庆方言学习:狐仙重庆话版

    重庆方言学习:狐仙重庆话版狐仙非鬼。《 聊斋》中《 宦娘》篇有书生名温如春者,每夜见琴弦不弹自鸣,疑是狐仙,语于妻,妻说: 这不是狐仙弹的,声调凄楚,是鬼弹出的。”可见,狐仙有别于鬼。鬼有猛恶之鬼,如《画皮》中那具枯骨, 脸碧绿

  • 重庆言子儿学习:丘八诗

    重庆言子儿学习:丘八诗从前把当兵的喊丘八,当然是旧社会的烂杆兵了,斜眉吊眼的,帽子歪戴起。其实这种喊法,不仅在近现代,古时就有。成都西门有座王建墓。王建是五代时蜀国皇帝。他有次问一大夫: 击之戏,创自谁人?” 是一根樟木棒,不是